掛圖簡介
臟腑明堂圖屬於針灸掛圖。題元·滑壽撰,明·吳昆校,清·魏玉麟重刻,共4幅木板刻印掛圖。現存乾隆四十七年刻本。分別為:1.正人明堂圖 2.伏人明堂圖 3.側人明堂圖 4.臟腑明堂圖。
“名堂”一詞古漢語中有四種意思: 一為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之處,二為星宿名,三為風水用語,四為標明經絡穴位的《明堂圖》。古代著名的《明堂圖》大約有《千金方》的作者孫思邈在唐貞觀年間根據甄權的考證所繪五彩《明堂三人圖》,惜久佚。陳會有出版過大幅組織紀律穴位的《明堂圖》,如鎮江府刻印的《銅人明堂圖》、丘浚雕版的《名堂經絡圖》2幅(以上二者亦已佚)。趙文炳雕版的《銅人明堂圖》2幅,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錢鏡湖彩印的《明莊腑正、伏、側人明堂圖》4幅以及中華醫學會上海中醫藥大學醫史博物館(始建於1938年)館藏的《明代銅人明堂圖》等。一般《明堂圖》12經脈皆五色套印,奇經八脈以著綠色,《仰人圖》282穴,《伏人圖》194穴,《側人圖》174穴位。
歷史記載
據史料記載,最早把針灸用於治療的人是戰國時的名醫扁鵲。扁鵲名秦越人,齊國渤海郡(今河北任丘縣)人,曾經用針灸、砭石等方法治療過虢國太子的休克病。但很遺憾,他的醫學著作《扁鵲內外經》沒有傳下來。我國現在存最早的一部醫學文獻是《黃帝內經》,據考證大約成書於戰國晚期,其中《靈樞》篇中有對人體解剖、針灸、經絡等內容。對中醫針灸貢獻最大的要數魏晉間的皇甫謐。魏甘露年間(256-260年)皇甫謐研讀了古代針灸文獻後寫出了《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一書,訂了單穴49、雙穴300個,糾正了過去經穴的混亂現象,統一了各穴位的名稱和部位,奠定了針灸學基礎,以後所有針灸學著作,無不以《甲乙經》為圭臬。公元552年,梁元帝贈送給日本人《針經》一套。公元563年,吳人知聰(南北朝時僧人)攜《明堂圖》和《針灸甲乙經》等醫藥書籍164卷到日本,他是早期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貢獻的重要人物。
鑒於舊《明堂圖》年代久遠,傳寫錯誤,不足指南。宋代王惟一於天聖四年(1026年)奉詔重新考訂黃帝明堂,釐正腧(音同術)穴定位,撰《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並將內容刻石立碑,由政府頒布全國。次年鑄成“銅人”兩具,外刻經絡腧穴,內置臟腑,是我國最早創立的金屬經絡腧穴模型。後來用“銅人”考試醫生,一直沿襲到明代。明代著名針灸學家楊繼洲撰《針灸大成》,匯集了明以前針灸針灸醫籍的精華,是一部繼《甲乙經》以後全面總結有關針灸學經驗和成就的傳世之作。該書對腧穴的主治病徵分門別類加以論述,頗為詳盡。及至清代,針灸學術逐漸落入低潮,名醫李學川提出為醫辯證論治,針藥並重,左右逢源方可病無所遁,因撰《針灸逢源》。書中將歷代針灸醫籍中所載的十四經穴數目定為361穴,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