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木

膽木

膽木,中藥名。為茜草科植物烏檀Nauclea officinalis Pierre. ex Pitard的枝、樹皮。分布於廣東、廣西。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常用於感冒發熱,支氣管炎,肺炎,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乳腺炎,膽囊炎,腸炎,菌痢,尿路感染,下肢潰瘍,腳癬感染,燒傷感染,癤腫,濕疹。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枝、樹皮。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歸肺、大腸、膽、膀胱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

用於感冒發熱,支氣管炎,肺炎,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乳腺炎,膽囊炎,腸炎,菌痢,尿路感染,下肢潰瘍,腳癬感染,燒傷感染,癤腫,濕疹。

相關配伍

1、治上呼吸道感染:膽木注射液,每1ml相當於生藥1g,每次肌注2ml,每日1次。

2、治鉤端螺旋體病:①膽木注射液(每1ml含膽木的乙醇提取物3g),每8h肌內注射1次,每次2-3ml,用至體溫正常後2-3天。有出血傾向者加紫珠草30g,水煎,每日分3次服。②膽木、大青葉、地膽草、紫珠草各60-90g(小兒酌減)。加水3碗,煎成1碗,分3次口服。在口服合劑的同時可加用膽木注射液。(1-2方出自《全國中草藥彙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淨切片,曬乾。

形態特徵

烏檀:又名細葉黃棵木、黃羊木。喬木,高4-12m。小枝纖細而光滑。葉對生,紙質;葉柄長10-15mm;托葉倒卵形,長6-10mm,先端圓,早落;葉片橢圓形,罕有倒卵形,長7-14cm,寬4-7cm,先端漸尖,略鈍,基部楔形,全緣,側脈8對,近邊緣處彼此連結,兩面均明顯。頭狀花序頂生,單生,圓球形;總花梗長1-3cm,中部以上有早落的苞片;花5數;萼管連成肉質體:子房下位。小堅果合成一球狀體,熟時黃褐色,直徑9-15mm,表面粗糙。種子橢圓形,長約1mm,腹面平坦,背面拱起,種皮黑色有光澤,並有微小窩孔。花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於高山近頂或半腰蔭蔽潮濕地帶的雜木林中。分布於廣東、廣西。

藥材性狀

多劈成不規則的片、塊,淺黃色或棕黃色,有的帶皮部,外皮棕黃色,粗糙,較疏鬆,易剝離。橫切麵皮部棕褐色,木部黃色或棕黃色。質堅硬,氣微,味苦。以色鮮黃、味苦者為佳。

相關論述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乳腺炎,腸炎,菌痢,尿路感染,膽囊炎,下肢潰瘍,腳癬感染,癤腫膿瘍,皮炎濕疹。”

藥理作用

1、抑菌作用。

2、消炎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