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病)

腳氣病即維生素B1缺乏病,主要累及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水腫及漿液滲出。 2、血液丙酮酸、硫胺素檢查。 1、一般治療:調整飲食,供給乳母和病兒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腳氣病即維生素B1缺乏病,主要累及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水腫及漿液滲出。臨床上以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的症狀為主,常發生在以精白米為主食的地區。維生素B1(硫胺素)常與其他B族維生素同存於食物中,屬水溶性維生素,在體內以輔酶形式參與多種酶系統活動,尤其在碳水化合物氧化產能過程中起作用。體內儲存不多,易發生缺乏。. 硫胺素廣泛存在於穀類、豆類、堅果、酵母、肝、肉、魚等食物中,穀類多存在於外胚層(糠、麩)中,精製白米中損失多。鹼性溶液中加熱易分解而失去活性。 . .. 病因 1、飲食攝入不足。尤其食用精碾白米,而缺乏肉類、豆類時,易引起硫胺素缺乏。. 2、由於酗酒、各種胃腸道(如慢性腹瀉、腸結核等)或其他疾病(如長期發熱、甲亢等)引起的攝入過少。. 3、需要量增加。生長發育迅速的小兒。孕母、乳母,或攝食碳水化合物較多者和有發熱感染時,需要維生素B1增加,如不補充,易引起缺乏。 . . 症狀 1、嬰兒腳氣病發病常很突然,以神經系統症狀為主者稱腦型;突發心力衰竭者稱心型。年長兒症狀近似成人,以水腫和多發性神經炎為主。年長兒患周圍性神經炎者呈現蹲踞時起立困難、膝反射消失、擠壓腓腸肌疼痛。. 2、常有乏力、精神萎倦、食欲不振、嘔吐、腹瀉或便秘,伴腹痛、腹脹、體重減輕、生長發育滯遲等。可早期出現下肢踝部水腫,甚至延至全身,或伴發心包、胸腔、腹腔積液。. 3、常先表現煩躁不安、哭聲嘶啞,以至失音,繼而神情淡漠、反應遲鈍、餵食嗆咳、嗜睡,嚴重時發生昏迷驚厥。有時昏迷驚厥可突然發生。. 4、常突發心力衰竭,嬰兒煩躁不安、尖叫、嗆咳、氣促、出冷汗、唇指(趾)青紫。. 5、孕母缺乏維生素B1,新生兒可患先天性腳氣病,表現為哭聲無力、神情萎靡、吸吮力弱、水腫、嗜睡。 . . 檢查 1、血常規、尿常規。維生素B1負荷試驗尿中排出量減少。. 2、血液丙酮酸、硫胺素檢查。. 血丙酮酸、乳酸濃度增高;紅細胞轉酮酶活性降低。. 3、心電圖檢查。.. 治療 1、一般治療:調整飲食,供給乳母和病兒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餵母乳的嬰兒應同時治療乳母,必要時暫停母乳餵養。. 2、維生素B1治療:. (1)輕症患者:給予口服維生素B1。. (2)重症(如心型、腦型)及消化道功能紊亂者:應注意靜脈注射忌用葡萄糖溶液稀釋,以免因血中丙酮酸增加而加重病情。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過量的煙酸和葉酸均妨礙維生素B1的利用,均應避免。. 3、對症治療:如糾正心力衰竭、抗驚厥治療等。 .. . . ..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