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前準備
1.向患者及家屬交待造影目的及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和意外,簽訂造影協定書;
2.常規術前檢查:包括血、尿常規,出、凝血時間,肝、腎功能,心電圖及胸部X線片。
3.術前8小時禁飲食,特殊情況,如急診可經麻醉師酌情適當縮短。
4.碘過敏試驗:造影擬使用的造影劑1ml,靜脈推注,無心慌、氣短、蕁麻疹及球結膜充血等過敏體徵,注射前後測量血壓搏動低於10~20mmHg者為陰性。碘過敏試驗陽性禁止行造影檢查。
5.雙側腹股溝及會陰區備皮,操作時間長的患者要留置導尿管。
6.術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
7.酌情術前24小時靜脈持續給予鈣離子拮抗劑
臨床意義
因為DSA不但能清楚地顯示頸內動脈、椎基底動脈、顱內大血管及大腦半球的血管圖像,還可測定動脈的血流量,所以,目前已被套用於腦血管病檢查,特別是對於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等定性定位診斷。其不但能提供病變的確切部位,而且對病變的範圍及嚴重程度亦可清楚地了解,為手術提供較可靠的客觀依據。另外,對於缺血性腦血管病,也有較高的診斷價值。DSA可清楚地顯示動脈管腔狹窄、閉塞、側支循環建立情況等,對於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可進一步查明導致出血的病因,如動脈瘤、動靜脈畸形、動靜脈瘺等。總之,DSA對腦血管病診斷,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診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