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脛骨結節骨軟骨病是由於股四頭肌的長期、反覆、猛烈的收縮暴力,通過髕骨和髕韌帶集中於脛骨結節骨骺,使其發生慢性損傷,以致骨骺缺血壞死而引起的臨床症狀,又稱為Osgood-Schkatter病、脛骨結節骨骺炎或脛骨結節骨軟骨炎等。其臨床表現主要為脛骨結節部位疼痛、腫大和壓痛,無明顯功能障礙。病人多有外傷史。 本病多見於12—18歲的青少年,男多於女,多為單側,亦可雙側(約占30%),好發於喜愛劇烈運動(如跑跳、球類等)的中學生,發病緩慢。本病不治可自愈,骨骺骨化後,症狀自消,但時間較長。對症治療,常能奏效。治療無效或明顯畸形者,可行手術治療,療效良好。病因學
(一)發病原因脛骨結節骨骺是脛骨上端骨骺向前下方延伸的舌形突起。此骨骺為一牽伸骨骺,有髕韌帶止於其上,使它承受經常的牽伸張力。脛骨結節骨骺約在11歲時出現脛骨骨突骨化中心,約16歲時,結節的骨化中心與脛骨上端骨骺的骨化中心融合。18歲時,脛骨結節與脛骨上端融合。在18歲以前,該結節與主骨之間有一層增殖的軟骨聯繫。在軟骨下方,新骨比較薄弱。強有力的股四頭肌收縮可致本病。
(二)發病機制
本病發生於骨骺未閉合前的青年生長期,該處的血循環來自髕韌帶,而股四頭肌發育較快,肌肉收縮使髕韌帶的脛骨結節附著處張力增高並腫脹,引起脛骨結節骨軟骨炎。劇烈運動或外傷可導致脛骨結節積累性勞損甚至發生撕脫骨折,從而影響血循環,造成骨骺的缺血性壞死。由於成纖維細胞的分化和成骨細胞的活躍增生,髕韌帶及其附近的軟組織可出現骨化,並有新生小骨出現,位於脛骨結節的前上方。這些新生小骨的組織學表現與骨化性肌炎的骨化組織完全相同。由於髕韌帶的牽拉,脛骨結節處的成骨細胞活動,促進骨質增生,使脛骨結節增大,明顯向前突出。脛骨近端骨骺可早期融合,以致在骨骼成熟後引起高位髕骨和膝反屈等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