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
1937年3月修建,1938年5月建成通車,耗銀洋69000元。吊橋跨徑80米,高20米,橋面寬 4.5米,載重標準10噸。橋台為石砌,橋塔為空心圓柱式鑄鋼結構,高9米。懸索為鏈條式,由65節鑄鋼眼桿構成。懸鏈總長82.08米,橫向間中距5 米,錨錠以槽鋼構成框架,用混凝土埋置於兩岸石壁錨洞之中。吊桿每邊32根,橋面每側以4根鋼圓條作為風纜將橋面拉緊,以防水平擺動。1970年,能灘大橋建成,吊橋停止使用,作為文化遺產保存。
1949年11月下旬,劉伯承,鄧小平率領的第二野戰軍挺進西南就經過這裡。在橋頭現還有一烈士陵墓,當年他站在橋頭守衛吊橋的時候不幸被敵人擊中,如今吊橋和這位烈士一起被記入歷史,默默地躺在那裡。現在的吊橋,作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年都要上漆維護,它依舊能綻放光彩。
該橋是我國公路上最早修建的現代鋼鏈吊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