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釋放試驗
口服75g無水葡萄糖(或100g標準麵粉製作的饅頭)後,血漿胰島素在30~60分鐘後上升至高峰,高峰為基礎值的5-10倍,3~4小時應恢復到基礎水平。概述
是由胰島β細胞合成其前體,經加工分泌的蛋白質激素。它由51個胺基酸組成α、β兩條肽鏈,通過兩個二硫鍵連線在一起,分子量為5734D。胰島素是促進合成的激素,主要作用是促進葡萄糖的轉化和糖原的生成,抑制糖原異生,從而維持血糖的恆定。胰島素缺乏時,血糖濃度升高,可超過腎糖閾,發生胰島素依賴型。血清或血漿胰島素定量的測定,主要用於胰島β細胞的分泌功能和糖尿病的研究,確定糖尿病的類型,對於的診斷,探討機理,研究某些藥物對糖代謝的影響以及內分泌紊亂疾病等都有一定的意義和價值。臨床意義
本實驗反應基礎和葡萄糖介導的胰島素釋放功能。試驗方式
該試驗常與口服糖耐量試驗同時進行,應禁食一夜後次日清晨空腹狀態下採血。許多生理和藥物因素影響血糖值和胰島素的分泌,如做試驗時的情緒、禁食時間的長短等。另外有些藥物(如氨茶鹼類,阻滯劑、糖皮質激素、口服避孕藥等)應停服3天后再進行試驗。測定空腹、服糖後30分鐘、60分鐘、120分鐘、180分鐘的血清胰島素,正常人的胰島素分泌常與血糖值呈平行狀態,在服糖後30—60分鐘達到峰值,其濃度為空腹值的5—7倍,達到峰值後的胰島素測定值較峰值應有一個明顯的下降,180分鐘的測定值應只比空腹值略高。這組試驗主要是用於判定胰島素細胞的分泌功能。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空腹值低,服糖後仍無反應或反應低下,呈不反應型。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空腹值正常或增高,服糖後胰島素水平增加甚至過強,峰值到來的晚,常在120分鐘,甚至180分鐘出現,但該型糖尿病在晚期也可呈不反應型。參考正常值
成年人空腹基礎胰島素參考正常值:5~20mU/L。
餐後正常人血清胰島素峰值約為空腹時的5--10倍,峰值一般出現在餐後30—60分鐘(與進食種類有關:飲用葡萄糖峰值出現快,食用饅頭則峰值出現慢)3小時後接近空腹值。
胰島素釋放試驗是讓患者口服葡萄糖或用饅頭餐使血糖升高而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通過測定空腹及餐後1小時、2小時、3小時的血漿胰島素水平,了解胰島β-細胞的儲備功能,從而有助於糖尿病的早期診斷、分型和指導治療。
胰島素釋放試驗的臨床意義
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釋放試驗曲線可分以下3種類型:
(1) 胰島素分泌不足型:為試驗曲線呈低水平狀態,表示胰島功能衰竭或遭到嚴重破壞,說明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見於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需終身胰島素治療。
(2)胰島素分泌增多型:患者空腹胰島素水平正常或高於正常,刺激後曲線上升遲緩,高峰在2小時或3小時,多數在2小時達到高峰,其峰值明顯高於正常值,提示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多見於非胰島素依賴型肥胖者。該型患者經嚴格控制飲食、增加運動、減輕體重或服用降血糖藥物,常可獲得良好控制。
(3)胰島素釋放障礙型:空腹胰島素水平略低於正常或稍高,刺激後呈遲緩反應,峰值低於正常。多見於成年起病,體型消瘦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該型患者套用磺脲類藥物治療有效。
分析結果
糖尿病時,無論空腹還是胰島素釋放試驗分泌曲線均較常人有明顯不同,一是胰島素分泌減少,空腹胰島素水平降低;二是胰島素分泌遲緩,高峰後移。其中1型糖尿病與2型糖尿病,在胰島素分泌曲線和空腹胰島素水平上也有明顯的不同,而各自具有不同的特點。
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漿胰島素水平明顯低於正常,其基值一般在5mu/L以下,服糖刺激後其胰島素釋放也不能隨血糖升高而上升。常呈無高峰的低平曲線,有些病人甚至不能測得。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胰島素水平可正常,或稍低於正常,但往往高峰出現的時間延遲,如在服糖後2小時或3小時出現,呈分泌延遲高峰後移。(而你是在30-60分鐘胰島素分泌是高峰)其中尤其是肥胖的糖尿病病人,血漿胰島素釋放曲線明顯高於正常,但低於同體重的非糖尿病病人的釋放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