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秉方

胡秉方

胡秉方,有機化學家和教育家。中國有機磷、硫化學及有機磷農藥的早期研究者之一,後期還深入研究有機磷、硫的手性化合物及包合物等,為中國農藥生產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做出了貢獻。

基本信息

人物簡歷

1916年12月5日 生於江蘇省常熟縣。

1934-1935年 任天津南開大學套用化學研究所練習生。

1935-1936年 天津南開大學化工系一年級(半工半讀)。

1936-1937年 北平清華大學化學系一年級。

1937-1940年 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

1940-1945年 任重慶中央大學化學系助教。

1945-1948年 英國Leeds大學研究院學習,獲得博士學位。

1948-1949年 任北平清華大學農化系副教授。

1949-1955年 任北京農業大學副教授。

1955-1988年 任北京農業大學教授。

1978年— 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第二十屆理事會理事、套用化學委員會委員。

人物生平

1916年12月5日,胡秉方出生於江蘇省常熟縣一個小店員家庭,父親是一家文具店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

店員,母親為農村婦女,生活艱難,因而他在國中畢業後考入可以就業的職業性專科,省立蘇州中學化工科,畢業後被推薦到天津南開大學套用化學研究所當練習生(實驗員)。一年後,化學研究所所長張克忠教授認為他有培養前途,主動保送他進入該校化工繫上學,免試、免交學費,並給予他半工半讀的優厚條件。1935年底,“一二·九”運動爆發,與全國其他大學一樣,南開大學開始罷課,並舉行遊行示威。胡秉方目睹日本侵略軍的侵略行徑,華北危在旦夕,故積極參加了這次運動,後學校決定複課,並舉行考試,他未能參加,遂自動退學,離開了南開大學。在失去了學籍,同時還失去了職業的情況下,不得已於1936年考入清華大學化學系重讀一年級,翌年,“七七”事變爆發,全面抗戰開始,他隨校遷昆明,於1940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因為他成績較佳,經系主任楊石先推薦,任重慶中央大學化學系助教。1944年,他參加了公費留學生考試,以優秀成績被錄取,赴英學習,入里茲(Leeds)大學化學系,在F.查倫吉(Challenger)教授和H.伯頓(Burton)教授的指導下攻讀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芳香族碸類化合物的合成》,1948年底獲得博士學位。他隨即回國,受聘於清華大學農化系,任副教授,講授有機化學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院系調整,成立了北京農業大學,他仍任副教授,並從事有機化學教學。此後三四十年中,他一方面從事教學工作,努力培養大學生、研究生等高級科技人才,同時積極開展有機磷化學、農藥合成的研究,並對農業生產做出了貢獻。他在50年代曾任中國化學會理事,《化學學報》編委,1954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80年代曾任中國農藥學會理事,北京農藥學會理事長;曾任大百科全書“有機化學”卷副主編。現任化工學會理事,中國化學會套用化學委員會委員。1981年被批准為博士生導師,1989年被批准設博士後研究生站。

初露頭角

1932年,當胡秉方就讀於蘇州中學高中部二年級時,受到當時化學老師金仲眉的鼓勵與支持,利用假日及晚上常常到實驗室去做研究性實驗。他重複里吉爾(Regel)著的工業化學教科書中一段關於糊精的製造方法,多次均告失敗,因為得到的是團塊或團粒,難以粉碎又難以溶解。於是他把噴灑稀鹽酸改為使乾燥後的澱粉吸收稀鹽酸蒸氣,在找到了澱粉乾燥度、稀鹽酸濃度、吸收時間,糊精化溫度與時間等條件後,得到了合格的糊精。他把這項結果寫成論文,作為“天廚徵文”投送《化學工業》期刊(上海出版),被該刊錄用,並獲得獎金。這件事對一位16歲的少年來說,鼓舞很大,因為他竟能修改了外國出版的教科書中的某些內容。這事件對他產生的另一影響是他對金仲眉老師的尊敬和對他以啟發、引導為主的教學方法的欽佩。胡秉方在自己的教學工作中強調自學、啟發,反對“滿堂灌”也與此有關。第二件事是1942年他在重慶中央大學化學系任助教時期成功地研製了“高真空油”的事績。當時處於抗戰後期,大後方處於長期的被包圍與封鎖中,高真空油就是一種既不能進口、又不能自制的產品。當時某委員會公開徵求一些科技問題的論文,“高真空油的研製”就是徵求論文題目之一。他與另一位助教楊琳,認為化學家有責任來解決這類問題,這也是對抗戰做出的一種貢獻。他們設計了利用蓖麻油為原料,將它的分解產物——癸二酸和辛醇,縮合成為分子量近450、蒸氣壓極低的油狀酯,符合高真空油的要求,經該委員會審查論文及分析樣品後,評得一等獎,並發予獎金。這件事又一次堅定了他從事有機化學研究的信心。

教學工作

胡秉方自1948年以來,堅持授課直至1987年離休。他一貫認為基礎課的教學,更需要有高水平的教師,不贊成那種把研究生課程看成高於本科生的專業課、專業課又高於基礎課的觀點。他一貫不贊成那種在講授有機化學時只靠一支粉筆的純抽象理論的滿堂灌。他認為有機化學是論述有機物質變化規律的科學,應該儘量利用掛圖、模型等教具,並用演示來增強化學變化的感性認識。他對年輕的同事說:“即使是講過的課程,也要充分準備,還要經常吸收國內外的有關資料,不斷充實改進,不斷總結經驗,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他在總結研究生教育的經驗時說:“研究生對所進入的學科領域的前沿來說,是陌生的,要熟悉它,深入地鑽進去,有所突破,有所創新,不付出巨大的勞動是不可能的。對導師來說,儘管他對這個領域並不陌生,但對研究生的論文工作中深入到的具體問題來說,往往也是新問題,甚至是疑難問題。無疑,導師也必須付出巨大的勞動。”因此,他在每個研究生身上傾注了不少心血。

教學成果

胡秉方以同時取得高質量的教學成果與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為努力方向,以培養的博士生的質量並不低於在國外培養的博士生的水平為奮鬥目標。他與5位博士生合作共發表了14篇論文,其中5篇發表於國外著名的專業刊物上,2項專利(有一項已作技術轉讓),有4篇博士論文被評為優秀論文(農藥學會年會,北京市農藥學會,論文答辯委員會),有2位博士生的論文分別在國際會議上宣讀。有一位博士生由於他的論文受到布朗(Brown)教授(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的賞識而在100多位博士後研究者申請中被選中。

研究成果

自1951起至1961年,胡秉方陸續地進行了關於有機磷、硫、氟等元素有機化合物的基礎性理論的研究,包括新類型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化學結構與化學性質以及它們的生物活性的研究。其中第一件事是Schiemann反應的改進。利用Schiemann反應是製取芳香族氟化合物的經典方法,但它有一個嚴重的缺點,即當芳香環上存在硝基、羧基時,其氟硼酸鹽在受熱分解時,分解猛烈,產物收率往往很低,有時是爆炸性分解,以致一無所得。胡秉方與葉秀林等改用氟硼酸亞銅鹽、銅粉,或活性炭作為分解時的催化劑,在溶劑中,室溫時分解,反應可以平穩地進行,收率明顯提高。後來,匈牙利的福多(Fodor)院士在來信中肯定了這個改進方法的意義。

論文著作

在1956-1961年間,胡秉方共發表了關於有機磷、硫化合物的研究論文7篇,除了在《中國科學》刊登一篇外,其他都發表在《化學學報》上。這部分工作大都是結合對硫磷生產路線及探索新農藥的基礎性研究。胡秉方與陳萬義證明了在氯化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成為氯代磷醯氯過程中的中間體為(Ⅰ),這對闡明氯化反應過程頗為重要。另外,發現了二硫代磷酸O,O-二乙酯乙基汞鹽(Ⅱ)同時具有良好的殺蟲性能和殺菌性能,它的殺蟲效力與γ-666相近,而其殺菌能力則略高於當時著名的殺菌劑氯化乙基汞(西力生)。上述這些學術上的成就,大多被總結、收錄在豪本—魏耳(Houben-Weyl)的《有機化學方法》(1960 年)及科索萊波夫(Kosolapoff)的《有機磷化合物的化學》(1961 年)兩本著作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