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meridae
分類:胡瓜魚目
種類:台灣地區計有魚種1種
生態:棲息於溫、寒帶水域之小型海水魚類,卵生,肉食性。
胡瓜魚科魚類的身體為紡錘型,偏側扁,口裂較大,可達眼睛下方。下頜稍長於上頜,兩頜、舌頭及口內部份骨骼皆有細齒,除頭部外,體表被滿細小圓鱗。幽門處之盲囊約0-11個,唯香魚可達300個以上。背鰭很短,位於體背中央或稍後方,背鰭後方另有一枚脂鰭;腹鰭位於與背鰭相對之腹緣,臀鰭較長,尾鰭呈叉形,各鰭均無硬棘。
胡瓜魚科魚類廣泛分布於北半球之溫帶與寒帶水域,包括北大西洋、北太平洋與北極洋,少數種類分布於陸地之淡水域。除部份種類在海岸附近產卵外,某些魚種亦需溯河至淡水域產卵;它們在淡水中成長,而後至河口區產卵,稚魚則在海水中發育後,再溯河至淡水中上游長成。生殖期的雄魚體形與體色均稍有改變,體長多小於20公分,產卵量高。平日以小型魚類、無脊椎動物或溪石上的藻類為食。目前全球約7屬13種,包括部份學者將其獨立為一科之香魚科,台灣紀錄1屬1種,即為香魚。
相關詞條
-
胡瓜魚
胡瓜魚(學名:Osmerus mordax),為胡瓜魚科、胡瓜魚屬魚類。胡瓜魚是原產於日本的深海魚,因雌魚肚中多有魚卵,因此得名“多春”(中國南方方言如...
物種分類 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生活習性 繁殖 -
長體油胡瓜魚
長體油胡瓜魚是一種魚類,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輻鰭魚綱胡瓜魚目胡瓜魚科油胡瓜魚屬長體油胡瓜魚種,主要分布在日本北海道。長體油胡瓜魚體延長,長約15厘...
簡介 形態特徵 名稱由來 人工繁殖 -
油胡瓜魚屬
油胡瓜魚屬(Spirinchus)是胡瓜魚科下的一個屬。
簡介 分類 -
野胡瓜魚
野胡瓜魚(Osmerus spectrum) ,是輻鰭魚綱、胡瓜魚目、胡瓜魚科、胡瓜魚屬的其中一種。
簡介 -
油胡瓜魚
油胡瓜魚(Spirinchusthaleichthys)是一種胡瓜魚科魚類,於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湖泊及河口灣生活。
簡介 -
池沼公魚
池沼公魚(Hypomesus olidus)屬鮭形目,胡瓜魚科,公魚屬。俗稱:黃瓜魚。英文名:Pond smelt 。體細長稍側扁,頭小而尖,頭長大於體...
基本概況 外形特徵 生長特性 繁殖方式 養殖技術 -
南乳魚科
南乳魚科(Galaxiidae),是輻鰭魚綱胡瓜魚目的其中一科,主要分布於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分類 -
水珍魚科
水珍魚科Argen 生態:大洋底棲性魚類,肉食性。 水珍魚科魚類的身體為細長圓柱狀,略偏側扁,眼睛很大,居側位。
-
毛鱗魚
毛鱗魚,叫法來自阿伊努人,因魚身有一種鮮黃瓜般的氣味而得名。又名胡瓜魚、池沼公魚。主要分布於北大西洋和西北太平洋的俄羅斯外海。中國產1種。是重要的被食用...
概況 習性 分布 繁殖 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