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肱骨外科頸位於解剖頸下方2~3cm,是肱骨頭松質骨和肱骨幹皮質骨交界的部位,很易發生骨折。各種年齡均可發生,老年人較多。
病因
肱骨外科頸位於解剖頸下方2~3cm,是肱骨頭松質骨和肱骨幹皮質骨交界的部位,很易發生骨折。各種年齡均可發生,老年人較多。
1.較小的直接暴力可產生裂縫骨折;若跌倒時手掌觸地,較小的間接暴力向上傳導,可形成無移位嵌插骨折。 2.外展型骨折跌倒時上肢外展、手掌著地,間接暴力向上傳導引起骨折。骨折近端內收、遠端外展,形成向前、向內的成角畸形或錯位重疊畸形。臨床上較多見。 3.內收型骨折與外展型骨折相反,跌倒時手或肘部著地,上肢內收,骨折近端外展、遠端內收,形成向外成角畸形。較少見。
表現
患肩腫脹,前、內側常出現瘀血斑。骨折有錯位時,上臂較健側略短,可有外展或內收畸形。大結節下部骨折處有明顯壓痛,肩關節活動受限。若骨折端有嵌插,在保護下可活動肩關節。注意與肩關節脫位鑑別。如合併臂叢、腋動靜脈及腋神經損傷,可出現相應體徵。
診斷
手或肘部著地摔傷史或肩部直接暴力擊傷史,肩部疼痛,活動加重。X 線片可確診,且可顯示骨折類型及移位情況。 鑑別診斷 肱骨外科頸骨折與肩關節脫位鑑別要點 1、外科頸骨折 肩外形-正常 貼胸試驗-陰性 肱骨頭位置-正常 2、肩關節脫位: 肩外形-方肩 貼胸試驗-陽性 肱骨頭位置-移位
治療
1.無移位骨折線形或嵌插無移位的骨折,用三角巾懸吊患肢 3 周,早期進行功能鍛鍊。 2.外展型骨折輕度畸形或嵌入及年老體弱者,不需復位,腋下安放棉墊,患肢貼胸固定3周后,進行肩關節擺動活動。 畸形大或移位明顯者,需手法復位、貼胸固定,4周后活動肩關節及肘關節。 3.內收型骨折治療原則同外展型,復位手法相反。貼胸固定時,上臂外側骨折平面應放較多棉墊。 如不能保持對位,可用肩人字石膏固定 4 周。 4.手術治療骨折間有軟組織嵌入或骨折合併肩關節脫位,手法復位或外固定失敗者;治療時間較晚已不能手法整復者,特別是青壯年患者,可行開放復位,並根據情況適當選用鋼板螺絲釘、拉力螺釘或克氏針等內固定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