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骨質的連續性發生完全或部分性中斷稱骨折。原因
主因
1.動物直接由外力骨折發生在外力直接的部位。如動物互打成傷、車禍撞傷等。多為開放性骨折,軟組織損傷常較重。2.間接外力 骨折距外力接觸點較遠。大多為閉合骨折,軟組織損傷較輕;例如跳躍行走不慎扭傷時,以前後肢掌撐地(如圖3-1),根據跳躍行走時上肢掌與地面所成不同角度,可發生橈骨遠程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或鎖骨骨折等。
(1)擠壓作用 體身自高處跌下,與地面接觸,如足肢部著地,外力集中作用於脊柱或跟骨等,可發生脊柱及跟骨壓縮骨折。
(2)折斷作用 跳躍時,如肢掌著地,通過傳導(或槓桿)作用,依不同角度及各部承受力量的大小,可發生不同的上肢骨折,如橈骨下端及肱骨髁上骨折等。
(3)扭轉作用 如肢體一端被固定,另一端被強力扭轉,可發生骨折。如一足突然踏進坑內,體身因行進的慣性繼續向前,在踝部形成扭轉力量,可引起踝部骨折。
(4)肌肉收縮 肌肉強力收縮,在肌內附著處發生骨折。如追逐運動及驟然扭傷時,股四頭肌猛烈收縮,可發生髕骨骨折。
誘因
1.與疾病的關係 全身及局部的疾病,可使骨結構變脆弱,較小的外力即可誘發骨折,稱之為病理性骨折。(1)全身性疾病 如軟骨病、維生素C缺乏(壞血病)、脆骨症、骨軟化症等。
(2)局部骨質病變 如骨髓炎、骨囊腫、骨腫瘤等。
2.運動過量勞損 長期、反覆的直接或間接外力(如競賽勞損),可集中在骨骼的某一點上發生骨折,如第二、三跖骨及脛骨或腓骨幹下1/3的疲勞骨折,骨折無移位,但癒合慢。
3.與年齡關係 骨折與年齡也有一定關係,幼畜骨質韌性大而強度不足,易發生青枝骨折。老年畜骨質疏鬆,脆性大,加上年齡大行走協調性差易發生Colles骨折及股骨頸骨折,且骨折後不易癒合。
分類
脊椎壓縮性骨折、不完全骨折、橫形、紏型、螺旋、粉碎性、青枝骨折、骨凹陷骨折、 嵌人性骨折、開放性骨折。骨折類型
(一)依據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可分為:1.開放性骨折 骨折附近的皮膚和黏膜破裂,骨折處與外界相通因骨折引起的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的直腸破裂,均為開放性骨折。因與外界相通,此類骨折處受到污染。
2.閉合性骨折 骨折處皮膚或黏膜完整,不與外界相通。此類骨折沒有污染。
(二)依據骨折的程度分類
1.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全部中斷,管狀骨骨折後形成遠、近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骨折段。橫形、斜形、螺旋形及粉碎性骨折均屬完全性骨折。
2.不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僅有部分中斷,如顱骨、肩胛骨及長骨的裂縫骨折,幼畜的青枝骨折等均屬不完全性骨折。
(三)依據骨折的形態分類
1.橫形、斜形及螺旋形骨折 多發生在骨幹部。
2.粉碎性骨折 骨碎裂成兩塊以上,稱粉碎性骨折。骨折線呈「T」形或「Y」形時,又稱「T」形骨折或「Y」形骨折。
3.壓縮骨折 松質骨因壓縮而變形,如椎體和跟骨。
4.星狀骨折 多因暴力直接著力於骨面所致,如顱骨及髕骨可發生星狀骨折。
5.凹陷骨折 如顱骨因外力使之發生部分凹陷。
6.嵌入骨折 發生在長管骨幹骺端皮質骨和松質骨交界處。骨折後,皮質骨嵌插入松質骨內,可發生在股骨頸和肱骨外科頸等處。
7.裂紋骨折 如長骨幹或顱骨傷後可有骨折線,但未通過全部骨質。
8.青枝骨折 多發生在幼畜,骨質部分斷裂,骨膜及部分骨質未斷。
9.骨骺分離 通過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斷面可帶有數量不等的骨組織,是骨折的一種。
(四)依據解剖部位來分類
如脊柱的椎體骨折,附屬檔案骨折,長骨的骨幹骨折,骨骺分離,乾骺端骨折,關節內骨折等。
(五)依據骨折前骨組織是否正常分類
1.外傷性骨折 骨結構正常,因暴力引起的骨折,稱之為外傷性骨折。
2.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不同於一般的外傷性骨折,其特點是在發生骨折以前,骨本身即已存在著影響其結構堅固性的內在因素,這些內在因素使骨結構變得薄弱,在不足以引起正常骨骼發生骨折的輕微外力作用下,即可造成骨折。
(六)依據骨折穩定程度分類
1.穩定性骨折 骨折復位後經適當的外固定不易發生再移位者稱穩定性骨折。如裂縫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長骨橫形骨折等。
2.不穩定性骨折 骨折復位後易於發生再移位者稱不穩定骨性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股骨幹既是橫骨折,因受肌肉強大的牽拉力,不能保持良好對應,也屬不穩定骨折。
(七)依據骨折後的時間分類
1.新鮮骨折 新發生的骨折和尚未充分地纖維連線,還可能進行復位動物,2~3周以內的骨折。
2.陳舊性骨折 傷後三周以上的骨折,三周的時限並非恆定,例如幼畜肘部骨折,超過10天就很難整復。
四、骨折段的移位
(一)骨折段移位的原因
大多數骨折均有移位,其發生的因素有:
1.外力的大小、作用方向和性質。
2.肢體遠側段的重量。
3.肌肉牽拉力,此種力量經常存在,可因疼痛肌肉發生涇攣而增強。
4.運動及治療不當。
(二)骨折段移位的類型
一般有五種不同的移位。臨床上常合併存在。
側移 成角 旋轉 短縮 分離
骨折段移位的類型
1.側方移位 遠側骨折端移向側方。一般以近端為基準,以遠段的移位方向稱為向前、向後、向內或向外側方移位。2.成角移位 兩骨折段之軸線交叉成角,以角頂的方向稱為向前、向後、向內或向外成角。
3.旋轉移位 骨折段圍繞骨的縱軸而旋轉。
4.分離移位 骨折段在同一縱軸上互相分離。
5.縮短移位 骨折段互相重疊或嵌插,骨長度因而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