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穴

肩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個特定穴位,臨床主要用於肩關節,內臟病變為主。特別對於冠心病,心絞痛,急腹證療效更為顯著。該穴是平衡穴位的代表穴位,也是開始研究的第一個穴位。

定位

位於腓骨小頭與外踝連線的上1/3處。即足三里穴下兩寸,偏外一寸。

解剖

在腓骨長肌與趾縱伸肌之間,深層為腓骨短肌,布有脛前動靜脈肌支和腓淺神經。

取穴原則

交叉取穴。

針刺特點

以針刺腓淺神經或腓深神經出現的針感為宜。

針感

以觸電似針感向足背,足趾和踝關節傳導出現的麻脹感為宜。

手法

(滯針)上下提插針刺手法。

功能

消炎止痛,降壓,醒腦,擴張血管,調節內臟,調節胃腸,內分泌。主治:肩關節軟組織損傷,肩周炎,根型頸椎病,頸間肌筋膜炎,落枕,以及偏頭痛,高血壓,膽囊炎,膽石症,膽道蛔蟲症,帶狀皰疹,肋間神經痛,急性腰扭傷,癔症性昏厥,上肢癱瘓,中暑,休克,昏迷,癲癇,精神分裂症。

按語

肩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個特定穴位,臨床主要用於肩關節,內臟病變為主。特別對於冠心病,心絞痛,急腹證療效更為顯著。該穴是平衡穴位的代表穴位,也是開始研究的第一個穴位。研究時間最長,治療病人最多,用途最廣泛,療效更為理想,治癒率98%,一針治癒率11%,穴位的名稱先後經歷了肩周穴,中平穴,肩痛穴三個階段。

歌訣

肩痛穴稱中平穴,外丘一寸片腓側。交叉取穴腓神經,肩部病變與落枕。胸痛腹痛與偏癱,降壓腰痛與昏厥。

針灸穴位大全

現代科技高度發達,治金技術日益提高,出現了由不鏽鋼製成的針具,由於這種毫針具有許多有點,現廣泛套用與臨床。如好輕鬆針灸針、電針、光針、磁針等,套用於臨床,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