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
此穴位於耳垂後耳根部,左下頜角 與乳突中間之凹陷處。
局解
皮下有腮腺,顳下窩翼靜脈叢。耳後有動靜脈及頸外淺靜脈,布有耳大神經深部有面神經乾於顱骨穿出。
取穴原則
交叉取穴。
特點
以針刺耳大神經或面神經乾出現的針感為宜。
手法
採用一步到位針刺手法。
針感
通竅開目,消炎止痛,調節視神經。
主治
近視,白內障,青光眼,花眼,沙眼,電光性眼炎,急性結膜炎,急性角膜炎。面神經麻痹,面癱後遺症,面肌痙攣,流行性腮腺炎,下頜關節炎,三叉神經痛,神經性耳鳴,耳聾。
按語
是治療眼疾的特效穴位之一。本文中介紹的近視主要是指青少年的假性近視。且恢復或好轉後還需3個月的平衡鞏固期。
渾濁型白內障,堅持 治療可穩定或延遲晶體進一步渾濁,提高患者視力。對晚期白內障患者,針刺效果差,對糖尿病引發的白內障還必須結合
治療糖尿病的相關穴位,效果更為理想。
歌訣
明目穴位耳後坑,交叉取穴面神經,對側眼角刺一寸,一切眼疾用之靈。
(2寸毫針向對側內眼角方向刺0.5—1寸)
針灸穴位大全
現代科技高度發達,治金技術日益提高,出現了由不鏽鋼製成的針具,由於這種毫針具有許多有點,現廣泛套用與臨床。如好輕鬆針灸針、電針、光針、磁針等,套用於臨床,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