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動脈硬化閉塞症

肢體動脈硬化閉塞症是肢體動脈內粥樣物質的不斷擴大並繼發血栓形成,引起動脈管壁狹窄、閉塞,使肢體出現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狀的一種疾病。下肢多於上肢,西方國家發病率較高,約10%左右。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以及飲食結構的改變等因素,目前肢體動脈硬化閉塞症已成為中老年常見的周圍血管閉塞性疾病。本病的症狀表現類似於中醫“脫疽”範疇。

病因病機

現代醫學對肢體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除與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吸菸、肥胖、高甘油三脂血症、糖尿病、長期案牘工作、缺乏鍛鍊、以及緊張情緒和家族史等有一定的關係外,還可能與細菌、病毒感染造成的血管壁損傷有關。在上述諸多因素的作用下,血管內膜水腫,脂類物質在血管壁上沉積,促使血管內膜發生粥瘤,粥瘤鈣化、崩裂後在血管壁上形成潰瘍,繼而血管硬化、攣縮,使管腔狹窄閉塞。

中醫病機

中老年脾腎多漸不足,致使“痰濕”內生,滯於脈絡血道,造成氣血閉阻,遠端肌膚筋肉失養,或感濕、熱之外邪日久發為本病。

足癬為濕熱之邪,雖然不是直接致病原因,但足癬往往容易造成足趾濕糜潰破,感受氣候變化加速發黑形成壞疽,嚴重者甚至截肢致殘。

症狀表現

肢體動脈硬化閉塞症的病人主要表現為下肢的各種缺血症狀。初起時感覺足發冷,皮膚溫度降低,隨著病情加重,以上症狀更明顯,並出現特徵性症狀——間歇性跛行、靜息痛,甚至在睡覺中痛醒,或抱膝而坐,徹夜難眠。

患足皮膚顏色蒼白或紫紺,嚴重者出現足趾發黑潰破壞死,下肢的足背動脈、脛後動脈、膕動脈、股動脈的搏動減弱或消失,腹股溝處的股動脈或臍周的腹主動脈處聽診可聞及血管雜音,患足抬高蒼白試驗呈陽性。

在發病過程中可伴有出現足腿部皮膚營養障礙、麻木燒灼感、肌肉萎縮以及膝關節屈曲攣縮等情況。

病人大都同時伴有全身性動脈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病,眼底動脈硬化等病症。

都卜勒超聲血管檢查,可發現動脈血管壁增厚,內膜粗糙,大、中動脈廣泛性硬化斑塊回聲,彩色血流充盈缺損、變細,遠端小動脈血流減慢,呈單相血流頻譜等改變,踝動脈壓≤50毫米汞柱,踝/肱指數<1。CT、磁共振或動脈造影能直觀地顯示出,動脈多節段的狹窄、閉塞的。

臨床症狀

臨床分期 本病在臨床上可分為急性活動期和慢性穩定期。

急性期

痰濕阻絡證 主要表現為病人患肢各種缺血症狀進行性加重,足冰冷、蒼白、紫紺、靜息痛劇烈,壞疽組織分界不清並向近端浸潤發展,抬高蒼白試驗陽性,舌苔薄膩,脈弦滑。

慢性期

氣虛血瘀證 主要表現為病人患肢的缺血症狀緩解,下肢皮溫雖低,但逐步回暖,皮色淡紅,靜息痛緩解,壞疽組織分界漸清,患足無腫脹,抬高蒼白試驗陰性,舌苔薄白,脈細或滑。

治療

本病以脾腎不足,內生痰濕為本;痰濕與外感化熱之邪為標。中醫治則應以“祛邪為先”,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或者標本兼治,長期補腎治痰可以延年益壽。以中醫藥分期論治,急性期可迅速控制感染、改善急性缺血症狀,緩解期可以促進小血管增生,加快側枝循環的建立,以代償狹窄或閉塞的動脈血液供應。

急性期

內治:以清化痰濕,軟堅通脈為主,重在祛除病邪。

基本方:首烏,海藻,牡蠣,垂盆草,蒲黃,豨簽草,甘草煎服。

濕毒重者,先予茵陳,山梔,澤蘭,黃芩,胡黃連,甘草煎服。

大便不暢者可加用大黃,元明粉煎服。

外治:重在促進側枝建立,改善組織血供,消炎鎮痛。

選用:海桐皮,威靈仙,苦參,煎湯淋洗患足。滅濕靈加奚氏清膏粉等量調濕,塗於患足或壞疽組織周圍,每日1-2次。

急性期肢體缺血嚴重,嚴禁局部清創。

慢性穩定期

內治:益氣補腎,軟堅通脈法為主。重在補益扶正。

基本方:炙黃芪,首烏,白朮,海藻,煅牡蠣,豨簽草,制軍,甘草。

氣陰兩虛者,加用:北沙參,麥冬,石斛或六味地黃丸。

腎陽虧虛者,加用:熟附片,肉桂,熟地,鹿角片或金匱腎氣丸。

外治:重在養血和血,進一步促進微循環的改善。

基本方:細辛,肉桂,桑枝,威靈仙,煎湯熏洗患足,每日一次,每次10~15分鐘。

有足部壞疽者,壞死組織分界已清楚,周圍組織無腫脹,此時血供改善,炎症控制,可進行局部清創,祛除壞死組織,外用撈底膏、祛胬膏等祛腐拔毒。

瘡面腐壞組織漸淨,肉芽開始生長者,改用生肌膏促進肉芽組織和上皮生長,加速瘡面癒合。瘡面較大者,可選用點狀植皮術,以其早日癒合。

奚氏心悟 肢體動脈硬化閉塞症是一種緩慢漸進的疾病,老年病人初起時足發冷,間歇性跛行,往往認為是老年性腰腿痛而被忽視,缺乏及時有效的治療。本病患者極為痛苦,治療時間長、費用昂貴,截至率高。

足癬是非常常見且嚴重的誘發因素,極易造成足部潰破發黑壞疽,甚至截肢。本病例為慢性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病程在3年以上,本次急性發作與足部真菌感染有關。

因此,本病患足雖有“瘀”的表現,急性期辨證仍屬濕毒證,治療以清化濕毒法為主,內外並治,三周見效。患足血供改善後,施以清創,祛腐生肌法治療。慢性穩定期以軟堅化痰、益氣和血法,促進側枝循環建立。如此方能保全肢體,免除截肢之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