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熱點問答

股指期貨熱點問答

《股指期貨熱點問答》是一本通俗易懂的讀物,以講事實、舉例子作為闡述的主要方式,討論大家都關心的有關股指期貨的一些熱點問題。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劉鴻儒
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
頁碼:296 頁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04949325
裝幀:平裝
開本:16
定價:38.00

內容簡介

股指期貨熱點問答》是一本通俗易懂的讀物,以講事實、舉例子作為闡述的主要方式,討論大家都關心的熱點問題。由於篇幅和時間有限,還有很多關注度也非常高的問題沒有被包括進來,我們將會繼續深入下去,做好熱點問題的收集整理工作,等到一些新的認識形成之後,將會有新的作品結集成冊,以饗讀者。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發生的金融危機,這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到目前還沒有完全結束。《股指期貨熱點問答》對這次危機涉及的內容都是根據編寫時出現的實際情況所進行的客觀描述,並沒有對其進行完整的評述。聯繫到中國資本市場,有很多重要問題值得研究。如,這次美國衍生品市場出問題,是出在場外市場,而場內市場,即交易所市場沒有出大問題;又如,美國衍生品市場出問題的直接導因是脫離市場規律,人為地過度衍生並且缺乏監管。中國要推進的金融期貨,是在交易所集中交易和監管的場內市場,而且是資本市場基礎建設的必要組成部分,談不上過度衍生的問題。今後,我們將密切關注衍生品市場的發展,逐步進行總結,分析經驗教訓,作出科學客觀的評價。

目錄

1 什麼是股指期貨
2 股指期貨是憑空跳出來的嗎?
3 近年來境外股指期貨爆發式增長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4 為什麼說股指期貨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最偉大的金融創新”?
5 全球GDP前20位的國家或地區唯獨中國沒有股指期貨嗎?
6 為什麼目前全球主要股票市場都有相應的股指期貨市場?
7 為什麼我國現階段要推出股指期貨?
8 股指期貨和金融危機有關係嗎?
9 股指期貨是“奢侈品”還是“必需品”?
10 這兩年有股指期貨的國家股市波動為什麼都比我國小?
11 股指期貨推出後股票現貨市場會漲還是會跌?
12 股指期貨究竟是不是股市的“減震器”?
13 股指期貨是救市手段嗎?
14 股指期貨上市是否會分流股市資金?
15 場內交易和場外交易有什麼重大差異?
16 股指期貨是否會重演“327國債期貨事件”風波?
17 為什麼說股指期貨不會像南航權證那樣被爆炒?
18 為什麼滬深300股指期貨的價格很難被操縱?
19 機構能否通過拉動幾隻毆票操縱股指期貨價格
20 “A+H”操縱模式是否可行?
21 “拉高現貨再做空期指”的操作模式是否可行?
22 機構是否能夠通過分倉對倒的方式操縱股指期貨市場?
23 結算價能成為操縱股指期貨的有效途徑嗎?
24 為什麼滬深300股指期貨在到期日很難被操縱?
25 外資能否合謀操縱滬深300股指期貨?
26 為什麼說我國股指期貨市場不會成為外資的“提款機”?
27 外資能夠把股指期貨作為進入商品期貨市場的“敲門磚”嗎?
28 目前有哪些風險控制手段可以防止股指期貨市場被操縱?
29 為什麼說中國現有的監管體系具有管好股指期貨的獨特優勢?
30 推出股指期貨需要哪些基本條件?
31 為什麼說我國滬深300股指期貨已經具備成功上市的條件?
32 我國是否已經具備推出股指期貨的市場規模?
33 我國是否已經具備推出股指期貨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基礎?
34 我國是否已經具備推出股指期貨的風險控制能力?
35 滬深300股指期貨在什麼指數點位推出最好?
36 融資融券是不是股指期貨推出的必要條件?
37 大盤股回歸是不是股指期貨推出的必要條件?
38 股指期貨市場僅僅是一個投機場所嗎?
39 如何看待股指期貨市場的“零和”特徵?
40 為什麼說股指期貨會給資本市場帶來革命性變化?
41 如何利用股指期貨規避系統性風險?
42 股指期貨是怎么發揮價格發現功能的?
43 我國股指期貨市場能否真正發揮避險作用?
44 我國股指期貨市場有哪些主要特點?
45 境內第一個股指期貨標的指數為何選擇滬深300指數而非上證綜指?
46 為什麼滬深300股指期貨的門檻較高?
47 為什麼股指期貨契約價格不等於股票價格指數?
48 股指期貨和股票市場運行是否是“兩張皮”?
49 從目前我國股票市場的投資者結構的角度看,是否應該推出股指期貨?
50 海外股指期貨市場投資者結構是什麼樣的?
51 中小投資者是否一定要參加股指期貨交易?
52 中小投資者不參與股指期貨是否就意味著受到不公平待遇?
53 海外上市股指期貨對本土市場有何影響?
54 海外上市了哪些中國或者中國概念股指期貨產品?
55 新興市場為什麼都把股指期貨當做發展衍生品市場的突破口?
56 股指期貨是如何從“87股災”中完善機制,走向成熟的?
57 巴林銀行事件對股指期貨市場完善有什麼作用?
58 股指期貨在“香港金融保衛戰”中是什麼角色?
59 為什麼說缺乏監管的場外交易是“法興事件”的罪魁禍首?
後記
……

序言


17年前,我正在參與股票市場的建設工作。
今天,我國金融期貨市場也正在籌備和建設中。
和股票市場一樣,金融期貨的推出是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需要精心細緻的準備和合理周密的安排。從股票市場從無到有的發展經驗看,這些準備工作不僅包括法律、規則、制度、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工作,更要做好認識上的準備。統一認識,堅定信心,明確目標,齊心協力,是確保股指期貨市場健康穩定運行的堅實基礎。
自2006年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掛牌成立時起,金融期貨成為了全社會關注的熱點,也出現了很多爭論。我國是否需要金融期貨?推出金融期貨的條件是否成熟?金融期貨是否真的有用?……這些經常見諸媒體的問題,社會上並沒有統一答案,眾說紛紜,觀點各異。特別是對於第一個金融期貨產品——股指期貨,社會關注度最高,爭論也最為熱烈,新話題不斷湧現。更需要注意的是,近兩年不僅是股指期貨籌備工作最為關鍵的兩年,也是國際國內金融市場跌宕起伏、風波不斷的兩年。在國際市場上,次貸危機發展成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2008年初又發生了法興銀行巨額虧損事件,石油、黃金等重要商品期貨價格大起大落;在國內,股權分置改革後的股市從1000多點一路衝到史無前例的6124點,又戲劇化地跌去了幾乎2/3的市值,波動幅度位列全球第一。關於股指期貨的討論並不是僅局限於股指期貨本身,而是在這樣一個獨特的大背景下,它成為與金融市場發展前景息息相關的焦點問題。每當市場出現新的變化,總會出現一些有關股指期貨的熱點討論。這本書就是匯集了這樣一些被各方廣泛關注過、被專家熱烈討論過、被各種場合提問過的問題,總結了國際、國內市場發展的實際情況,經過科學客觀的論證和分析,儘可能得出實事求是的答案。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有利於解決股指期貨發展過程中的認識問題,也有利於股指期貨市場從誕生之日起就以健康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

在選取和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認真收集和研究了全球金融期貨市場的發展情況和遇到的問題,也充分考慮了中國特有的國情,由此更加清晰地認識到,無論在解答問題還是在現實中發展股指期貨,都必須樹立科學的指導思想,堅持基本的發展準則,才能真正解決認識問題。這個指導思想和發展準則就是,一定要客觀穩妥地處理好穩定和發展的關係,處理好金融創新與風險防範的關係,在創新的過程中防範可能出現的風險,在穩定的環境下謀求更良性更長遠的發展。
第一,在穩定和發展關係上,發展是主因,穩定的目的是長遠發展。穩定並不是原地踏步,不是無為而治,而是一步一個腳印紮實地向前進,是探索更有效率、風險更小的發展道路,是尋求將來更可持續的發展。因此,不能因為追求穩定就把所有的新事物全盤否定,什麼都不敢推進、不敢嘗試,只敢沿襲以往、墨守成規。我們應當以審慎的態度,科學分析推進一項新制度或者新產品的利與弊、收益與成本,只要利大於弊、收益大於成本、風險可以控制,滿足這三方面要求的,就應當堅決的推進下去。
第二,穩定發展需要避險機制來配套,金融期貨等衍生品對於規避風險具有積極作用。穩定中的發展意味著風險能夠得到有效防範。怎樣做好風險防範呢?除了目前已有的方法和工具,更需要創新出新工具和新機制。從多年來股市的發展情況看,現有的工具和方法不足以幫助市場主體做好風險防範。當市場出現普遍性下跌,現在能做的就是等待,中小散戶套牢或者割肉,大機構拋售和觀望,整個市場沒有其他出路,只能等著新一輪的牛市。而國際通用的做空避險手段,比如股指期貨,比如融資融券,我們還在探索當中。金融期貨等避險工具的缺乏,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市場的前進步伐。一次大起大落的成本很高,給經濟發展的傷害也很大。為了實現穩定的發展,不能忽視風險管理工具的重要作用,要積極探索和創造一些產品,通過創新實現經濟的穩定發展。
第三,要從避險的要求出發去發展金融期貨,不要為創新而創新。金融期貨是一項新生事物,也是一個重要的制度創新。我們推出金融期貨,是因為市場的長遠發展迫切需要它,市場的穩定運行迫切需要它。創新金融期貨,要緊緊圍繞經濟穩定發展這個主題,推出一系列能夠幫助經濟主體規避風險、穩定經營的避險型衍生品。我們要有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平穩發展的歷史使命感,以我國的現實需求為出發點,設計出以能夠切實有效規避風險為主要目的的金融期貨產品,而不是以追求交易量為目的,以製造創新題材為目的,以照搬國外流行產品為目的。
第四,做好力所能及的創新,把嚴控風險放在第一位。次貸危機爆發後,有人曾經質疑金融期貨等衍生品的避險作用。然而,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待這個問題。衍生品是雙刃劍,規避風險的同時也可能會因為操作不當或者突發事件引發新的風險,甚至是更大的風險。因此,我們在探索金融期貨等衍生品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考慮到自己是否有能力控制風險,既不能因為懼怕風險不敢創新,也不能為了大膽創新而忽視風險。我們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創新,先做股指期貨等最基本的、風險也相對比較容易控制的金融創新,待經驗成熟後再逐步擴展到更複雜的衍生品。

這本書是一本通俗易懂的讀物,以講事實、舉例子作為闡述的主要方式,討論大家都關心的熱點問題。由於篇幅和時間有限,還有很多關注度也非常高的問題沒有被包括進來,我們將會繼續深入下去,做好熱點問題的收集整理工作,等到一些新的認識形成之後,將會有新的作品結集成冊,以饗讀者。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發生的金融危機,這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到目前還沒有完全結束。本書對這次危機涉及的內容都是根據編寫時出現的實際情況所進行的客觀描述,並沒有對其進行完整的評述。聯繫到中國資本市場,有很多重要問題值得研究。如,這次美國衍生品市場出問題,是出在場外市場,而場內市場,即交易所市場沒有出大問題;又如,美國衍生品市場出問題的直接導因是脫離市場規律,人為地過度衍生並且缺乏監管。中國要推進的金融期貨,是在交易所集中交易和監管的場內市場,而且是資本市場基礎建設的必要組成部分,談不上過度衍生的問題。今後,我們將密切關注衍生品市場的發展,逐步進行總結,分析經驗教訓,作出科學客觀的評價。

文摘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著名經濟學家米勒曾把股指期貨譽為“20世紀70年代以來最偉大的金融創新”。為什麼著名經濟學家如此稱讚股指期貨?一方面,從股指期貨本身來看,它帶來了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重大的制度創新和變革,並使兩個市場變成一個密不可分的有機體;另一方面,股指期貨成為發展最快也最具影響力的金融衍生品之一,誕生僅僅26年,其交易量在整個金融期貨、期權以及包括商品期貨、期權在內的期貨交易量總和中的占比超過了1/3,在金融領域中的影響日益廣泛。
20世紀70年代,受石油危機的影響,西方各國的經濟發展出現衰退,利率波動頻繁,通貨膨脹加劇,導致股市一片蕭條,美國道瓊斯指數一度大跌,市場信心受到重創。股票市場價格大幅波動,股票投資者迫切需要一種能夠有效規避風險、實現資產保值的金融工具。1982年,股指期貨應運而生。作為金融市場的重大創新,股指期貨帶來了新型交易機制,對最佳化資產管理,對股市健康運行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股指期貨帶來資本市場交易機制的重大創新
股指期貨的交易機制和在它之前具有100多年發展歷史的商品期貨交易有很多不同,突破了當時已經約定俗成的很多制度規定,這也是股指期貨交易機制的重大創新之處。
第一,創造出新的契約標的。股指期貨的標的物不是看得到摸得著的實物資產,甚至也不是金融資產,而是虛擬的股票價格指數。我們知道,商品期貨的標的是有形的實物資產,一般都需要保存在倉庫中,例如農產品、金屬等。20世紀70年代早期產生的外匯期貨等金融期貨,標的雖然是無形的金融資產,但依然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可交割的實物,比如說外匯期貨標的物是貨幣,國債期貨標的物是債券,等等。股指期貨契約的交易對象既不是具體的實物商品,也不是它之前出現的具體的金融工具,而是衡量各種股票平均價格變動水平的虛擬的股票價格指數,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對應的具體物品。
第二,創造了新的契約價值計算方法。將虛擬的指數轉化為金融資產,是期貨發展史上的重大創新與突破。通過契約乘數,股指期貨成功地把虛擬指數轉化成了用金錢表示的金融資產。契約乘數是每點指數代表的金額,用股指期貨契約價格(也就是成交的點數)乘以一個契約乘數就是一張股指期貨契約代表的價值。例如,滬深300股指期貨契約乘數為300元/點,假如當時點位為3000點,則每份股指期貨契約的面值就是3000點乘300元/點,即90萬元。而商品期貨的契約價值都是以單價乘以契約規定的交易單位數來計算,例如我國銅期
……

後記

一直以來,我就非常想編寫一本有關股指期貨的書籍,不是辭典式的基礎知識介紹,也不是專業操作的秘笈指南,而是一本立足於股指期貨市場發展熱點問題的集中討論。在股指期貨籌備工作兩年後,在社會各界對股指期貨有了充足的討論之後,在我逐步學習和掌握了大量基本素材之後,這個願望就開始真正實施起來。
本書的編寫人員均是來自金融期貨領域的專業人士,對衍生品的研究既有豐厚的理論功底,也有深刻而科學的認知水平,更有投身於金融期貨市場建設的責任感和工作熱情。初稿的編寫人員包括(按音序順序):陳縉、程紅星、馮偉民、高子劍、韓靖、李凱、李艷、劉馨琰、劉英華、盧偉忠、邵儉、孫軍、萬神、魏亞楠、夏錦良、楊繼、雍志強。雍志強做了本書的第一次統稿。之後,鮑建平、方世聖、胡世明、李康、劉仲元、夏錦良、姚興濤、朱國華等多位業內資深人士多次開會研討,對本書進行了審閱修改工作,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在此基礎上,楊繼同志對本書初稿結構進行了重新設計和大幅度修改,並進行了最終統稿。海通證券研究所為本書收集和提供了大量研究數據。對於他們的辛勤勞動,我表示誠摯的感謝!
在本書的出版過程中,中國金融出版社責任編輯戴碩同志加班加點,一絲不苟地進行編審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和大量的心血,才保證了本書能夠儘快問世,在此也一併感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