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內容
畫面中間,撫琴者黃冠緇衣作道士打扮,身旁立一木幾香爐,只見他微低著頭,雙手撥弄著琴弦。背後一株松樹,蒼虬如龍,凌宵花攀附其上,紅白二色花點綴其間,而樹側數竿青竹,青翠可愛。聽琴者三人,其中兩人朝服紗帽,左右對坐,凝神恭聽。彈琴者左手邊,一人紗帽紅袍,一手持扇按膝,一手反支石墩,俯首側坐,似沉醉於琴聲之中;右手邊,一人紗帽綠袍,兩手相握於袖中,仰首微微前傾,似為琴聲所動,翩思於天地之間;其後立一童子,似亦為琴聲所吸引。在畫前,還設有一玲瓏山石,上有一古鼎,中插一束花枝。
畫面上方,有”六賊”之首蔡京所題的七言絕句一首,“吟徵調商灶下桐,松問疑有人松風。仰窺低審含情客,似聽無弦一弄中。”右上角有宋徽宗趙估所書瘦金書字型的”聽琴圖”三字,左下角有他”天下一人”的畫押。
幅上鈐清“嘉慶御覽之寶”等印8方。
創作背景
歷史背景
《聽琴圖》畫中是以宋徽宗為中心,以他“溺信”道教為背景,因此是有跡可循的。這不是一般的人物肖像畫,而是有真實的事件為依據。其中有許多有關政治、宮廷、宗教方面的內涵。從畫中解讀出發,並以《宋史·徽宗本紀》相印證,由此追蹤《聽琴圖》的作年。其中最突出的記載,就是政和七年(1117年),恰恰也是《聽琴圖》的創作年代。這一年可以看作宋徽宗也是北宋王朝政治上的一個重要轉折的標誌。
據史書記載:“二月辛未,改天寧萬壽觀為神霄玉清萬壽宮。甲子,會道士二千餘人於上清寶篆宮,詔通真先生林靈素,諭以帝君降臨事。……乙亥,幸上清寶篆宮,命林靈素講道經。”“四月庚申,帝諷道策院上章,冊己為教主道君皇帝。”這是徽宗崇信道教,歷年活動的一個最高潮,就是“冊已為教主道君皇帝”。而《聽琴圖》中,徽宗本人,穿的是一身道服,正是以“教主道君皇帝”的崇高身份自居。所以,《聽琴圖》所描繪的正是宋徽宗在政和七年四月冊為“教主道君皇帝”以後,與朝中權臣接見,撫琴論道,暗通心曲的藝術場景。其作年正是在政和七年(1117),徽宗以“教主道君皇帝”的雙重崇尊身份的藝術記錄和歷史紀念。
創作爭議
《聽琴圖》它的作者到底是誰,歷來眾說紛紜。一部分專家認為此畫出自宋徽宗翰林畫院的畫師之手;一部分專家則認為,此畫就是皇帝宋徽宗的親筆畫。
對於畫中所畫的人物也是眾說紛紜,大部分人認為,畫中彈琴的道人就是宋徽宗趙佶本人。因為趙佶十分信奉道教,曾經在皇宮附近興建道觀,請道土講道,而道士們也乘此機會,上尊號稱趙佶為“教主道君皇帝”,所以,宋徽宗把自己裝扮成一個道士模樣,在宮中彈琴欣賞,而且還讓人畫像,也不足為怪。
藝術鑑賞
主題
蔡京在畫上的題詩:“吟微調商灶下桐,松間疑有人松風。仰窺低審含情客,似聽無弦一弄中。”其中“灶下桐”出自《後漢書·蔡邕傳》,蔡邕善鼓琴,時聞灶下桐木燃燒的聲音,知為制琴的絕佳木材,乃用余木製成一琴,因尾部有火燒痕跡,故名為“焦尾琴”。“無弦”來自陶淵明撫無弦琴的典故。蔡京題詩借用這兩個典故,一方面指出徽宗琴藝高超,另一方面亦暗示聽琴者深諳琴音,非尋常俗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以音樂比況政治源遠流長。孔子以帝舜時韶樂盡善盡美、周武王時音樂盡美而未盡善來評判帝舜、武王朝政治狀況的高下,而《史記》亦記載吳國公子季札通過一國儀式用樂來聽辨該國的政治概況。在古代,琴被視為樂器之君,能匡正不正的行為。圖中徽宗彈琴,自與身份相當。身為君主的徽宗彈琴,臣下專心聆聽,君臣一片和諧,也意昧著帝王的道德之音被臣下接收而遵行。這就是《聽琴圖》的深刻政治意蘊了。
形象
這幅《聽琴圖》的人物與配景都很簡單,凌霄花纏繞於青松之上,依了陸游的詩意:“庭中青松四無鄰,凌霄百尺依松身。”旁有數竿小竹,左右搖曳,似有微風拂過,既有凌霄,再看畫中人的裝束,可能是初夏六月季節,未有酷暑,只有暖陽。松下一人黃冠緇衣,端坐拂琴,身邊高几,香爐有裊裊青煙,似與琴音交繞,飄搖在松竹之間。彈琴人前面坐著的兩位身著朝服,有小童聽侍一旁的藍衣人雖抄手正坐一副恭敬的模樣,但抬起的眼神早隨著琴聲飛到縹緲處;三人相對的空處,擺有一塊奇石,上置銅鼎,內植花卉,與三位主要人物組成一個十分完整的四角空間,像是另一位尊貴的客人。其餘再無他物,卻讓人很強烈地感受到畫中一種典雅富麗的氛圍,雖是拂琴雅事,又不是一般文人所能相比。
這樣一種氛圍的營造,如果強要分析,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刻畫對象的外在特徵,畫中緇衣人神情雅俊,從面相看便不是一位凡人,畫中器物雖不多,如高几、香爐,如每人所坐奇石上墊著的獸皮等,卻都是平常人家少有之物。三人所坐奇石,是讓百姓叫苦不迭的花石綱。宋徽宗玩石,蔡京當上宰相後第三年就在江浙一帶為皇帝搜羅奇花異石,“綱”在當時指的是成批運送的貨物,“花石綱”本意是運送奇花異石,每十艘為一綱,稱“花石綱”,於是全國上下希望加官晉爵者似乎得到通天的長梯,費盡心機,只會尋石尋花,前後持續二十餘年,各地都有進貢巨石、奇石、古樹者,好不熱鬧,卻也勞民傷財,危害不小,據說最貴的一塊石頭,光是運費就相當於一萬戶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從這樣一些細節將畫中人物的雍容華貴暗示出來;二是畫中色彩的運用十分成功,拂琴人的黑衣,與兩邊聽者一紅衣,一藍衣,單純中富有變化,不紛亂的變化又透著典雅,與環境相得益彰;三是作畫人的用筆非常勻整細膩,人物衣紋的線條富有彈性,而且纖細勻淨的線條尤其能夠傳達一種與古琴相符的清爽、纖勁之感,幾竿翠筆雖小,卻都是用雙鉤畫出,筆筆細勁嚴謹,可見畫家在這幅作品上是頗下苦心,來營造這種和諧靜謐的氛圍。
構圖
《聽琴圖》在琴音中更傾向於沉靜。畫中人物,別無旁雜,唯徽宗身邊置一黑漆高几上陳金盤玉爐,飄出御香裊裊,徽宗身後,為一株高松,琴音悠揚,透於松際。為了在畫中“逼”出琴聲,人物的方位對置則極玄妙。為了這一“逼”,在徽宗正對處,畫下部著一雲疊狀假山石,上置古鼎名花,意在封住畫下部之“氣口”,不讓琴音散逸,而反逼回到松風之間。左右二人物,對坐但一側一斜,並不板滯,但方位上稍不對應,故在左側綠衣大臣旁加一侍童,卻是與紅衣者左右正對,如此人物不致呆板布勢,更趨活潑自然,另外也是為了不讓琴音斜漏,置小童於旁,如此方位四面端正,更“逼”出琴音隨畫中氣局沿著松樹直貫雲天,也正是蔡京所題“松間疑有入松風”,其精妙如此。松後散寫三五竿墨竹,也更添空間之幽深。這樣表現琴音真是獨一無二,也是煞費苦心。
氣韻
《聽琴圖》全幅的“氣韻”是直貫向上,而徽宗的題款和押書,其特點也是順乎畫中氣局,其位置恰到好處而絕不孤立於畫中“氣韻”之外。此圖於右上標題,瘦金書三字“聽琴圖”,正好高於松樹之頭,若低於松樹頭,則“氣”會下沉而不貫,若與松頂相平,又是平頭,都與畫中氣機不合或破局,若太高也不妥,唯如此方妙。而押書“天下一人”,簽於畫之左下部,與標題上下相呼應,也不傷畫之氣局。所以皆精心而為,應須體會畫家之用心,也更感受畫中空間之美。
名家點評
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餘輝:該圖是以工筆設色繪成,人物衣著敷染繁複,絲衣如新,質感鮮明,略施重彩,雜以石綠等色提醒畫面,人物線條轉折方硬並伴有頓挫,合乎衣紋的走向,面部刻畫細緻入微,表情細膩,專注之態,各不相同。看得出,畫家的一筆一畫,每一個造型,都力求在畫面中傳達出古樂無聲的、豐富的樂感。凝固不散的雅樂與此圖同在,八百多年後,錚錚的琴聲仿佛仍在叩響每一個觀者的心弦。
歷史傳承
《聽琴圖》在《石渠寶笈·三編》、《西清札記》等中著錄。 該圖原屬於清宮舊藏,20世紀30年代初的鑑定家懷疑北宋人物畫家的寫實能力,所以將《聽琴圖》定為贗品。1933年,為躲避侵華日軍的劫掠,國民政府在文物南遷臨行前,將此圖作為明代繪畫,打入另冊,留在了當時的北平故宮。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重要展覽
2015年8月,《聽琴圖》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的“石渠寶笈特展”中展出。
作者簡介
趙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北宋皇帝、書畫家。在位時廣收歷代文物、書畫,極一時之盛,親自主持翰林圖畫院,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能書善畫,自創書法“瘦金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