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聶衛平,1952年生,9歲學棋,10歲時在北京市少年兒童圍棋賽上奪冠。“文革”時期下放黑龍江插隊6年, 1972年回到北京。1974年日本圍棋代表團訪問中國,聶衛平戰勝了連勝6場銳氣逼人的宮本直毅九段而初露鋒芒。1976年在中日圍棋對抗賽中,率團訪日的聶衛平戰勝當時日本超一流選手石田芳夫九段,以6勝1負的成績在圍棋強國日本颳起“聶旋風”。之後,愈發強勁的“聶旋風”席捲了在上世紀80年代開設的中日圍棋擂台賽,聶衛平連任數屆中國隊主將,屢屢力挽狂瀾,為中國隊蟬聯三屆擂主立下大功。其個人在出場的四屆比賽里創下了11連勝的記錄,聲望達到頂點。聶衛平比賽期間,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平民百姓均無不關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學生也因其捷報而遊行慶祝。聶衛平成為那個時代中國的“英雄人物”,並引發全國學圍棋的熱潮。形成
1976年4月5日,在東京讀賣新聞社二樓大廳,中日棋戰正式打響了。坐在我前面的對手正是赫赫有名的藤澤秀行九段。秀行先生是最為中國廣大圍棋愛好者所熟悉的日本著名棋手,他功力精深,技術全面,更以風格獨特而獲盛名。他曾奇蹟般地蟬聯六屆“棋聖戰”冠軍,從而使他的聲望達到了頂點,被日本棋界稱為“怪傑”。在下這盤棋時,秀行先生是當時“天元賽”的冠軍保持者。
賽前,日本棋界認為藤澤秀行九段獲勝是毫無疑問的。身擁“名人”頭銜的大竹英雄九段更是直言不諱,他和中國圍棋代表團團長談論這場比賽時說:“聶選手雖然是中國的冠軍,水平很高,但若同我們的秀行先生相比,還差得很遠。打個比方,秀行好比是大相撲,聶選手是個小相撲,大相撲只要稍用力一彈,小相撲就會敗退下來。”大竹九段有此看法並不奇怪,因為從技術和實戰經驗來說,聶衛平確實趕不上秀行先生。不過他們忽視了一點,即心無旁騖、志在必奪的決心,使他進入了最佳狀態。
4月10日在福岡聶衛平執黑以6目的優勢戰勝加田克司九段。這局棋引起了日本棋界專家們的注意,他們認為從棋的內容上來看,黑棋下得非常好,幾乎可以說是無懈可擊,儘管白棋並沒有下什麼惡手和壞棋,結果仍是輸了。後來大平修三九段特意撰文詳細講解了這局棋,認為這是黑棋的傑作。
4月17日我聶衛平在名古屋執白戰勝岩田達明九段。這局棋岩田採用了“中國流”布局,而聶衛平以“小目”、“三三”、“單關守角”相對抗。至白42的一系列應接,完全按他的構想所進行,步調極為流暢。局後島村九段稱這為“大江直瀉奔流”的氣勢。但接下一手白44太貪,險些釀成苦果,這是需要聶衛平認真記取教訓的。
最關鍵的一局是聶衛平和石田芳夫的最後一盤比賽。“本因坊”和“名人”兩大冠軍的頭銜,哪怕只得到其中的一個,也足以使日本的職業棋手為之奮鬥終生。而當時石田芳夫已經連續保持了五屆“本因坊”冠軍,並榮獲“終身名譽本因坊”的稱號,同時他還獲得“名人”冠軍。他當時還不到30歲,正是他的“黃金時期”,他思路敏捷,判斷準確,有“電子計算機”的美稱,是聶衛平所遇到的最強大的對手。
這局棋是4月19日在東京日本棋院進行的,由聶衛平執黑先行。當時到場觀戰的不僅有很多日本的高段棋手,還吸引了各大新聞媒體的眾多記者。這局棋如果說聶衛平是“膽戰心驚”、“如履薄冰”,一點也不為過。
比賽終於開始了。石田九段素有精於計算、判斷準確的盛名,尤其善於收官。賽前聶衛平就估計到他會打一場持久戰,因此聶衛平使用了戰鬥力強的“對角星”布局,希望能儘快進入戰鬥。
當裁判長神情嚴肅地宣布黑勝7目時,整個大廳頓時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在新聞記者的閃光燈下,聶衛平和石田芳夫同時站起身來,隔著棋桌握手致意。正是這局棋,強烈地震撼了日本圍棋界,使他們真正意識到“聶旋風”已經刮到日本本土了。
發展
2002年3月19日,聶旋風風起首屆“世紀紅塔杯”西南棋王賽昨天戰罷首輪,兩位棋壇“老同志”———聶衛平九段和宋雪林九段比較輕鬆地闖過頭關,相形之下,以古力七段為首的“小虎隊”則損失慘重,古力和川將劉熙四段均在“小虎隊”的內戰中慘遭淘汰,而近來風頭甚勁的李劫四段也以四分之三子的微差不敵師兄劉菁八段。2007年09月24日“聶旋風”吹入陽都古城,“諸葛亮文化旅遊杯”聶棋聖圍棋擂台賽21日在智聖故里山東沂南上演,聶衛平與國手曹大元以及唐莉、毛昱衡兩位美女棋手與當地棋迷舉行了一場車輪戰,手談言歡。
2007年04月05日,一場別開生面的中日圍棋友誼賽在湖南吉首市進行。當年有“聶旋風”之稱的中國老將聶衛平(聶衛平新聞,聶衛平說吧)九段與以“宇宙流”享譽棋壇的日本名將武宮正樹九段對決,結果聶衛平執白以1又1/4子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