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政[戰國時期刺客]

聶政[戰國時期刺客]
聶政[戰國時期刺客]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聶政(?—公元前397年),戰國時俠客,韓國軹(今河南濟源東南)人,以任俠著稱,為春秋戰國四大刺客之一。 聶政年青俠義,因除害殺人偕母及姊荌避禍齊地(今山東境),以屠為業。韓大夫嚴仲子因與韓相俠累(名傀)廷爭結仇,潛逃濮陽,聞政俠名,獻巨金為其母慶壽,與政結為好友,求其為己報仇。聶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後,憶及嚴仲子知遇之恩,獨自一人仗劍入韓都陽翟,以白虹貫日之勢,刺殺俠累於階上,繼而格殺俠累侍衛數十人。因怕連累與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荌,遂以劍自毀其面,挖眼、剖腹自殺。其姊在韓市尋認弟屍,伏屍痛哭,撞死在聶政屍前(一說因悲傷過度,暴死於聶政屍前)。其事跡見《史記·刺客列傳》。 郭沫若曾據此寫歷史劇《棠棣之花》,歌頌聶政的俠義精神。在河南禹州市市區西北有紀念他的聶政台。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仲子厚待

聶政 聶政

聶政是軹縣深井裡的人,因殺人避仇,與母親、姐姐到齊國來,以屠宰為職業。過了好久,濮陽嚴仲子侍奉韓哀侯為臣,因與韓相俠累之間有怨仇,嚴仲子怕俠累殺他,便逃亡遊行各國,物色能夠替他報復俠累仇恨的人。到了齊國,齊國人有人告訴他,說聶政是個勇敢之士,逃避仇人,隱藏在屠夫的行業里。

嚴仲子到聶家來拜訪求見,經過好幾次的往返,然後他備了酒食,親自送到聶政母親面前。等到大家喝到盡興時,嚴仲子又捧出黃金一百鎰,上前孝敬聶政的母親。聶政驚怪他送這份厚禮,便再三向嚴仲子辭謝。嚴仲子仍然堅持要送。聶政辭謝說:“我因為有老母在,家境又貧窮,所以客居他鄉,從事屠狗的行業,以便早晚得些美食,來奉養老母。現在我已足夠供養母親,實在不敢再受仲子的饋贈。”嚴仲子避開旁人,因對聶政說道:“我有仇待報,遊歷諸侯各國已很多年了。這次到了齊國,私下聽說足下義氣很高,所以送上這百鎰黃金,預備用作令堂粗飯的費用,能夠來跟足下交個朋友,難道還敢有別的請求希望嗎?”聶政說:“我所以降低志向,污辱自己,在市井裡做個屠夫的緣故,只是希望藉此奉養我的老母。老母在世,我的生命不敢用來答應別人犧牲的。”嚴仲子仍舊再三謙讓,聶政終究不肯接受。不過嚴仲子最後仍然盡了賓主的禮儀才離開。

盡力報恩

聶政 聶政

過了很久,聶政的母親去世,安葬後,直到喪服期滿,聶政說:“唉呀!我不過是平民百姓,拿著刀殺豬宰狗,而嚴仲子是諸侯的卿相,卻不遠千里,委屈身分和我結交。我待人家的情誼是太淺薄太微不足道了,沒有什麼大的功勞可以和他對我的恩情相抵,而嚴仲子獻上百金為老母祝壽,我雖然沒有接受,可是這件事說明他是特別了解我啊。賢德的人因感憤於一點小的仇恨,把我這個處於偏僻的窮困屠夫視為親信,我怎么能一味地默不作聲,就此完事了呢!況且以前來邀請我,我只是因為老母在世,才沒有答應。而今老母享盡天年,我該要為了解我的人出力了。”於是就向西到濮陽,見到嚴仲子說:“以前所以沒答應仲子的邀請,僅僅是因為老母在世;如今不幸老母已享盡天年。仲子要報復的仇人是誰?請讓我辦這件事吧!”嚴仲子原原本本地告訴他說:“我的仇人是韓國宰相俠累,俠累又是韓國國君的叔父,宗族旺盛,人丁眾多,居住的地方士兵防衛嚴密,我要派人刺殺他,始終也沒有得手。如今承蒙您不嫌棄我,應允下來,請允許我增加車騎壯士作為您的助手。”聶政說:“韓國與衛國,中間距離不太遠,如今刺殺人家的宰相,宰相又是國君的親屬,在這種情勢下不能去很多人,人多了難免發生意外,發生意外就會走漏訊息,走漏訊息,那就等於整個韓國的人與您為仇,這難道不是太危險了嗎!”於是謝絕車騎人眾同行。

刺殺俠累

聶政 聶政

聶政辭別獨行,拿著寶劍到韓國。韓相俠累正坐在府上,手持兵器而衛侍的人很多。聶政直衝而入,上了台階,刺殺了俠累。左右的人非常慌亂,聶政大聲叱喝,所擊殺的有數十人。然後便自己剝掉麵皮,挖出眼睛,又自己挑出肚腸,隨即死了。韓國人將聶政屍首,公開放在市上,出錢查詢,都不知他是誰。於是韓國人就出告示懸賞,有能夠說出殺國相俠累的人,賞給他千金。但好久以後,仍然沒有人知道他是誰。

姐弟同義

聶政的姐姐聶荌(一作“聶榮”)聽說有人刺殺了韓國的宰相,卻不知道兇手到底是誰,全韓國的人也不知他的姓名,陳列著他的屍體,懸賞千金,叫人們辨認,就抽泣著說:“大概是我弟弟吧?唉呀,嚴仲子了解我弟弟!”於是馬上動身,前往韓國的都城,來到街市,死者果然是聶政,就趴在屍體上痛哭,極為哀傷,說:“這就是所謂軹深井裡的聶政啊。”街上的行人們都說:“這個人殘酷地殺害我國宰相,君王懸賞千金詢查他的姓名,夫人沒聽說嗎?怎么敢來認屍啊?”聶荌回答他們說:“我聽說了。可是聶政所以承受羞辱不惜混在屠豬販肉的人中間,是因為老母健在,我還沒有出嫁。老母享盡天年去逝後,我已嫁人,嚴仲子從窮困低賤的處境中把我弟弟挑選出來結交他,恩情深厚,我弟弟還能怎么辦呢!勇士本來應該替知己的人犧牲性命,如今因為我還活在世上的緣故,重重地自行毀壞面容軀體,使人不能辨認,以免牽連別人,我怎么能害怕殺身之禍,永遠埋沒弟弟的名聲呢!”這整個街市上的人都大為震驚。聶荌於是高喊三聲“天哪”,終於因為過度哀傷而死在聶政身旁。

晉、楚、齊、衛等國的人聽到這個訊息,都說:“不單是聶政有能力,就是他姐姐也是烈性女子。假使聶政果真知道他姐姐沒有含忍的性格,不顧惜露屍於外的苦難,一定要越過千里的艱難險阻來公開他的姓名,以致姐弟二人一同死在韓國的街市,那他也未必敢對嚴仲子以身相許。嚴仲子也可以說是識人,才能夠贏得賢士啊!”

傳說故事

聶政[戰國時期刺客] 聶政[戰國時期刺客]

關於聶政所刺殺的對象卻還有另一個版本,記載於據《太平御覽》卷五七八引《大周正樂》中:“聶政父為韓王治劍,過時不成,韓王殺之。時政未生,及壯,問其母:‘父何在?’母告之。政欲殺韓王,乃學塗,入王宮,拔劍刺韓王不得,走。政逾牆而去,入太山,遇仙人,學鼓琴。漆身為厲,吞炭變其音,七年而琴成。……政鼓琴闕下,觀者成行,馬牛止聽,以聞韓王。王召政而見之,使之彈琴。政即援琴而鼓之,內刀在琴中。政於是左手持衣,右手出刀以刺韓王,殺之。”東漢蔡邕《琴操》記載戰國的時候,聶政的父親擔任了為韓哀侯鑄劍的任務。可是,他超過了工期卻沒有完成,韓侯就下令殺害了他。當時,聶政還沒有出生。聶政長大成人後,他的母親告訴了他父親是怎么死的。從此,聶政發誓為父報仇,刺殺韓王。

聶政習武學劍,以泥瓦匠身份混入韓王宮。遺憾的是,首次行刺未成。於是聶政逃進泰山,與仙人習琴。怕被人認出,就改變容貌。漆身為厲,吞炭變其音,還拔掉(或者說擊落)所有牙齒。後來,苦練十年彈得一手好琴,辭師回韓國。

聶政重回韓國,彈琴時觀者成行,馬牛止聽。聶政名聲大起來之後,韓侯下旨召聶政進宮彈琴。為避開禁衛搜查,藏利刃於琴內,神態自若步入宮內。面對自己的殺父仇人,聶政使出渾身解數撫琴弄音。仙樂般的琴聲,讓韓侯和他周圍的衛士們聽得如醉如痴,都放鬆了警惕。聶政見此時機,抽出琴內短劍,猛地一撲,韓侯猝不及防,當場被刺死。聶政怕連累母親,於是自皮面決眼,自屠出腸,遂以死,無人能辨刺客是誰。

聶政死後屍體和兇器就吊在城門口,並懸賞”有知此人者,賞黃金千兩”。聶政的母親聽說後過來抱住屍體痛哭道:“嗟乎,為父報仇邪?”又對眾人說:“此所謂聶政也。為父報仇,知當及母,乃自犁剝面。何愛一女子之身,而不揚吾子之名哉?”乃抱政屍而哭,冤結陷塞,遂絕行脈而死。

後世傳有《聶政刺韓王曲》,就是《廣陵散》,被琴家廣為彈奏,據說彈得最好的是魏晉竹林七賢中的嵇康,用以表示對聶政的敬仰。

歷史評價

•晉、楚、齊、衛諸國:“非獨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鄉使政誠知其姊無濡忍之志,不重暴骸之難,必絕險千里以列其名,姊弟俱僇於韓市者,亦未必敢以身許嚴仲子也。嚴仲子亦可謂知人能得士矣!”

•唐雎:“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

•司馬遷:“自曹沫至荊軻五人,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也哉!曹沫盟柯,返魯侵地。專諸進炙,定吳篡位。彰弟哭市,報主塗廁。刎頸申冤,操袖行事。暴秦奪魄,懦夫增氣。”

•劉向:“諸刺王僚,彗星襲月,奔星晝出;要離刺王子慶忌,蒼隼擊於台上;聶政刺韓王之季父,白虹貫日,此三人皆布衣韋帶之士怒矣。”

•葛洪:“荊軻、聶政,勇敢之聖也。”

•司馬貞:“彰弟哭市,報主塗廁。”

•徐鈞:“為母辭金義且仁,卻甘為盜忍輕生。若非有姊揚風烈,千古誰知壯士名。”

•趙翼:“自戰國豫讓、聶政、荊軻、侯嬴之徒,以意氣相尚,一意孤行,能為人所不敢為,世競慕之。”

•蒲松齡:“余讀刺客傳,而獨服膺於軹深井裡也。其銳身而報知己也,有豫之義;白晝而屠卿相,有鱄之勇;皮面自刑,不累骨肉,有曹之智。至於荊軻,力不足以謀無道秦,遂使絕裾而去,自取滅亡。輕借樊將軍之頭,何日可能還也?此千古之所恨,而聶政之所嗤者矣。聞之野史:其墳見掘於羊、左之鬼。果爾,則生不成名,死猶喪義,其視聶之抱義憤而懲荒淫者,為人之賢不肖何如哉!噫!聶之賢,於此益信。”

後世紀念

禹州市老城的西城門外,有一高台建築,是戰國時期的俠士聶政刺殺韓國相國俠累毀容自殺後葬身的地方。後人為了紀念他,就在此地建祠,這就是聶政台。

歷史上有名的刺客一覽

刺客是世間最古老的行業之一。太史公在《史記》中也特別為刺客們寫了《刺客列傳》,武俠小說關於刺客更讓人感到心驚肉跳。李白的《俠客行》寫道“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鮮明地刻畫了這一神秘人物的特色。縱覽中國的歷史長河,刺客們竟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四大死士

春秋戰國的四大死士即戰國四大刺客:要離、專諸、聶政、荊軻。
要離 春秋時期吳國人,因其折辱壯士丘迮,被推為天下勇士。自吳王僚死後,闔閭立國,公子慶忌逃往艾城,招納死士,接連鄰國,欲待時乘隙,伐吳報仇。公子慶忌骨騰肉飛,走逾奔馬,手能接飛鳥,步能格猛獸,矯捷如神,萬夫莫敵。因此闔閭日夜憂慮。時伍子胥又薦贏弱體細的勇士要離刺殺慶忌。要離獻計殘身滅家,取得慶忌信任,終於成功刺殺了慶忌。
專諸
春秋時期吳國人,家住陽山之野,靠為人屠豬維持生計,當時伍子胥隱居於此, 與其交好。後來,吳公子光欲刺其兄吳王僚,來見伍子胥,請其薦一勇士,伍子胥薦了專諸。 為了刺殺吳王僚,專諸於是隱太湖學治魚三月。藏魚腸劍於魚腹,成功地刺殺了吳王僚。當時,吳王僚之子公子慶忌與其手握兵權的母弟掩余、燭庸均被派出征楚國,因此,公子光謀成王位,即吳王闔閭。
聶政
戰國時期魏國人,原居軹地深井,因得罪鄉里,帶母及其姐窨避居齊國都城臨淄,乃吳起好友。後吳起因私利將其薦給豪富嚴遂,聶政到達韓國都城平陽後,成功的刺殺了忘恩負義的 韓相國俠累。
荊柯
戰國末期燕趙人,受燕太子丹之託刺殺秦王贏政,功敗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戶曉,也就不多寫了。其友高漸離被後世尊為“樂聖”,高漸離的師傅是“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娥。後高漸離以灌滿鉛的築刺殺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