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
懾人心智,斃敵於無形;擾其行為,擊敵以措手不及,是聲光武器的最大特點,也是其最為有效的非殺傷特性之一。
構成
聲音武器
“四面楚歌”是以聲音為武器的歷史典範,此戰例從另一面說明,聲音武器用於心理戰是非常理想的,其最大特點就是疲憊敵師,擾敵心態,壞其寧靜,亂其神經,最終使敵失去戰鬥力。
聲音武器,既可主動攻敵,亦可用於誘敵。在世界各國海軍中,尋找潛艇的方式一般都靠聲納探測,當聲納探測到一定範圍內的聲波時就能確定水下是否有潛艇。針對聲納探測術,軍事專家們提出可以設立假潛艇,給它裝上一個特殊的聲源,讓它發出聲納探測武器能夠感應的聲波,在敵方向假目標攻擊時,己方再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聲音武器由於製造的聲音方向性差,近距作戰時既能打擊敵人,但也會使自己受到同樣的傷害,致使聲音武器未常用於現代戰爭。
聲音武器因其投放形式不一而分為三種:
一是聲音炸彈。這種武器由飛機運載,到達目標上空時空投下去,在離地面1500米的高度打開降落傘,定時裝置啟動後,聲音開始釋放,這種炸彈其實並不發生爆炸,彈體很輕,能在空中飄浮較長時間。其缺點是,易被敵方發現並遭到攔截。
二是聲音飛彈。運用現代飛彈技術把製造聲音的裝備發射到目標區上空,這種武器比飛機隱蔽性好,精確度也好,但發射成本很高,據悉,發射一枚需近200多萬美元。
三是自然聲音武器。這種武器的原理是利用自然條件,主要是天氣條件作為運載工具,把制聲裝備載到目標區,讓人防不勝防,且既經濟又實惠。這種武器的研製與開發,已成為許多國家的首選。
將光作為武器
這種武器的運用,可謂古今中外,傳奇不少。如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1年,大科學家阿基米德巧用“天火”抗敵,成為千古美談;再有現代巧用太陽光的成功戰例:1981年6月7日,以色列出動 6架 F—16和6架 F—15飛機,越過沙烏地阿拉伯和約旦,突然出現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東南19.3公里的地方,利用下午太陽偏西的有利時機,從西向東背著太陽進行轟炸,僅用約2分鐘時間,就徹底炸毀了那裡的一座能產生約70兆瓦、價值4億美元的原子反應堆。而伊拉克布置在原子反應堆附近的高炮,由於不能對著太陽瞄準射擊, S A M—6飛彈又未能及時發射,致使以色列飛機順利完成了這被稱之為“巴比倫”的軍事行動。
目前,光武器家族發展較快,其主要功能是對敵光學探測偵察器和人員的眼睛造成永久或暫時的傷害,使敵無法了解己方實力,不能實施有效的攻擊。
這種武器按類型分兩種:
一種是散射輻射體,即在爆炸時把氣體變成高溫的電漿,使它發光,氖、氬、氙等所有較重的惰性氣體都可以充任這種氣體,這種方法產生的閃光極亮,光的譜線也非常寬,可從紫外線到紅外線。投送閃光彈的方法除了傳統的空投以及火炮和迫擊炮外,用小火箭則是一種準確而又快捷的方法。
另一種閃光彈是定向輻射體,其主要原理與散射輻射體相似,其基本結構與成型裝藥的結構也非常相似。據報導,閃光彈正式被用於實戰的目前還只有美國。美陸軍已為 M K19或40毫米的自動榴彈發射器配備了反坦克閃光彈。這種閃光彈能損壞光學器材的膜層,使探測器失去探測能力,它還能對光學瞄準鏡、雷射和雷達測距機、自動武器的目標控制和電磁裝置造成損壞而失能。
手榴彈
事實例子:1994年12月24日,法國的一架民航飛機遭到歹徒劫持,227名乘客,12名機組人員被劫機者扣為人質。法國政府決定動用特種部隊。當日17點15分,特種部隊頭戴黑色滑雪面罩,身穿迷彩服,分組行動。當特工隊員打開倉門放下滑梯時,遭到劫機者射擊。特工隊員向劫機者扔去了四枚聲光手榴彈。聲光手榴彈爆炸,發出強光、強聲,使劫機者雙目暫時失明,兩耳失去知覺,特工隊員們乘機衝上前去,逮住了劫機犯。
分析
聲光手榴彈是一種利用聲、光來殺傷敵人的新型武器。其彈體由鋁和塑膠製成。彈體內裝有小型爆炸筒,鏇轉的炸藥中含有鋁、鎂、鈉等金屬。彈體炸開後,會產生巨大響聲,能震破鼓膜,使人失去聽覺,同時,鋁、鎂、納等金屬燃燒會產生強烈閃光,在短時間內使人失明。
另外,還有強光手電,其外表似一支手電,發出的亮光度驚人,照射人們的眼睛,就會使人看不清周圍事物,對人照射20秒鐘,就能使人致盲。
強光雷是一種爆炸物,擲出2秒鐘後即發生強烈閃光,使人瞳孔縮小,看不清物體,1個半小時後視力才逐漸恢復正常。
聲光震盪彈爆炸後也會產生巨響和強光,強烈閃光使眼睛暫時失明;高強度聲波,使人暫時失去聽覺、知覺。其爆炸後還會對人的感覺器官、神經系統進行干擾、破壞,短時間內使人失去活動能力和反抗能力。
運用
聲光武器可用於軍事上,也可用於維持治安,制服敵人和罪犯的同時又不至於危及無辜民眾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