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遠樓

聚遠樓

聚遠樓始建於公元1069年,因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登臨遊覽聚遠樓吟唱著: 雲山煙水苦難親,野草幽花各自春。 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閒人。 無限青山散不收,雲奔浪捲入簾鉤。 直將眼力為疆界,何啻人間萬戶侯。 留下了《題詠聚遠樓詩》而揚名天下,與黃鶴樓(始建於公元223年)、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15年)、滕王閣(始建於公元653年並稱“江南四大名樓”,後毀於戰亂。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2003年12月,德興市委、市政府決定重建聚遠樓。重建後的聚遠樓分主樓和附屬建築兩部分,主樓為三重檐仿古建築,占地637.87平方米,高39米,外觀三重檐,內設6層。

賦詩一首: 江南聚遠樓名留,重新揚名天下樓。銅都襟連閩浙地,惟德乃興帶五洲。河川錦繡繁華市,青山碧水盪沙鷗。覽盡風光勝萬慨,不知此身高樓游。(玉峽烏溪山人詩)

聚遠樓 聚遠樓

聚遠樓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是德興歷史文化瑰寶之一,它始建於宋熙寧二年(1069),由德興人余仕隆集資興建,坐落在城北學官後的枕山之巔,當時德興縣令單錫與蘇東坡是同科進士,才華橫溢。余仕隆尊單錫才華,請為樓定名,單錫登樓遠眺,全城盡收眼底,故取樓名為聚遠樓。元豐七年(1084)蘇東坡送長子蘇邁到德興任縣尉時登上聚遠樓寫下了“雲山煙水苦難親,野草幽花各自春。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閒人”的詩句。建炎年(1127)宋高宗高度讚賞蘇東坡詩,特賜聚遠樓金匾,有了皇帝的御墨,一些名士:黃庭堅、馬廷鸞、趙孟頫等來德興登樓賦詩,由此,聚遠樓聞名遐邇,被世人譽為江南名樓。2003年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弘揚德興歷史文化,加快旅遊業的發展,重建了聚遠樓。聚遠樓位於鳳凰湖西面海拔高160多米的古龍山頂,一條寬6米的水泥盤山公路直抵中心,它根據宋朝建築風格設計,碧瓦丹柱,斗拱重檐,氣勢恢宏,高39米,外觀三疊層,內設三層,總占地面積639.87平方米,四周懸掛著八塊鍍金匾額,門前朱紅的柱子上掛著趙孟頫題的“思陵宸翰坡仙句,雲漢奎光聚此樓”的楹聯,最頂層是宋高宗題“聚遠樓”三個蒼勁鍍金大字,聚遠樓內裝飾四幅大型德興風情木雕。站在樓頂可覽全城,是德興的一座標誌性建築。

傳頌歌曲

一首《聚遠樓》,傳頌千百年。東坡送子至德興,名樓方能傳天下。 “山川之寶,唯德乃興”。 世人知德興,大都僅知德興中國銅都世界聞名。殊不知,德興山水靈異,生態稱絕;也少知千年聚遠樓的風姿與積澱。登臨聚遠樓,憑眺古今勝跡,盡覽銅都風光,歲月蒼桑,峰岩斗秀,奇山異水,盡收眼底。江南有三大名樓,那就是滕王閣、黃鶴樓、岳陽樓。王勃之《滕王閣序》、崔灝之《 黃鶴樓》、范仲淹之《岳陽樓記》,使三大名樓增色;而聚遠樓,因蘇東坡一首《聚遠樓》詩,一躍為江南第四大名樓。

德興多山,譽之山城。金山銀山,綠水青山,人居天堂。全國林業百強縣,遂使森林擁抱城市,城市緊貼森林。聚遠樓始建於市郊學宮山上,密林掩映,美不勝收;碧瓦丹柱,斗拱重檐;風格獨具,氣勢恢宏。登樓遠望,風光無限,樓之雄姿軒昂壯麗,樓之氣勢恢宏磅礴,山城美景一覽無餘。今之聚遠樓前文化廣場,熱鬧非凡,德興歷史名人雕塑遍布其中。樓上樓下幾番感概,碧窗玉牆映日月,高樓巨柱撐天地。

清代《德興縣誌》,記錄聚遠樓之歷史:建於宋熙寧二年(1069),為邑內人士余仕隆出資所建,侍郎劉定作記。元末毀於兵亂,明代進行重修,再毀於清末。遙想東坡當年,亦即元豐七年六月(1084),由黃州團練副使移官汝州,過江西湖口,游石鐘山,乘舟經饒州順樂安河東上,送長子蘇邁赴德興任縣尉。期間,應同窗德興縣令單錫之邀,游聚遠樓。一代文豪恍入夢,絕景佳句信可得:雲山煙水苦難親,野草幽花各自春。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閒人。無限青山散不收,雲奔浪捲入簾鉤。直將眼力為疆界,何啻人間萬戶候。詩之大氣,廣傳天下。建炎年(1127),高宗深賞此詩,興致所至,特賜御書“聚遠樓”金匾。才子作詩,皇帝賜匾,一時傳為佳話。“高皇題御墨,內翰播聲詩,聚遠樓佳致,名聞天下知。”恩遇之隆,可見一斑。

聚遠樓聲譽鵲起,蘇洵、蘇轍慕名而來,黃庭堅、佛印、趙掂、馬廷鸞緊追其後,名人雅士紛紛登上聚遠樓,並寫下詩歌詞賦。元初,書畫家、文學家趙孟頫游德興,作詩讚曰:思陵宸翰坡仙句,雲漢奎光聚此樓。二妙風流是千古,更夸遠景集雙眸。由此可見,登聚遠樓,看萬家燈火,聽書聲琅琅,別有一番韻味。史載,蘇邁任德興縣尉期間,勤政廉潔愛民,深受百姓愛戴。百姓感其恩,在縣治尉前建“景蘇堂”,頌揚和懷念眉山蘇氏父子。

嗚呼!一樓興衰系國運,國昌則名樓興,國衰則名樓毀。今之國運,繁榮昌盛,名樓得以重修,士人樂得忘返。吾每來德興,必登斯樓也。觀高樓之宏偉,賞大地之嬌嬈,憑欄遐思,心曠神怡。德昌高速現已開通,德興自然更加不同凡響:夢幻般景觀,詩意般山水,樓外天高雲淡,樓前萬象更新。生態家園德興,笑迎四方賓客。這真是:銅都美景甲天下,聚遠樓前好風光。

聚遠樓

2004,德興市決定重建該市歷史文化名樓——聚遠樓,旨在進一步弘揚該市歷史文化,加快旅遊經濟的發展,發掘文化底蘊,全面提升城市品位。 聚遠樓原系北宋邑人余仕隆出資所建,位於城東朝陽門學宮山巔(現土地塢山頂),可攬縣城形勝。公元1084年,北宋大文豪蘇東坡送子蘇邁赴德興時賦《聚遠樓》詩:“雲山煙水苦難親,野草幽花各自春。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閒人”,廣傳天下。南宋高宗讀此詩文,興之所至,御書“聚遠樓”金匾。因“高皇題御墨”,聚遠樓一時成為江東名樓,歷代文人墨客多有登樓賦詩。元末毀於兵亂;明代重修,又毀於清末。

據悉,該市重建聚遠樓將堅持宋代古典樓閣建築風格,堅持保護生態平衡,高標準、高起點的規劃。同步規劃與之相適應、配套的文化、娛樂服務、休閒等工程,使之成為集旅遊、觀光、娛樂、休閒為一體的風景點。該市把重建聚遠樓作為一項凝聚民心、集中民智的民心工程來抓,力爭在2005年國慶節前完成工程。

重建記

凡一地必有一魂魄,把準了,激活了,則立地沖天,千古絕唱。觀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紐約自由女神、莫斯科紅場、北京故宮、巴黎艾菲爾鐵塔,無不自成一絕,天下聞名。處一方必有天地交合、靈氣沖天之址,南昌滕王閣、武漢黃鶴樓、岳州岳陽樓,均為當地靈氣之要。而一隅必有最牽動人心、代表民意之事,因勢利導,乘勢而為,就能順民心、聚民力、集民智、合民資,排山倒海,創造萬代永受其惠之基。古人長城、坎兒井,當代紅旗渠、南水北調,無一不為典範。

聚遠樓 聚遠樓

德興地處贛浙皖交界,山綿延、水環繞、物豐實、民富庶,歷千年為國家之經濟重地,尤唐宋最盛。北宋初年所建聚遠樓,堪稱經濟發達文化繁榮鼎盛之作,譽為江南四大名樓。於二00三年六月時,面臨諸多困難。經博採論證,選準結合點,聚遠樓重建即成重要一舉,此樓以東坡先生聚遠詩句而名,最能濃縮展示德興悠久深厚文化,亦是萬民千年企盼。依此生髮開去,不僅可以傳承文明,弘揚歷史,而且足以合心聚力,反轉德興形勢。二00三年十二月,德興市政府作出重建決定,一時群情振奮,雖遇壓力和險阻,然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違,重建順利實施,於2005年國慶節時期順利建成。

今觀聚遠樓,居古龍山脊,鳳凰湖畔,真乃龍鳳呈祥之地,為龍首之明珠,鳳凰之飛翼。前有新城擺開,後靠山脈依託,為上饒、浙江入口之要,已成德興最具標誌性建築。登樓眺望,胸懷頓開,遠方萬物齊聚。當今,開放開發已然興起,匯集天下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於德興,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才是聚遠樓之根本要義。古人臨山登樓,吟詩作賦,僅抒己懷;我輩建樓,意在活一方經濟,富一地民眾,為德興凝聚人氣,提升士氣,展示靈氣,遠播名氣。德興正臨千年一遇之發展良機,已步快速健康發展之路,所創局面近十年未有。聚遠樓重建,可激發民眾敞開胸懷,接納百川,內外並舉,共同創業,鼓足永遠進取之動力。

人生短暫,百姓利益千秋。雖為芝麻,為民謀利第一。只要民眾常笑顏,寧可自身短歲月。聚遠樓為全市人民之神,重建乃全市人民所為。其中,以政協主席姜炳火辛勞負責,范劍劈山開路,周強、許偉林等企業家慷慨捐贈,吳清秀具體落實,及市屬各單位大力支持最為值得頌揚。在此特書一筆,以示敬意。願其與聚遠樓共同流芳,後人傳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