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歷
古庵之南旁門前數米處,有一天然橢圓形石腳桶,和一口由4條各長1米多、高約0.3米石條砌成之井(與貴丁街西端、城隍廟前、媽宮後之井並稱深澳四古井)。石腳桶後被土埋而失蹤。2001年十一月初一日築水泥公路時被掘到,而扛至庵內,因緣殊勝。其高0.53米,長0.98米,寬0.87米,中間凹窟直徑約0.6米且有一孔可瀉水,鬼斧神工。
近況
庵在“文革”中大受破壞,殘牆斷壁。1986年至越載,妙理徒弟——新加坡妙音覺苑尼師們,遵照遺囑兩度來庵籌興,從1986年鳩工,在1990年6月18日舉行重建落成暨佛像開光盛典。
煥然一新之古庵 ,坐東南向西北,建築面積逾500平方米,分大門、大雄寶殿、藏經樓、廂房、齋堂等。寶殿內,安放著從新加坡運來的漢白玉釋迦佛像。圓門相向,飛檐翅角,石刻精美,玉雕動人,琉璃泛彩,氣勢不凡。庵匾、門聯、柱聯,行書優雅,藝術出眾,皆是廣東書協會員、邑人康維安先生(1914-1995.3.17)妙筆。大門古匾兩側,有釋純果法師於1990年夏蒞庵所書“菩提”、“覺道”墨寶,此為潮汕梵宇所罕見。
聚福庵 ,是緣牽異國之名藍,海島古城之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