郪國古城
郪江古鎮
三台縣郪江古鎮,是春秋時郪國建都所在地。據《太平寰宇記》載 :“漢舊郪縣城在今縣(指今三台縣城)南九十里,臨江,郪王城基址見(現)存,以郪江為縣名”。①《後漢書》卷七十六《王渙傳》,唐李賢注曰:“郪,縣故城在今梓州郪縣(指今三台縣)西南也”。②《讀史方輿記要》:“宋白;故郪城在縣(指三台縣)南九十里,臨江,一名郪王城,蓋以郪江名也。”③《三台縣誌》卷五:“郪江在今縣南百里,漢之郪縣,自以郪江水得名,其半有飛烏、射洪二縣地,似《寰宇記》為得其實。
以上史料充分說明,現在的郪江場鎮就是郪王城舊址。
天台鼓樓鎮雙龍,三獅抬頭望金鐘。九龍逆水拜金闕,五廟風鈴唱夜空。郪江位於四川綿陽三台縣,郪江原名千子公社、千子鄉,三十年代更名為郪江鄉,1992年建鎮,同年被命名為省歷史文化名鎮。郪江古鎮是春秋戰國時為諸侯國郪國王城所在地。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以此為治所設定郪縣,三國蜀漢設定東廣漢郡。郪王城山環水繞,虎踞龍蟠,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和豪傑名流聚會之所。
1992年郪江古鎮獲評四川省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2017年郪江古鎮獲評2017中國最美村鎮50強。
2019年郪江古鎮獲評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郪江漢墓
先秦時期郭國王城所在地,現在以鎮為中心的河灣山巒間,遺留數以千計的崖墓,其中以金鐘山、泉水壩、紫金灣墓群最為集中。
墓崖在時代上早晚不一,但以東漢墓為主,規模上大小不一,結構一般可分為墓道、墓門、前室、中室、後室、側室和耳室。
很多墓有圓雕、浮雕、線刻等建築裝飾雕刻和畫像雕刻,還有一些墓室內有紅色塗料彩繪。漢代以紅色表示高貴吉利,故很多墓內用朱紅、土紅塗抹和彩繪。
雲 台 觀
雲台觀,距郪江古鎮二公里的巴蜀地區的第二大道教勝地。路邊的一座古牌坊告訴人們雲台觀到了,兩棵枝繁葉茂的古榕樹向遊人指明了上山的道路。這是一處在五十年代就被列為省級的文物保護單位。殿宇樓閣鱗次櫛比,古樹參天鬱鬱蔥蔥,詩文楹聯筆走龍蛇,紅沙條石砌就的登山小道蜿蜒曲折地出沒在山林間,一切似乎還在述說著昨日的鼎盛香火。這裡是古建築攝影的絕佳場地,始建於南宋,至明、清兩代仍在擴建。玄天宮、圈拱門、石華表、降魔殿、鐘鼓樓、十殿、涼亭、三皇觀、回龍閣等,綿延兩三里,氣勢宏偉,無不透露出,古代先人們的高超技能。
九龍橋
古鎮外的郪江(又名玉江)上,有一座清代古石橋,橫跨郪江兩岸,連線三台、中江兩縣。石橋長約50米,因九個橋墩上分別雕刻著一條石龍。關於這座橋有個美麗的傳說,當時郪江由於水妖作怪,常年河水泛濫,人民來往兩岸很不方便,天庭知道了這是便派下九條祥龍降服這妖怪,從此郪河平靜,人民安居樂業,為了紀念這九條龍,便修建了這座橋並把他們的永遠刻在了這座橋上,九龍橋便由此得名。橋還在,這個美麗的故事也將永遠流傳。
郪國史論
在古代川中這塊土地上,有沒有郪王國?這個問題,在部份人心目中,至今還是一個疑問?我們就這個問題,作了多年的研究查考,答覆是有的。郪王國的郪,首先見於《漢書·地理志》:廣漢郡漢高帝置,有郪縣。這裡的郪是作為縣名出現的,為什麼叫郪縣?是沿用郪國的郪而命名的。其次,郪王城,最先見於晉人常璩的《華陽國志·李雄傳》“既克成都,眾皆飢餓,(李)驤乃將民入郪王城食谷芋。”《晉書·李雄載記》也說:(羅)特開門內雄,遂克成都。於時雄軍飢甚,乃率從就谷於郪,掘芋而食之。”這裡的郪,郪王城,都是指的郪縣。郪王城,還見於北宋人樂史編的《太平寰宇記》:“郪舊縣,在今縣(指三台)南九十里,臨江,郪王城基址尚存。”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也說:“寧白曰:幫郪城,在縣南九十里,臨江,一名郪王城。”又說“飛烏廢縣,在縣(指中江)東南,舊志雲,古郪王城也。在梓州西南百三十里”。《漢語大字典》引《姓纂》卷二:“郪,《國名紀》云:古郪國在梓(州)之郪縣。” 郪王城,即是郪國的都城。
我們還可以從戰國前,中國古代的形勢中去探討有沒有郪王國存在的可能。《漢書·地理志》說:“昔在黃帝……方制萬里,畫野分州,得百里之國萬區。是故《易》稱‘協和萬國’,此之謂也。”《晉書·地理志》說:“晉黃帝行天下,方制萬里,得百里之國萬區,則《周易》所謂‘首出庶物,萬國鹹寧’者也。”“昔在帝堯,葉和萬邦”。“夏後氏會群臣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自孔甲之後,以至於桀,諸侯相兼,其能存者三千餘國,方於塗山,十損其七矣。”“凡四海之內九州,州方千里,凡二百一十國”,“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國”。“武王歸豐,監於二代,設爵惟五,分土為三。封周姓五十餘國……凡一千八百國,布列於五千里內。“春秋之初,尚有千二百國。”由此觀之,在戰國以前,中國國內的國家,其變化規律是由多而少,由萬國而千國,由千國而七國。由小國而大國,由幾十里之國而兼併成數千里之國。郪王國在上古時代,當是萬國中的一個。在商周時,當是千國中的一個。
為什麼說郪王國是萬國之一、千國之一呢?這就要從郪王國這塊土地最早的人類活動說起。在郪王國這塊土地上多處發現古生物化石。在郪王城東二公里的鼓樓山上,有古代杉木化石,化石直徑約半米。在郪王城東二十公里的乾壩王,1958年也曾發現恐龍骨化石,直徑約二十公分。在郪王城西北七十公里的中江縣城東,唐代人曾在玄武山,發現恐龍化石群。《元和郡縣誌》說:“玄武山在縣東二里,山出龍骨”。《華陽國志》說:“五城縣(今中江)玄武山一名三隅山,出龍骨。”與郪王城想到聯大的郪江岸連,因修罐頭廠打水井,在河岸四米深的原生土中,發現有動物骨化石。在郪王城北五十公里的印盒山挖綿紡廠基腳,在十多米深的羊肝石岩層中發現猛象齒化石。在郪王城東北五十公里的雙樂鄉因修人民渠渡槽,在挖基腳時,在三米深處發現犀牛齒、骨化石。這些都說明在郪王國這片土地上,在遠古時代,林木茂密,恐龍爬行,巨獸成群。
在郪王國這片土地上,除古代動物外,還有古人類活動的遺蹟。在郪王國西南邊境約五十公里的資陽縣黃鱔溪,1951年曾發現“中國新人化石”。考古學家命名為“資陽人”。人要是活動的,王國本土上,距王城五十公里的射洪柳樹鎮,也曾發現過古人類頭骨化石。在郪王城北五十公里的縣城牛頭山下,1971年修人民旅社曾發現新石器時代的經過人工打磨過的石斧。在郪王國城北五十公里的火燒溝,曾發現戰國時的銅戈。從古人類化石和古人類遺蹟遺物看,郪王國是古人類活動的地方。由此可見郪國人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
郪國疆域
古郪國究竟有多大?這個問題,經我們多年的思考、探索、調查、研究,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探討:一方面古郪國在巴國和蜀國之間,郪國在蜀國東南邊,在巴國西邊,秦滅蜀郡,在郪國土地上建立郪縣。這裡先探討郪國的疆域。秦滅蜀國後,以蜀國土地建立蜀郡,以蜀國都城成都為郡治;以郪王國土地建立郪縣,以郪王城為縣治。西漢析郪縣建立廣漢縣;蜀漢時析郪縣建立五城縣(隋改玄武即今中江);西魏析郪縣地置射洪縣(治今金華鎮);隋改郪縣為飛烏縣,後移縣治於今中江縣南飛烏鎮。東漢析廣漢縣地置德陽縣(即今遂寧);晉又析德陽縣置小溪、巴興二縣、兩魏以小溪為方義;改巴興為長江縣(今蓬溪)。當析郪縣置北五城縣、鹽亭縣。改原廣漢為通泉。了解了這八個縣的置立演變,我們便可以進一步探討郪王國的疆域及四至邊界。
郪王國東至今蓬溪縣東界。今蓬溪的文井、鳴鳳、高升、集鳳為郪國與巴國的分界線。因為《元和郡縣誌》說:“永泰縣本漢巴郡充國縣地也。武德四年分置,地於永泰,因以為名。”《元豐九域志》又說:“熙寧五年省梓州永泰縣為鎮,入鹽亭縣。”故知今鹽亭縣東北部不是漢廣漢縣地,非郪國疆土。東南以今遂寧的老池、大安、安岳的姚市為郪國與巴國的分界。《元和郡縣誌》說:“青石縣,西北至州(遂寧)七十里,本晉之晉興縣也,本屬巴郡,既置遂寧,乃割屬焉。後魏改為始興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青石縣。青石山,在縣南,水路五十九里。舊巴蜀爭界,累年未分,一朝密霧,石為之裂破,從上至下,直若引繩,因此定遂合(川)二州之界。”又說“涪水經縣南,去縣一里。”《古今圖書集成·潼川州部》說:“青石縣在蓬溪縣治南一百七十里,以青石山為名,元併入蓬溪。”此南看來,青石縣治應在今潼南玉溪。郪王國南至今安岳之通賢,以今安岳縣的土橋、來鳳、樂至縣的蟠龍、石佛為界。《元和郡縣誌》:“普州安岳,秦漢為巴蜀二郡之地,今州即漢之資中、牛鞞、墊江,後漢之德陽四縣之地,周武帝於此立普州。”故知今之安岳,只北一小塊地方屬郪王國。西南以今樂至盛池、金順為郪巴分界線。西至今金堂縣,以金堂之轉龍、福興、趙鎮、中江縣之興隆為界。這是最低範圍的廉潔,因為《元和郡縣誌》說:“金堂縣,本漢牛鞞縣地,屬犍為郡,鹹亨二年,蜀郡長史李崇義析雒、新都及簡(牛鞞)州金水三縣置,以縣界連金堂山,故以為名。”既然金堂屬漢牛鞞,當然不是郪國土地。但是,現在新都縣北八里,有漢王稚子墓闕,前人都以為這地方是漢郪縣地。王稚子是郪縣人,其靈櫬從治陽運回家鄉,應葬在郪縣鄉土上,可是按《元和郡縣誌》的說法,金堂即是牛鞞縣地,則新都北八里很難制定是漢郪縣地。故我們以《元和郡縣誌》說法為是。西北至今德陽縣界,以德陽的和興、新中、中江的青市、黃鹿為界。《元和郡縣誌》說:“德陽縣,本漢綿竹縣地,後漢分綿竹縣地立德陽縣。”所以德陽不屬漢郪縣地域,當然也就不是郪國領土。北以今三台的新民、蘆溪、高埝、忠孝、鹽亭的章邦為界,這是因為今三台北部不是漢郪縣土地。《元和郡縣誌》說:“涪城縣,本漢涪縣地,隋開皇十六年改置涪城,屬綿州,大曆十三年割屬梓州。”《元史·地理》:“至元二十年,並涪城及錄事司入郪縣(三台),通泉入射洪。”
再從古蜀國疆土看,《華陽國志》說:“七國稱王,杜宇稱帝,號曰望帝,更名蒲卑。自以功德高諸王,乃以褒斜為前門,熊耳、靈關為後戶,玉壘、峨眉為城郭,江、潛、綿、洛為池澤,以汶山為畜牧,南中為園苑。”由此可見蜀國領土,東南以江、潛、綿、洛為界,劉琳注云:江,岷江,潛水,一說西漢水,一說潛溪河;綿水,流經的綿遠河;洛水,即什邡石亭江。很顯然,今之中江、郪江、以及涪江中游地區都不屬蜀國土地,而是郪國領土。
還可以從巴國的西界看:《華陽國志·巴志》在敘述巴郡的四至中說:“東接朐忍,西接符縣,南極涪陵,北接安漢、德陽。”在巴西郡中又說“東接巴郡,南接廣漢,西接梓潼,北接漢中西城。”這就清楚地說明:巴國與秦時巴郡的西界,自北至南,以蜀郡的梓潼、廣漢、德陽縣的東邊為界。這樣,郪、五城、廣漢、德陽這片夾在巴國與蜀國中間的地方,就是郪國的土地了。
郪國物產
在郪王國這片土地上,有沒有豐富的物產足養活郪國人民?有沒有豐富的礦藏足以使郪國自立?郪國境內有郪江貫通郪國西南部;五城水(亦名玄武江、中江)貫通西部,至北伍城(今三台)匯入涪江;梓潼水貫通郪國中部、東南部。這些河渡兩岸都是大小不同的沖積平原。在漁獵時代,有充足的魚類、鳥獸,足以養活郪國人民,在農牧時代,有充足的糧食和畜產品養活郪國人民,郪國境內還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使郪國在經濟上能夠獨立。首先是鹽。《華陽國志》說:“郪縣有山原田,富國鹽井。”富國,當是郪國的產鹽豐富區,趙宋時,置監就是以《華陽國志》所說的富國命名。監在今三台縣南九十里,即今安居鎮。據《元和郡縣誌》記載,郪縣有鹽井二十六所;通泉有鹽井一十三所,以赤車鹽井為最著名。鹽亭縣以近鹽井而得名。蓬溪縣有鹽井一十三所。其次是銅,戰國以前以銅器為主,鐵器自春秋時,才開始使用。據記載郪王國產銅的地方很多。《元和郡縣誌》說:“飛烏縣,本漢郪縣地,哥郎等八山,並出銅礦”。“銅山縣,本漢郪縣地,有銅山,漢文帝賜鄧通蜀銅山鑄錢,此蓋其餘峰也。歷代采鑄。調露元年,因廢監置銅山縣”。據《元豐九域志》記載:北宋時銅山縣都還有“一銅治”。再次是鐵,鐵在郪王時可能才開始採用,其境內蘊藏有鐵。據《元豐九域志》記載:通泉縣,有“三鐵治”。東關縣(後併入鹽亭),有“一鐵治”。
郪國戰爭
在商周時期,郪人的祖先濮人曾參加周武王伐紂的戰爭。《尚書·牧誓》說:“(周武)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及庸、蜀、羌、微、盧、彭、濮人。稱爾戈,比爾乾,立爾予,予其誓。’”據《史記》、《周本紀》、《魯世家》,以及《竹書紀年》推算,周武王伐商,當在公元前1066年,即周文王死後四年,武王姬發載著文王木主去伐紂,行軍中前歌后舞,士氣很旺盛,二月底攻入朝歌城滅商。
濮人參加周武王伐紂戰爭的,在漫長的周代,勢力和支系都有很大的發展。支系及於今湖北隨縣、鄖縣。至公元前704年,楚武王伐隨,楚才據“濮地而有之” 。公元前616年,楚穆王伐糜,濮人在次率百濮聚於選,及楚滅糜,濮人在次西遷。周景王二十二年(前523年),“楚子為舟師以伐濮。”迫使濮人向西南大遷徙,致有後來的“布濮水濮”、“堂狼縣濮”、“滇濮”、“夜郎夷濮”、“閩越濮”、“裸濮”等,散居於我國西南部。孔《疏》引杜氏《釋例》云:“濮夷無君長總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濮人部族非只一處,散處甚廣,《禮記·王制》註疏:“僰亦即濮”。
郪國中興
《華陽國志》說:“及七國稱王,巴亦稱王”。七國中楚國最早稱王,周桓王十六年(前704),楚武通,自稱武王;其次是齊魏,齊威王在周安王二十四年(前378)稱王,魏惠王在周烈王六年(前370年)稱王;再次是秦、韓、燕、秦惠文君在周顯王三十四年(前335)稱王,七國中稱王最遲是趙武靈王也在周顯王四十四年(前325)稱王。故知巴國稱王應在公元前325年前後。《華陽國志》又說:“周失綱紀,蜀先稱王,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魚鳧,後有王曰杜宇,教民務農,一號杜主……七國稱王,杜宇稱帝,號曰望帝。”此雲“七國稱王,杜宇稱帝”,則杜宇之時,當在公元前378至325年之間,也即是當周顯王(前368~321)之世。
當周景王至周慎王之際,也即是在楚平王六年(前523)伐濮之後的二百年間,濮人的一個部支系逐漸興起。《華陽國志》說:“有山原田,富國鹽井,濮出好棗。宜君山出麈尾,特好入貢。”這裡的“富國”、“濮”、“宜君山”都是指的地名。富國在漢晉郪縣城北15里,即今三台縣安居鎮,北宋時沿用富國這箇舊地名,設富國監,管理鹽稅。宜君山在漢晉郪縣城東二十五里,在今三台縣建中鄉,山又名宜軍山。《三台縣誌》引《舊通志》:“在州南百二十里,諸葛武侯屯兵於此。有碑誌,蝌蚪文,尚存,殘缺不可卒讀。”今建中鄉距潼川州(三台)恰一百二十里,民眾中還流傳著諸葛亮紮營宜軍山的故事。濮,也是漢晉郪縣的地名,今漢晉郪縣城北十五里,有棗兒埡,傳雲其地出好棗。既名濮地,當時濮人聚居之地,濮人這個嫡系支系,在楚王攻伐濮人後的二百年間,經過休養生息發展壯大起來了,後來稱為郪人。(聚居渠縣的宗人,又稱板盾蠻。聚居宜賓的濮人,後來稱僰人。)郪人興起之後,有一個較大的地盤,又兼有魚鹽之利,涪江流域兩岸的平原,又宜於種植農作物,他們在蜀王杜宇教民務農的影響下,農業生產有很大的發展。他們所處的淺丘陵山地,又宜於畜牧,畜產品也有大量增加,最好的畜產品——麈尾,還成為貢品。因此在蜀稱王之後,郪人的首領也稱王,這就是後人史書中的郪王。他們有無文字,尚待進一步考定。但巴人蜀人是有文字的。王嘉佑先生稱巴蜀文字為“字元”,他蒐集有二百餘字。
郪王究竟傳了幾代,由於史料缺乏,難以考定,從《華陽國志》對蜀國東邊的疆域描繪看“東以江潛綿洛為池澤”則蜀國東邊土地,止於綿水、洛水而已。而巴與蜀之間,中江、郪江、涪江中游的大片大地便是郪王國的領土,由此看來,蜀王國在開明帝時期並未兼併郪王國。《華陽國志·蜀志》說:“開明立,號曰叢帝,叢帝生盧帝。盧帝攻秦、至雍,生保於帝。帝攻青衣,雄張僚僰。”這裡說到北面攻秦至雍,即今陝西鳳翔一代地方。西面攻青衣,青衣即今蘆山縣,為古代青衣羌之地。“雄張僚僰”,就是說蜀王的勢呼震動僚人僰人。郡時僚人多處山中,僰人則聚居今四川宜賓一帶。從這裡也可看出,蜀王勢力未及郪國。
郪國滅亡
華陽國志·蜀志》說:“蜀之為國,肇於人皇,與巴國同囿。”據司馬遷《史記·秦本紀》載:秦“厲共公二年(前475),蜀人來賂”,所有賂,就是贈送財物。
秦厲共公二十六年(前451)城南鄭,南鄭就是現在陝西漢中。周時為褒國地,及周襄,鄭桓公殞於犬戎,其民南奔居此。固各南鄭。秦躁公二年(前441),南鄭漢歸蜀,秦惠公十三年(前388),伐蜀取南鄭。
秦惠文書九年(前316)司馬錯伐蜀滅之。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華陽國志》說:“周顯王之世,蜀王有褒、漢之地。因獵谷中,與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遺蜀王,王報以珍玩之物,物化為土。惠王怒。群臣賀曰:‘天奉我矣,王將得蜀土地’。惠王喜,乃作石牛五頭,朝瀉金其後,曰‘牛便金’,有養卒百人。蜀人悅之,使請石牛。惠王許之。乃遣五丁迎石牛。即不便金,怒還之。乃嘲秦人曰‘東方牧犢兒’。秦人筆之曰:‘吾雖牧犢,當得蜀也。’”又說:“蜀王別封弟葭萌於漢中,號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苴侯與巴王為好,巴與蜀仇,故蜀王怒,伐苴侯。苴侯奔巴,求救於秦。秦惠王方欲謀楚,群臣議曰:‘夫蜀,西僻之國,戎狄為鄰,不如伐楚。’司馬錯、中尉黃曰:‘蜀有桀、紂之亂,其國富饒,得其布帛金銀,足給軍用。水通於楚,有巴之勁卒,浮大舶船以東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惠王曰:‘善’。周慎王五年(前316)秋,秦太夫張儀,司馬錯、都尉石牛道伐蜀。蜀王自於葭萌拒之,敗績。王遁走,至武陽,為秦軍所害。其相、傅及太子退至逢鄉,死於白鹿山,開明氏遂亡。凡在蜀十二世。冬十月,蜀平,司馬錯等固取苴與巴。” 郪國也在取巴途中被秦國軍隊滅掉了。
郪國史料
郪國歷史
三台縣郪江古鎮,是春秋時郪國建都所在地。據《太平寰宇記》載:“漢舊郪縣城在今縣(指今三台縣城)南九十里,臨江,郪王城基址見(現)存,以郪江為縣名”。①《後漢書》卷七十六《王渙傳》,唐李賢注曰:“郪,縣故城在今梓州郪縣(指今三台縣)西南也”。②《讀史方輿記要》:“宋白;故郪城在縣(指三台縣)南九十里,臨江,一名郪王城,蓋以郪江名也。”③《三台縣誌》卷五:“郪江在今縣南百里,漢之郪縣,自以郪江水得名,其半有飛烏、射洪二縣地,似《寰宇記》為得其實。④雹郛以上史料充分說明,現在的郪江場鎮就是郪王城舊址。
郪王國作為一個小國存於四川中部蜀國與巴國之間,其後被蜀國吞併。戰國時,秦惠王接受司馬錯的建議,於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命司馬錯率兵伐蜀。秦滅蜀國後,在蜀國首都建立蜀郡,郪為蜀郡所轄之地。
西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置郪縣⑤,以郪國首都為縣城,以郪國的郪為縣名。又書曰:郪為秦時蜀郡所轄之縣。西漢時郪縣屬廣漢郡。郪縣的轄地,包括現在中江縣、三台縣的大部,射洪縣西部地方,郪城在那時比郪王時更發展。東漢時,郪縣仍屬廣漢郡,縣城仍在郪江鎮。
三國時,蜀漢建興二年(公元224年)分廣漢郡,建立東廣漢郡⑥。東廣漢郡城(治所)初設在郪縣城,郡領四縣,即郪縣(今郪江鎮)、伍城縣(今中江縣)、廣漢縣(今射洪縣境)、德陽縣(今遂寧縣境)⑦。
晉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十二月滅魏,仍置郪縣,縣城仍在今郪江鎮,郪縣屬廣漢郡⑧。
南北朝時,南朝劉宋時仍設郪縣,沈約《宋書.地理志四》:“廣漢太守領縣六,郪縣令,漢舊縣”。又云:“自漢至宋,郡縣無移改者,則注云‘漢舊’”⑨。“新城太守,領二縣:北伍城令,何志新分伍城立⑩”這時有郪縣(治所在郪江鎮)、五城縣(治所在今中江城)、北伍城縣(治所在今三台縣城)。南齊時,仍設新城郡。北伍城縣,五城縣、郪縣,治所亦未遷徙。南朝梁武陵王蕭紀天正二年(公元553年)西魏派尉遲迥伐蜀,蜀地遂為西魏所有,魏置昌城郡,新城縣,今郪江當時屬新城縣地⑴。
隋朝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置飛烏縣,治所在郪江鎮。《中江縣誌》引宋代《寰宇記》:“故城(指飛烏縣故城)在縣(指飛烏縣城)北三十五里,故郪王城也。 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以舊縣山重峻險,移就今縣(飛烏鎮,今中江縣倉山鎮)⑵。”距今中江縣城一百八十里,距今三台縣城一百三十五里。由此可見,唐時飛烏縣城城址,都在今三台縣郪江鎮。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飛烏縣治所才由郪江鎮遷移飛烏鎮。自此以後,郪江鎮遂為飛烏縣的重要集鎮。
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並飛烏縣入銅山縣(治所今中江廣福鎮)。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並銅山縣入中江縣。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降潼川府為州,中江縣屬潼川州。十年(公元1377年),省中江縣併入州,原飛烏縣、銅山縣、中江縣、郪縣之地,均由州直轄⑶。十三年(公元1380年),復置中江縣。清雍正十二年十月(公元1734年)升潼川州為府,建立三台縣,郪江鎮遂由中江縣劃歸三台
縣。後改名雙龍鎮,清時鎮北二里葬了一個千總,人呼千總墳。民國時,建千子鄉,新中國成立後仍設千子鄉,1967改名郪江鄉。
郪山註:
①、見《資治通鑑》卷八十五,胡三省注引“《五代史志》:郪縣舊曰伍城,隋大業改曰郪縣,唐為梓州治所。宋白曰:漢舊郪縣城在今縣南九十里,臨江,郪王城基址見在,以郪江為縣名”。中華書局本6冊2691頁。
②、見《後漢書.王渙傳》注。中華書局本九冊2468頁。
③、見《讀史方輿記要》卷七十一《潼川州》。
④、見民國《三台縣誌》卷五《輿地誌五.古蹟》。
⑤、見《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上,廣漢郡。中華書局本六冊1597頁。
⑥、《晉書》卷十四《地理志上》:“劉禪建興二年,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分廣漢立東廣漢郡。魏景元中,蜀平,省東廣漢郡。”
⑦、見《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三冊。23━24頁。
⑧、見《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三冊。47━48頁。
⑨、見中華書局本《晉書》七冊。2138頁。
⑩、見中華書局本《宋書》四冊。1170頁和1179頁。
⑴、見《中國歷史地圖集》四冊。27━28頁。
⑵、見民國《中江縣誌》卷十五《古蹟》:“飛烏廢縣”條。
⑶、見民國《中江縣誌》卷一《輿地沿革》。
大事輯要
郪縣在歷史上曾有過光輝的一頁,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史跡,現擇要輯錄如下:
1、東漢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劉備率軍取成都自領益州牧。遣丞相諸葛亮等分定州界,略地至郪,百姓以牛酒犒師。
2、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馬秦、高勝等,在郪縣起義,合部伍數萬人,起義軍到資中(今資陽),遭蜀漢將領李嚴鎮壓。
3、蜀漢景耀六年(公元263年),鄧艾、鍾會伐蜀,破諸葛瞻於綿竹(今德陽黃許鎮)。後主請降於艾,艾前據成都。姜維初聞瞻破,或聞後主欲固守成都,或聞欲東入吳,或聞欲南入建寧,於是行軍廣漢郪道①,以審虛實。尋被後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詣會於涪(今綿陽),軍前將士鹹怒,拔刀砍石。
4、晉惠帝永興元年 (公元304年)十月,李雄自稱大都督,大將軍,益州牧,都於郫城,遂克成都。“於時雄軍飢甚,乃率眾就谷於郪②,掘野芋而食之。蜀人流散,東下江陽,南入七郡。”後雄即帝位,改年號曰:太武,國號成漢,為十六國之一。
5、宋文帝元嘉九年(公元432年)七月,益州剌史劉道濟遣羅習為五城令。氐奴及趙廣率眾數千人,擊敗道濟參軍程展會治中李抗之, 徑向涪城。 巴西(綿陽)人唐頻聚眾應之。趙廣立程道養為蜀王,建號泰始元年,備置百官。程道助為長沙王鎮涪城,梁顯為鎮北將軍,奉道養還成都,眾十餘萬。劉道濟遣中兵參軍裴方明擊敗之。道養敗還廣漢。趙廣還涪城。十年,張尋自涪城率眾二萬來助廣戰,亦被方明擊敗,廣等走還涪及五城。五月方明進軍涪城。張尋、唐頻渡水拒戰,被廣明擊敗,擒道助斬之,廣眾奔散。九月道養率領二千餘家,逃於郪山③。十三年蕭汪之軍次郪口,帛氐奴降,道養還入郪山。十四年,趙廣、張尋、梁顯各部曲投降。
6、《華陽國志》載:“郪縣有山原田,富國鹽井”《讀史方輿紀要》:“富國監在(梓)州南九十里,本郪縣新井鹽場,宋(代)置監領之。”郪江鎮附近的鹽,民國時還在大量開採。郪江鄉魚洞井有廣井一眼,三十七家灶戶,分班汲水,晝夜不停。鄉所轄的下觀音橋(今建中鄉)有活井五眼。二十六家灶戶,汲水煮鹽。鄉西山井亦有廣井一眼,也是數十家灶戶,分班輪流汲水。川北鹽務局在千子墳(郪江鄉),下觀音橋設立兩個公垣,令灶戶在垣內集中銷售成鹽,以收取三廠鹽稅。
7、郪江沿岸,設有很多筒車,用以汲水灌田,一架筒車可灌田二十至三十畝。沿江的魚洞井、會仙橋、跳磴河、九龍橋、水觀音、白鶴林、新橋、乾跳蹬、石板埝、高灘子、石人灣、朱沙溝等處都有。只要水位有一米高的落差,造以攔河石埝,在岸邊開築三十公分見方的石濠,砌起石碼頭或豎立木架,即可安置圓盤形筒車,利用水的衝力推動筒車沿邊竹編的片輪,片輪間系的竹筒即可在濠里汲水,借轉動的筒車把水送上三、四十米高的“天船”,用竹筒簡竿將水送到溝渠里,流入田間。筒車轉動時,軸木磨在碼頭架上,發出高低急徐的聲音,仿佛在歌唱。農民描寫筒車的謎語說:“遠看羅盤著樣,近看棍棍棒棒,既會澆水上天,又能彈琴歌唱。”
郪山註:
①、胡三省《資治通鑑》註:郪縣屬廣漢郡。劉響曰:梓州飛烏縣,漢郪縣地,隋取飛烏山以名縣”。中華書局本六冊2474頁。
②、胡三省《資治通鑑》注引《五代史志》:“漢舊縣城在今縣南九十里,臨江,郪王城墓址見在,以郪江為縣名。”中華書局本六冊2691頁。
③、胡三省《資治通鑑》註:郪山,廣漢郪縣之山也。”中華書局本八冊3849頁。
郪國人物
東 漢
鄭純,字伯長,郪縣人。為益州西部都尉。其地產金,作此宮者,皆富及十世,純獨清廉,夷,漢民歌頌之。明帝劉莊提升他為永昌(今雲南保山)太守,在官十年,卒,列其畫象讚頌於東觀宮。
王渙,字稚子,郪縣人。父,王順,為安定(今甘肅省鎮原南)太守。王渙為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令。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升兗州(今山東省昌邑)刺史,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為洛陽(今河南洛陽)令,京師稱嘆,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卒,渙喪西歸,民皆道祭,為立祠安陽亭西。渙子王石,為郎中。
王堂,字敬伯,郪縣人。舉茂才,為谷城(今河南洛陽市西)令,永平中,拜巴郡(今四川重慶市)太守,堂平賊,民為立祠。遷右扶風(今西安市西),汝南(今河南省汝南東北)太守,搜才禮士,郡內稱治。曾孫王商,字文表,為益州牧治中,蜀郡太守,在官十一年而卒。
馮顥,字叔宰,郪縣人。為成都(今四川成都)令,遷越西(今四川西昌)太守,所在著稱。著有《易章句》、《刺奢說》。
鐔顯,字誦,郪縣人。安帝時,任豫州(治所譙縣,即今安徽亳縣)刺史,天下饑荒,州界收捕盜賊萬餘人,顯憫其窮困,擅赦之,因自劾奏,有詔勿理。後位至侍中,衛尉。
羊甚,郪縣人。 任交州(治所在龍編,今越南河內東北)牧。
三 國 蜀 漢
李朝,字永南,郪縣人,劉備領益州牧,朝為別駕,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 群下上先主為漢中王,其《表》 為李朝所作。 任臨邛(今四川邛崍)令,入為別駕從事,隨先主劉備東征吳國,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卒於永安(今四川奉節)。
李邵,字偉南,朝弟,先主劉備定蜀後,為州書佐部從事,建興元年(公元223年),丞相諸葛亮闢為西曹,亮南征留邵為治中從事。
鐔承,字公文,郪縣人,歷任州,郡太守猗費。姜維秉政時,為少府太守。
李邈,字漢南,邵兄,劉璋時為牛丙(今四川簡陽)長。劉備時為犍為(治所在武陽縣,今四川彭山)太守,丞相參軍、安漢將軍。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西征,勸亮不殺馬謖,失亮意,還蜀。十三年(公元235年),因言諸葛亮過失,後主劉禪怒,因而被殺。
王士, 字義強,郪縣人,劉備入蜀後,舉孝廉,為符節(今四川合江)長,遷牙門將,出為宕渠(今四川渠縣東北)太守,徒犍為太守,諸葛亮南征,轉為益州(今四川成都)太守。
王甫,字國山,郪縣人,劉璋時為州書佐,劉備定蜀後,為綿竹(今四川德陽黃許鎮)令。還為荊州(今湖南江陵)議曹從事,隨劉備征吳,軍敗於秭歸(今湖北秭歸),遇害。
晉 朝
王化,字伯遠,郪縣人,王堂之後裔。父王彭,字仲,巴郡(今四川重慶)太守。王化學《毛詩》、《三禮》、《春秋》、《公羊傳》。除閬中(今四川閬中)令,為政清靜。後為樂涫(今甘肅酒泉東南)今,值胡虜反,率吏陳堅守七年,伺虜怠惰,出軍討之,以功封關內侯,遷朱提(雲南昭通)太守,轉梓潼(今四川梓潼)太守。
王振,字仲遠,化弟,為廣都(今四川雙流東北)令,巴東(今四川奉節)太守。
王崇,字幼遠,化弟,學業淵博,著《蜀書》 及詩賦數十篇, 其書與陳壽的《蜀書》頗不同。官至上庸(今湖北竹山)、蜀郡(今四川成都)太守。
王岱,字季遠,化堂弟,歷任廣陽(今四川茂文西北)作唐(今湖北華容)令。
王頡,字伯遠,郪縣人,為犍為(今四川彭山東)太守。
王長文,字德睿,郪縣人,以才學知名,著書四卷。元康初,成都王司馬穎引為江源(今四川成都西)令。梁王司馬彤為丞相,引為從事中郎、 有功,封關內侯,除洛陽(今河南洛陽)令,拜蜀郡太守。
李毅,字允剛。郪縣人。李朝之孫。父李旦,字欽宗。為光祿郎中主事。王浚命為州主簿、別駕。舉秀才,為參軍。吳平,封關內侯,除隴西(今甘肅隴西)護軍,徒繁縣(今四川新都西北)令。遷雲南(今雲南祥雲東南)太守,太康六年(公元286年)徒犍為,使持節南夷校尉,寧州(今雲南滇池東南)刺史,加龍驤將軍,封成都縣侯。
李釗,字世康,郪縣人。毅子,為尚書外兵郎。光熙三年(公元308年),毅為叛夷所攻,困於寧州,釗聞父扼,表求赴難。至,文武推釗領州府事,懷帝乃除釗平寇將軍,領安夷護軍,西夷校尉,大得人心,為朱提(今雲南昭通)太守,遷越西(今四川西昌)太守。
南 朝 梁
李秀,郪縣人,寧州刺史,李毅之女。適漢嘉(今四川邛崍西南)太守新都王載。明達有才智,頗具父風。時五茶夷叛,圍攻州城,救援不至,毅疾病卒於窮城州,文武推領州三年,秀獎勵將士,嬰城固守,糧盡乃拔草而食,伺夷稍怠,輒出兵掩擊,破之。
李慶緒,字孝緒,郪縣人。梁天監中,為東莞(今山東莒縣)太守,巴郡太守,時稱良吏,累遷衛尉,封安陸縣侯。
宋 朝
吳泳,字叔永,梓州飛烏縣趙家坡(今三台菊河鄉境內,郪江鎮八里)人。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進士。歷官軍器少監,太府寺丞,校書郎、秘書丞、權司封郎官、樞密院編修、著作郎、直舍人院。輪對,遷秘書少監,權中書舍人、起居舍人、戶部侍郎、直學士院。上言,權刑部尚書,兼修玉牒,知寧國府(今安徽宣城),知溫州(今福建溫州),赴官道中,聞溫州飢,至處州(今浙江麗水),乞蠲租科,解救飢者四萬八千人,病者與之藥。改知泉州,著有《鶴林集》四十卷。
吳昌裔,字季永,叔永之弟。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進士,調閬中尉、利路轉運使。調眉州(今四川眉山)教授,改知華陽(今成都市南)縣,通叛眉州,尋權漢州(今四川廣漢)。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為軍器監簿,改將作監簿,太常少卿、吳益王府教授。拜監察御史,出為大理少卿。遷浙東提刑,改知婺州(今浙江金華)以寶章閣侍制致仕。著有《儲鑒》、《蜀鑒》、《文集》,行於世。
趙法應,字肖庵,飛烏縣(今三台菊河鄉趙村埡)人,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到雲台山潛心修煉,與其徒募資興建雲台觀,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九月九日,辭世,時年二十歲。
現 代
王化鵬,郪江鄉人,曾在天台國小、三台國中師範班、潼川高中讀書。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10月任共青團三台中心縣委組織委員。1933年3月北區區委書記張天漢犧牲後,王化鵬任區委書記。同年10月28日,王與區委委員李天錫、李學余、團區委李學初等五十餘人到塔子山“提槍”,29日被捕,12月13日,王化鵬與李學余、李天錫、李學初犧牲於三台牛頭山下,臨刑沿街高呼 “中國共產黨萬歲!”解放後,政府追認為烈士。
許峻榕,筆名,郪山,自稱古郪山人,1965年生,四川省三台縣郪江傎。中華詩詞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中華詩詞學會、四川省作家協會、綿陽市作家協會會員,綿陽西蜀文學藝術院院長,綿陽市詩詞楹聯學會副秘書長。在《中華詩詞》、《詩詞之友》、《文化報》、《劍南文學》等國家、省、市級刊物發表作品150餘件。部份作品入選《世紀詩詞大典》、《中國翰墨名家作品博覽》、《中國當代詩詞藝術家大辭典》、《中國當代詩詞家大辭典》、《中國當代詩詞楹聯精選》等大型辭書。曾榮獲全國電視詩歌創作大賽優秀作品獎。個人簡歷收入《簡明當代詩詞家辭典》一書,著有詩集《雨花集》。
郪國現狀
郪江鎮南臨郪江,東濱錦水,座落在兩江匯合之地,東有古樓山,西有天台山,北有金鐘山,東南兩座獅山隔江對峙,幾座大山環峙四周,古鎮就在當中的小平原上。一條“一”字形長街東西橫臥,古樸靜穆,一色小青瓦房。清代建有五廟:即黃州館、廣東館、王爺廟、關帝廟、地主宮。每廟(館)都建有戲樓(台),樓左右有廈樓,戲樓對面是主神廟或會館主房。可容五個戲班在鎮上同時演戲。戲台周圍雕刻精美,鏤空雕鑿人物三層,姿態生動,形象優美,獨具中國傳統雕塑風格。現保存完好的戲台樓院有兩座。街兩端有千子堡,形如山小丘,是一座漢代磚砌土堆墓。當地人說是“天台”,“古樓”二龍搶寶。堡西北是清代著名的天台書院,建院時間很早,清末改為高小,民國時,升為私立玉江國中,以校業佃金收入作為辦學經費。千子堡、王爺廟、關帝廟、錦水西岸,都有大榕樹,樹身直徑約2米,柯枝四布,每株垂蔭約五百平方米。它們聳立在小青瓦房之上,象一把把巨傘,張於層層屋脊,籠罩古鎮。
古鎮四周東漢岩墓總計271處,構造最精緻者為金鐘山一、二、三、四、五號墓,松林咀一號墓,泉水壩一、二、三號墓,紫荊灣一號墓。墓壁有浮雕人物、鳥、獸、闕、弓、弩、戈、矛、兵器架、房層、灶。墓頂雕藻井,格式繁多。墓室間雕石柱、斗拱、門窗。有的石柱下礎石雕辟邪。有的墓主室支柱為八面形,上端四方雕斗拱,勢極壯觀。有的雕人開門仰首探望,有的人長袍大袖,手執檀板。有的人跪著舂米。墓內有瓦棺、石棺。古鎮
附近漢磚極多,有銘文的如“居人吉利”、“子孫高子”、“富貴”,及五銖錢紋磚。郪江漢墓群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鎮西北望君山有望君寺。《縣誌》載:望君山拾遺廟,唐杜拾遺子美,避亂來蜀,留潼頗久,曾於翼火鄉高山望闕懷君,因名其山為望君,後人作廟祀之。有聯云:“此是西來一行者;每依南斗望京華。”現石廟尚存。鎮東有千佛岩。摩崖石壁上,主佛兩側排列雕刻小佛千尊,左側有幾龕佛象有“節持”捐刻,大約是唐末五代時鑿造。鎮北三公里有雲台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南宋嘉定三年(公元1210年),由望君山趙村埡人趙肖庵師徒募資興建,六年鑄降魔聖象一尊,高一丈二尺,名祜聖觀。經宋、元兩朝,至明代經多次培修和擴建。現存雲台觀有明代修建的玉帶橋(拱橋),石華表柱、三合門、圈拱門、青龍白虎殿、玄天宮;清代建築的三皇觀、木牌坊、水池涼亭、十殿、觀音閣、城皇廟、 九間房、靈官殿、降魔殿、藏經樓、鐘鼓樓、香亭等。山上殿宇樓閣綿延二里余。明代建成的玄天宮上琉璃瓦圖案,輝煌耀眼。圈拱門聯:“矗矗名山真海島,巍巍勝境類蓬萊。”“乾元福地人間少;茅屋雲台天下無。”
鎮西郪江河上橋墩子,是一種很古老罕見的舊式橋,只有直立在河灘的石橋墩子,上面沒有橋板,人從墩上大步大步地踩過。上游三公里有會仙橋,橋有十一洞,明代修建,同治八年培修。鎮南郪江河上有九龍橋,因橋墩上面雕鑿向上游的九條龍,人稱“九龍橋”,清代知府張松孫撰有修橋記。
郪江,春秋戰國時,郪王城遺址。位於三台縣城的南端,是馳名省內外的郪王國。東與三台縣西豐、建中接壤,南與中江萬福鎮、文星鄉一江之隔。西與中江群星鄉隔江相望。北與安居鎮、 石亭鄉相鄰。郪江,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歷代都稱之為名城重鎮。
郪江鎮歷史悠久,古蹟林立,現存的漢墓群、千佛岩、千子墳仙景、地主廟、王爺廟、九龍橋、會仙橋、觀音岩和數百年的古榕樹。
郪江鎮,壯觀的古代建築,古樸典雅,環境優美,山青水秀。有古詩云:“天台古樓鎮雙龍,二獅招頭望金鐘。九龍上水朝金闕,堡頂黃桷蓋花棚。螺絲石前堪垂釣,小橋溪畔納涼風。兩岸蘆花秋月白,晚風吹響九妙鍾。”
郪江━━ 一個古老、神秘而令人神往的地方,雲台觀屬四川第二大道教勝地之一,迎來了省內外、海外觀光旅遊者,特別是在春暖花開、百花爭艷的春天。金秋時節,果滿枝頭,那金燦燦的紅桔,無不牽動著來郪江的過往客商,旅遊考察觀光和其他各界學者,文人志士。
古鎮郪江又是三台的革命之鄉。民國初年,革命知識分子譚衛根、譚襄城、鄧有聯、王化鵬、謝藻祥都在天台高小讀書。三十年代初,天台國小有中共支部,陶華林、王化鵬、鄧有聯、王克詢等都是支部成員。四十年代,黨員戴榮科來千子鄉國小教書,介紹玉江國中學生孫登壽入黨。通過孫聯繫了一批進步知識分子,黨員孫傳鍇、馬烈、任智賢、梁紫來、梁彪、陳仕鑄都是在這裡讀書時,接受進步思想的。1949年,黨員趙競修在玉江國中教書,秘密傳播進步思想。
郪國詩稿
宋代
諸 葛 鹽 井
宋.蘇軾]
五行水本鹹,安擇江與井。
如何不相入,此意誰復省。
人心固難足,物理偶相逞。
猶嫌取未多,井上無閒綆。
賦 水 車
[宋. 蘇軾]
翻翻聯聯銜尾鴉,犖犖确確蛻骨蛇。
分疇翠浪走雲陣,刺水綠針抽稻芽。
洞庭五月欲飛沙,獸鳴窟中如打衙。
天公不見老翁泣,喚取阿香推雷車。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四川眉山縣人,曾任杭州知州,黃州團練副使,翰林學士,惠州通叛。
錦江玉帶
[宋. 趙肖庵]
碧波滾滾過橋頭,素練千尋不斷流。
天上銀河時落地,白雲霜冷尚悠悠。
謝袁尊固送茶
[宋. 吳泳]
閒居早是賓儔寡,有弟山行訪鳥窠。
黃卷漸成迂叟僻,朱顏不似美人酡。
詩因怕事吟偏少,酒為看花飲輒多。
珍重山園芳茗餉,猶勝鄉國趙家坡。
元代
七星拱極贊
[元. 楊既清]
金龜之山兮,上應狼貪。
玄岡之峰兮,巨門是當。
香城之巔兮,祿存所藏。
金紫之嶺兮,文曲昭彰。
聖母之峰兮,廉真星光。
雲台之上兮,武曲主張。
天池之頂兮,破軍撓攘。
太平鳳來二山兮,輔熒煌煌。
前護後從兮,環繞中央。
丹灶煙清兮,洸氵晉 琳琅。
拱宸有樓兮,下有錦江。
可以濯纓兮,清勝滄浪。
黃鶴去來兮,仙人何方。
予乃長嘯兮,
乘鸞駕鳳而游乎白雲之鄉。
楊既清:元,巴縣人。
過 雲 台
[元. 李俊民]
夜半風吹霽色開,曉來殘月過雲台。
連山斷處瞰平野,一線黃流掌上來。
李俊民:字用章,澤州人,金,承安中舉進士第一,應奉翰林文學。
明代
雲 台 觀
[明. 張正道]
獨上天門第一台,森森柯柏倚雲栽。
乾元洞劈開天壽,北極樓高接上台。
夜宿清虛來鶴舞,夢遊仙闕籠今古。
月穿碧幌樹煙籠,雨過瑤階梅花吐。
早瓣清香謁帝前,丹局炯炯思適然。
飲余笑指留題處,仿佛吾身在九天。
驅車直向雲台路,為愛名山才一度。
遠望層巒入眼奇,宛轉碑亭因緩步。
張正道:潼川人,隆慶年間進士,授豐臺令,升福建僉事,後調台州,卒於官署。
雲 台 觀
[明. 張世則]
大明春色滿雲台,古殿危樓天際開。
無日岩花不爛熳, 有情溪水自瀠回。
真心一點長如在,遺蹟千年永不灰。
亟為蒼生祈歲稔,遙從紫氣謁蓬萊。
張世則:諸城人,萬曆進士,曾任四川安縣兵備副使。著有《貂 史鑑》。
丁已年六月按治潼川謁雲台(二首)
[明. 宋賢]
十里煙霞謁碧岩,石床風雨對瞿台。
也知太上清虛府, 不放紅塵俗客來。
參玄獨上妙高台,風雨迎車陣陣來。
知是真人緣客到,預為花竹洗塵埃。
宋賢:字及甫,號定宇,松江華亭人,嘉靖進士,新昌令。征拜御史,按甘肅、四川。
雲 台 觀
[明. 黃寅仲]
人生寸地具天真,天匪斯人亦不音。
金闕邃嚴雖絕俗,玉窗虛靜即為鄰。
雲開辰極光聯瑞,星動文昌妙入神。
此會幾多蒙受記,乾元載載是陽春。
黃寅仲:潼川州郪江鎮人。
雲 台 觀
[明. 喬縉]
一徑蒼蒼入翠微,山含碧殿野雲依。
鶴歸閬苑開天籟,花繞仙台留繡幃。
金色曉開玄帝象,香菸時幻老君威。
登樓四壁鹹瞻眺,頓覺身心與世違。
喬縉:字廷儀,洛陽人,成化進士,由兵部主事擢升四川參議。
雲 台 觀
[明. 胡纘宗]
望望仙台勢絕奇,青樓碧殿俯天池。
龜蛇欲捧君王敕,風雨新開御史碑。
夜月梧高雙鶴舞,洞天雲遠七星移。
孤峰突兀懷中起,萬木蒼蒼白日遲。
獨上危樓望四圍,巍巍高拱與天齊。
手攀月窟南辰近,足躡雲梯北斗低。
秀水佳山朝左右,金烏玉兔掛南西。
放懷容我長呼吸,口吐青霄萬丈霓。
胡纘宗:字可泉,自號鳥鼠山人,秦安人,正德進士,曾任嘉定叛官,副都御史,山東、河南巡撫。
雲 台 觀
[明. 高第]
山勢縈軒競出奇,笙簫時聽拂鹹池。
卻憐勝地留仙境,漫向寒岩讀古碑。
高下樓台珠樹繞,朝昏門徑野雲移。
然何自昔丹成去,黃鶴不來音信遲。
高第:字公次,綿州人,正德進士,曾任長州知縣,累升雲副使。
雲 台 觀
[明. 彭瑾]
見說雲台勝,探幽入洞天。
鶴歸人已化,蟬脫骨猶仙。
嵐氣千峰合,煙花萬井連。
捧香心一瓣,夢繞碧樓前。
彭瑾:福建閔縣人,曾任潼川州知州。
雲 台 觀
[明. 陳文燭]
梓州風物昔稱奇,一入仙台雲氣垂。
茅屋洞深留鼎灶,御書苔滿說嘉熙。
青山紺殿春仍綠,白鶴蒼松雨自吹。
卻憶秦川胡老甫,謫居應有杜陵詩。
陳文燭:字玉叔,泗州人,嘉靖進士,任大理卿,著有《二酉園詩文集》。
清代
雲 台 觀
[清. 吳樹臣]
結茅習靜絳雲居,道骨千年只自如。
壘獻峨峨高閣迥,斑麟翠鳳儼回輿。
吳樹臣:吳江人,潼川州知州。
雲 台 觀
[清. 張智瑩]
古寺雙峰里,高台一望中。
參差分上下,蜿蜒到西東。
遺蛻金容在,誅茅玉階崇。
真人修煉處,紫氣接蒼穹。
雲台對峙
[清. 張松孫]
此是神仙真窟宅,片椽茅屋留遺蹟。
山頭雲起護層巒,海市蜃樓幻峭壁。
何分上下盡雲崖,莫辨高深流玉液。
一氣輪迴說化身,千年蛻古含精魄。
時憑乩筆御風來,欲窺顯應惟誠格。
拱宸高閣上乾霄,兀天尺五星欲摘。
魯班斤斧運神工,異物潛依遭霹靂。
花開鐵樹殿騰輝,感昭蜀府金頻錫。
蓊翳蒙茸峙兩峰,氤氳煙霞生四壁。
何當擺脫問元銓,長向山中煮白石。
張松孫:字鶴坪,長洲人,潼川府知府,創修府志。
筒 車
[清. 張問安]
縛竹為巨輪,臨河若有界。
累石蓄水勢,河勢為之隘。
周輪排短筒,俯吸仰而沛。
夾岸饒農田,接竹引其內。
曲曲赴溝渠,千畝俱所賴。
人巧奪天工,天工欣有代。
舟行每眺望,鏇轉劇無礙。
張問安:字亥白,船山兄,遂寧縣人,著有《小琅環詩集》。
玉 江 二 首
[清. 林有仁]
雨霽金橋路,雲臥水閣頭。
沙提留漲跡,山勢折江流。
雪點蘆花瘦,風翻柿葉柔。
行吟看妙景,宛在畫中游。
日出岩壑曙,天開雲霧消。
水光綠上樹,山色青過橋。
漁子泛孤艇,牧童吹短簫。
行吟看清景,遠赴故人招。
林有仁:字心甫,號愛山,中江縣人,著有《讀易日鈔》三十卷,《論語內省隨筆》八卷,《中庸明性通解》二卷,《孟字心學錄》三卷,《詩文集》五卷。曾任金堂大成書院教授,民國九年卒,時年八十五。
民國
游 雲 台 觀
[民·路瓠庵]
聞道雲台勝跡多,漫遊春暖自摩娑。
山川挺秀鍾靈氣,桃李爭芳樂太和。
烹茗山人留客飲,倚松樵子聽禽歌。
唯慚不解右軍筆,未得書經換白鵝。
路瓠庵,東北大學教授。
游 雲 台 觀
[民·王朴庵]
玉觀金闕為誰開,幾度王郎今又來。
治史承邀舊雨會,參觀聯袂上雲台。
王朴庵:自貢市人,成都科大黨委書記。
當代
當代青年詩人郪山詠郪國詩稿
病 中
月暗花陰轉,心隨影落寒。
病臥高樓靜,依鄉淚悽然。
月 夜
天街人車喧,樹梢掛玉盤。
依樓寄鄉思,郪河夢裡邊。
秋 意
深秋北風急,落葉滿涪關。
遙憐故鄉水,依稀夢裡邊。
歸 思
燕雀高飛急,郪河綠枝密。
歲月催人老,何日是歸期。
夜宿古郪
郪山月如鉤,碧水夾岸流。
輾轉不能眠,入夢盡鄉愁。
憶 少 游
(一)
南雁鉤雲度,劇童仰呼頻。
流金銜翠微,執網落蜻蜓。
飼蟻謠聲脆,舉楫盪水鱗。
少游成舊夢,回首笑天真。
(二)
郪山入畫屏,萬峰涌波濤。
金氈鋪翠嶺,雁陣斷雲霄。
農夫動鏈蓋,兒童樂逍遙。
斜輝生夜暮,星月來相照。
初冬歸故鄉訪舊不遇
霧暗日似月,近午猶朦朧。
綠竹向檐垂,田家耜山壟。
院靜雞自啼,戲啄喧長空。
鷺翥玉溪上,魚翔碧水中。
稚麥破土秀,煙橘萬點紅。
假炊盛石碗,自得兩玩童。
低問父何往,復答不知蹤。
歸來霰紛散,翠微臥蛟龍。
雉鳴向午後,塘梨隱漁翁。
明日隔山嶽,但得夢裡逢。
卯時辭故鄉返綿與侄同行
遊子別故里,慈母具炊先。
暗輝共侄行,山光落江轉。
鯨鱷臥波隱,龜兔眠露酣。
雙牛夾山凹,黛帽入眥簾。
玄影深叵測,徒步未解寒。
田家市橘火,古鎮人車喧。
辭晦未及語,侍翁莫偷閒。
夜夢訪郪山隱者
朔風凋碧草,鳥雀棲南隅。
郪山有隱者,孤高煙雲依。
心鏡如日月,盪胸九萬里。
繞宅植蘭梅,幽香灑天際。
聞道遠朋來,溪橋相迎取。
相攜至茅屋,新炊間河魚。
主稱會面難,傾懷星月稀。
明朝別歧路,梅花少幾枝。
古 郪
郪城依山勢,鱗次一字開。
碧水相合流,翠色撲面來。
漢陵遠古道,白虹開我懷。
舉桿垂釣處,紅蓼侵蒼台。
懷 鄉
少小辭家久難歸,夢斷郪河數行淚。
怡玩村頭猶在目,悄然病臥紅塵里。
三月歸故鄉朝行
三月尋芳沿溪行,曉風細細落花輕。
喇叭聲下蛙聲起,含煙郪山醉殺人。
清明歸家夜事
北斗南傾三更天,滿溝蛙啼夜露寒。
河漢爛漫動少夢,小兒未解不肯看。
祭 事
偷閒清明祭世宗,長風吹斷一碧空。
郪山遍飛白蝴蝶,添土墳前更有翁。
深秋觀古郪山人採蓮
(一)
萬重碧峰一江開,採蓮岸邊香氣回。
船盪碧波嬌影去,夕照秋風送花來。
(二)
束石拋繩碧江中,慢移水蓮就岸蓬。
秋波不寒山人衣,嘻笑聲里盪秋風。
(三)
郪山卷濤拍碧空,層林遞次滿秋風。
深冬不凋鳳凰樹,山人四時畫屏中。
郪山春景
一夜好雨邊岸深,郪山倒影動江春。
門外桃花葉初吐,繞樑燕子入柳蔭。
鄉 思
綠樹蔭濃晚涼風,愁里題詩一輪空。
涪關南去山外山,日夜郪山客思中。
春 節
候鳥結伴盡南飛,年初打工歲末回。
家家村頭相望眼,迎得兒女帶笑歸。
題魯班湖
熊腰虎背鋼鐵漢,車水馬龍戰魯班。
引來岷江千里水,澆綠巴蜀萬頃田。
魯班春色
萬頃玉鏡抱汀洲,山色如黛月如勾。
浩渺煙波通幽處,誰家又起鳳凰樓。
夜 讀
東風裊裊拂樓欄,夜讀啟燈三更寒。
裁得佳句人入睡,一夜鄉夢到郪山。
郪山春日
春日霰氣潤衣襟,隔岸江花轉分明。
正是三月春好處,玉江水碧郪山青。
古郪即景
青山碧水九龍前,村落漁舟美少年。
古鎮無聲夕照里,金鐘山下望炊煙。
郪山雨晴
雨住信步向山徑,稻叢脆蛙喚蜻蜓。
夕照千山暮色遠,霓落一江橫舟輕。
庭竹鉤彎殘月釣,茅屋煙直宿鳥鳴。
莫道瑤池神遊地,郪山如洗更留君。
雲 台 觀
九龍捧聖伴雲台,錦江玉帶天際開。
瓊樓玉宇落翠微,奇峰勝景類蓬萊。
諸葛照化欲皇城,唐柏巍然今猶在。
風雨滄桑誰短長,天地無心自公裁。
故鄉感懷
長風麥浪送我行,春到玉江郪山青。
寒桐據岸照疏影,落紅向蔭看小杏。
燕昵屋檐麗日多,鳥鳴竹枝雲暮平。
最是良辰須縱酒,莫待白髮怨今生。
詠 古 郪
千古奇氣聚英才,兩江蒼橫山色賴。
故事過眼懸口中,跡址斷碑縈人懷。
金鼓屏秀青瓦臥,仙龍橋盤玉水回。
觀廟有緣連漢墓,柯柏巨榕參天開。
千佛岩前香菸籠,望君山上淚雨哀。
漁舟晚唱伴筒車,千峰疊翠鎖雲靄。
長河風韻騷頌盡,天翻地覆轉將來。
連天郪山銀鋤舞,壑平坦途通天外。
我欲乘風歸故里,重上鼓樓把雲摘。
抹去萬里寒與暑,定將驚雷來喚差。
青山隨心化為食,碧水著意盤雲溉。
廣廈萬間曉綠繞,銀車如梭穿山寨。
民富牧童歌起處,再引華章心澎湃。
少 年 行
我家發源寄郪山,山河秀出天地間。
蒼山如海接天合,玉江作帶縈山轉。
壟畝千頃飽我飢,峰巒為具度童年。
百鳥鳴歌悅閒耳,蜻蜓花荷入眥簾。
山道逶迤故林路,夜涉碧江過他縣。
星空浩渺夏夜宿,語驚四坐若懸河。
天文地理天下事,神仙鬼怪任憑說。
舊朋劇顏無常態,喜怒悲歡情誼多。
舉楫擊水入山影,負書途中吟隊歌。
蜻蜓飼蟻謠聲脆,仰呼雁陣亂雞窩。
辭別雙親門前路,舊遊壟耕我學書。
桂林學成至涪關,入得官府第一步。
世事紛紜常碎心,異鄉滯留一孤鵠。
留取青天一片雲,他日還鄉作布穀。
田家農事
四月郪山大麥黃,東風送暖歸故鄉。
無名野花滿荒徑,翩翩蛺蝶田中央。
春江流水無日盡,農家耕耘四時忙。
壯男背井打工去,健婦拋家走他鄉。
麥田熟透老翁收,油菜如金小兒藏。
忙完小春忙大春,種罷山谷復山崗。
收得五穀飽我飢,掙來銀錢納賦餉。
荒 田 吟
巴山蜀水多良田,一季歸倉四季食。
可憐谷賤不抵稅,家家看糧皆垂淚。
少壯盡出掙銀錢,鄉村四野多荒田。
田荒誤耕草成窩,終老他鄉不足惜。
中 秋 月
(一)
中秋月,盈盈掛天上。
故鄉望月載歌舞,天涯望月思故鄉。
人事滄桑催人老,月明中秋多悲傷。
莫望中秋月,望之斷人腸。
(二)
中秋月,中秋月,月明中秋傷心色。
郪山迢迢月光滿,天涯遊子斷腸客。
中 秋
(一)
人生易老天難老,
歲歲中秋,今又中秋,
一杯濁酒兩鄉愁。
一年一度秋風至,
高堂鬢霜,遊子心傷,
把月當餅寄故鄉。
(二)
秋風蕭瑟雁南飛,
郪山如煙,
愁思如天,
天涯孤旅在涪關。
林樓無礙南望山,
浩空玉盤,
徹夜難眠,
把酒依樓望月圓。
憶 故 園(二首)
(一)
涪城盛,
望雪依高樓,
霜雪數點幾歲見,
煙塵如抹冬不寒。
遊子憶故園。
(二)
故鄉諳,
望雪登郪山,
蒼天瀰漫千里雪,
玉江碧透猶含煙。
令君常留戀。
夢 歸
涪水寒,北風疾,
郪山只咫尺。
夢中慈母獨相依。
何日是歸期?
鄉 思
涪關,涪關,
三九晴明艷陽天。
車梭柳堤岸,
高樓望畫船。
一園碧樹半雕顏,
朔風暗將物華換。
佳節催人歸,
心隨車輪飛。
歸郪山所見
青竹籬笆,
庭樹競發花。
銜泥燕子繞檐飛,
夕陽依舊影斜。
門前水缸一角,
梨枝疏橫窗紗。
驀地東風漫捲,
吹得雪花飄灑。
望 君 山
郪山幽,
山人棲息山裡頭,
院旁伐竹桿,
泛舟共水流。
四時寒與暑,
赤腳在漁舟。
郪河上下數百里,
網下晚照旦明收。
捕魚何所營?
換粟養家口。
別家有期歸無期,
妻子相望守山頭。
春去春歸人不歸,
行人但聞涕淚愁。
一坐望君山,
千行血淚流。
身化石山魂不散,
今聞亦上斷腸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