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時瘺管口周圍紅腫、疼痛或膿腫形成溶破。一次發炎後,瘺管可反覆發炎化膿,反覆潰破。管腔也會向深部發展,少數感染可延伸到外耳道或乳突部,易誤診為乳突炎。反覆感染者,局部可發生長期不愈的瘺管或遺留下疤痕,病人是非常痛苦的。平時不要擠壓瘺管內分泌物,以免發生感染。
[治法]:
清熱解毒,消腫排膿
青天葵10 蒲公英20 野菊花20 金銀花15 柴胡6 白芷6 丹皮10 車前草15 川連8 皂角刺12
[加減]:
(1)傷口未潰爛,加山甲10
(2)傷口已潰爛,加桔梗10 當歸6 薏苡仁24
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的耳朵前麵皮膚上有一個小孔,從娘胎里生出來就有,有時單耳,有時雙耳,以女孩子多見。這些小孔可能一輩子沒有什麼變化,但有時又會從這些小孔里冒出一點點豆腐渣樣的東西,並且經常發炎,紅腫疼痛,流出黃黃的膿液,甚至形成膿腫,讓人無所適從。這些小孔為什麼會這樣,它們是怎樣來的呢?
耳前的這種皮膚小孔醫學上叫耳前瘺管,由於它是與生俱來的,所以又叫先天性耳前瘺管。它是一種先天性的發育異常,是一種異常的組織解剖結構。
人在出生前的幾個月,樣子長得和魚有點相像,因為這時候的胚胎頭部兩側有像魚鰓一樣的結構,叫鰓裂。隨著人胚在娘肚子裡逐漸地長大,這些魚鰓樣的結構就漸漸地閉合起來直至消失,以至於出生以後不會看出痕跡。但總有一部分人的鰓裂會不完全閉合,所以出生後就遺留下來一些皮膚孔道。先天性耳前瘺管是第一鰓裂的遺蹟,多只有一個管道,是單出口的盲管。由於這些小孔管道呈樹枝樣彎延迂曲,可能有分枝並伸入肉中,而且管腔的上皮有象頭皮一樣脫皮屑的特性,所以,管腔內經常會積聚一些脫落上皮和其他一些角化物。這些脫落上皮會阻塞管口導致引流不暢,一旦遇水潮濕就容易引起發炎腫脹。如果管腔此時仍然引流不暢,膿液無法排出,就會聚集皮下膨脹形成囊腫或膿腫。
先天性耳前瘺管如果不發炎,一般不會有什麼感覺,可以不用管它,也許它一輩子也不會興風作浪,但也決不會像魚鰓一樣可以利用進行呼吸。有時輕輕擠壓,可以從小孔中擠出少量粘液或豆腐渣樣的東西,沒有什麼味道,不過一旦發生感染一次,今後就會反覆發作,應該選擇時機把它徹底切除掉。因為耳前瘺管發生一次感染後,往往造成瘢痕粘連,引流更加不暢,早晚會發生第二次、第三次感染,最終形成膿瘺和瘢痕。所以,手術治療是徹底根除的方法,不能被吃藥打針所致的短時的痊癒所迷惑。
先天性耳前瘺管手術其實很簡單,但要選擇時機。有膿腫和囊腫的病人應先切開引流,口服或靜滴抗生素等藥物,待炎症控制的差不多了,才適宜徹底手術切除。只要手術切除徹底,術後就不會再復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