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牛肉

耗牛肉

氂牛肉是用新鮮牛肉用傳統烹飪工藝耗制而成。是一種在北方常見的美食。譬如牛肉耗辣椒等。

基本信息

概況

氂牛全身一般呈黑褐色,身體兩側和胸、腹、尾毛長而密,四肢短而粗健。氂牛生長在海拔3000米一5000米的高寒地區,能耐零下30℃一40℃的嚴寒,而爬上6400米處的冰川則是氂牛爬高的極限。氂牛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處的哺乳動物。以西藏為中心的家畜化動物,它的長毛可作為織布的原料,牛乳是當地人的主要食品,肉可供食用,它是搬運貨物的能手。長著長毛的尾巴,被高僧拿來作為驅蠅的道具。不過幾十年前由於當地人及軍隊的捕殺,野氂牛已減少許多。1964年估計棲息數約3,000至8,000頭,此後再無正確的調查了。它們棲息在海拔4,000至5,000公尺的高地,據說善於攀爬斜坡。

營養價值

野血氂牛生長在海拔3000-6000米無污染的高寒地帶,生長條件完全符合綠色食品的要求。氂牛肉營養極為豐富,含蛋白質24.69%,礦物質1.33%,其紅血球、血紅蛋白比黃牛高50-100%。其營養價值高於黃牛,僅血紅蛋白質就高於普通黃牛50%。氂牛一般不勞動,故其肉質比黃牛鮮許多。氂牛肉富含蛋白質和胺基酸,以及胡蘿蔔素、鈣、磷等微量元素,脂肪含量特別低,熱量特別高,對增強人體抗病力、細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顯著作用。

耗牛

主要分布在巴音布魯克大草原,這裡是天鵝湖的所在地,也是野血氂牛生長繁衍的故鄉。 氂牛是高原性動物屬於希缺性資源,全國主要分布於:青海、西藏和新疆,它適應生長的環境為海拔3000米左右,其營養價值高於黃牛,僅血紅蛋白質就高於普通黃牛50%。全世界有1700萬頭氂牛,而中國有1400萬頭氂牛,我國氂牛數量占世界氂牛頭數的95%以上。新疆的巴音布魯克大草原是全國第二大草原、第一大高原性草原,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面積1.65億畝。

特徵

偶蹄目,牛科,牛屬,體大,體長可達2m余。肩部中央具顯著凸起的隆肉,站立時略顯前高后低。體側下部、肩部、胸腹部及腿部均披長達40cm以上的長毛。尾端長毛形成簇狀。兩性均具角,角形相似,但雄獸的角比雌性者大。通體褐色,吻周、下唇、臉面以及脊背一帶呈現微弱的灰白色調。易危 1996年,耗牛在高寒草原或荒涼的寒漠地區,每天大部分時間均在進行攝食,邊食邊漫遊,無十分固定的棲居地,只有大致的分布區。在嚴寒的冬季,由於植物被冰雪覆蓋,因而常在較大範圍內做短距離的遷移。善奔跑,時速可達40公里以上。禾本科及莎草科植物是野氂牛食物的主要組成部分,由於耗牛舌構造特殊,可以長期以墊狀植物為食,因而成為特別耐粗食的物種。野氂牛的主要天敵是狼群,後者常在冬季以圍攻的方式將老齡、幼齡和體弱的耗牛追遂到冰上,待其滑倒後群起撕食。

食用方法

耗牛肉 耗牛肉

【原料】

牛臀尖肉500克(黃瓜條肉)

豆油500克(實耗75克)

大蔥50克,生薑25克

精鹽20克,醬油20克

料酒15克,白糖25克

花椒5克,芝麻10克(焙好)

辣椒油5克,乾紅辣椒5克

味素5克,牛肉湯750毫升,芝麻鹽15克。

【製作過程】

1、牛肉改成兩個整齊的塊;大蔥去皮;洗淨,剖開切成段;生薑切成片;乾紅辣椒洗淨,去把、籽,切成1厘米長的節;芝麻焙好炒熟。

2、牛肉用蔥段、生薑片、精鹽、料酒醃1小時,沸水旺火上籠蒸爛,取出晾涼,改切成4厘米長,1厘米寬的條。

3、炸鍋燒熱,放入豆油,燒五成熱,放入牛肉條,炸乾水分,撈出,控油。

4、鍋內放豆油75克,燒熱,放入花椒,炸糊後撈出,棄之。油稍涼一些,放入乾紅辣椒炸成紫黑色時,加入蔥、姜炒一下,放入牛肉湯,加醬油、味素、牛肉條,用中等火力將汁收濃,汁盡時澆上辣椒油,撒上焙好的芝麻。

5、食用時揀去辣椒、蔥段和薑片,入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