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村官

老闆村官,顧名思義就是,既是企業老闆,又是村裡的村官。這種亦官亦商的“致富帶頭人”,在全國都並不少見:在把治窮列為首要目標的鄉村,讓這些“帶頭”致富的能人再去“帶動”鄉親們共同奔小康,似已成了一條被稱之為“雙帶”的捷徑。然而,“老闆村官”又實在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他們依託自身積累的人脈、財力及經驗,搞活了一方經濟,成為當地致富的“領頭羊”;另一方面,雙重身份讓其很難在兩者之間作“切割”,而亦官亦商又必然導致隱患叢生。

概述

讓擁有一定資產的能人、富人走上村幹部崗位,曾被當成發展農村經濟的捷徑,在江蘇乃至全國遍地開花。然而,在“老闆村官”為農村面貌帶來改變的同時,一些問題也隨之暴露。2016年5月,南通海門明星村官葉劍生疑因身陷債務糾紛服下化學物品。時隔兩個月,常州也發生類似情況,一村支書因身纏巨債與外界失聯

選致富帶頭人當“村官”,這看似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也有很多老闆們,在自身功成名就後,也願意為自己的村子做些貢獻和努力,但這並不是能夠乾好村官這個行當的始終。他們面臨著的挑戰更多,譬如對於一些權力上的監管和對農民致富引導上的共識。

事情緣由

2016年7月9日,有網友在當地論壇爆料稱,常州青城村村支書陳某跑路了,按網友的說法,陳某因無力償還巨額高利貸,只好跑路。這一說法得到當地村委及鎮政府的證實。有傳言說,其欠債接近2個億。”據悉,這個老闆村官曾經深得老支書的幫助,在老支書退休前,被推薦為村裡的副書記,後臨危受命村支書,還沒有到崗一年,卻已經深陷債務糾紛。陳某提任村支書後,就經常有些社會人員到村委會找他,“有的開著豪車,也有銀行的”。這個村官並不簡單,為什麼願意當支書,因為發展企業期間得到過村裡的支援,明白了村支書的重要性。

青城村工作人員崔敏稱,陳某走上村官崗位後,企業也逐步壯大。在土地資源緊缺的情況下,陳某能順利拿下這么大一塊土地,雖然沒有違規,但和他亦官亦商的身份不無關係。二是正如因替陳某擔保借貸深受牽連的一位企業老闆向現代快報記者透露,陳某的不少債務都是在擔任村官階段累積下來的,若不是衝著村支書及企業主的雙重身份,很多債主根本不會那么爽快地就把錢借給他。在這裡,唯獨沒有看到村民們在這個領頭雁身上得到過什麼好處?當陳某隱匿後,倒是給村委會帶來了一群賴著不走的討債者。任誰接任這個村支書,都是一腦袋脹痛。

存在的問題

“老闆村官”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工作中存在急於求成的思想,一上任就立刻想做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大事,往往熱衷於基礎設施和項目建設,而忽視了更為重要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方法簡單粗暴,有時為了凸顯個人能力,容易產生“一言堂”現象,不利於整個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工作時間難以保證,由於還有自己的企業需要打理,很難把精力全部放在村務工作上面。

帶來的影響

“老闆村官”欠債跑路還會導致諸多“後遺症”:按照當地相關部門的說法,陳某欠下的巨款,基本上是“私人借款”,因而與村委會無關。這話似有道理,但換個角度看,陳某借用村官身份欠下的這筆債,數目之大,涉及人員之多,影響之惡劣,怎么說都不為過。倘若上述人群日後果真血本無歸,會不會遷怒於村委會而引發不穩定因素?何況,在這些借款中,有無陳某私下以村委會名義擔保而來的,目前尚未定論。若一旦有蓋著村委會大印的擔保條現身,還會如當地相關部門所言,“與村、鎮政府無任何關係”么?

即便陳某還算“公私分明”,所有借款全是“私對私”,也難保今後不會有張某、李某、王某等“老闆村官”祭出村委會的招牌行苟且之事。這並非筆者“杞人憂天”,而是從“老闆村官”欠債跑路中得來的結論:就在青城村村支書陳某欠債跑路的兩個月前,已有南通海門明星村官葉劍生疑因身陷債務糾紛服下化學物品。儘管眼下尚未出現村委會“被擔保”的現象,然要防患於未然,卻顯然應從現在起即警鐘長鳴。

如何加強監管

“老闆村官”中存在的這些問題,昭示著我們加強“老闆村官”監管已是刻不容緩。一方面要強化監督制約,努力提高村務公開的透明度,規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防止其打著為村集體謀福祉的旗子為個人利益大開方便之門。另外,也要改進選拔任用機制,既要注重“老闆”的才幹,也要考察其“德”行,不能只看重“老闆村官”帶來經濟發展的現時利益,更要考慮其是否具備合格黨員幹部的基本素質。

總之,雖然有“老闆村官”跑路,但是我們也不必大驚小怪,只要地方政府加強“老闆村官”的監管和改進選拔方式,“老闆村官”們就能用他們的正能量為我們的新農村建設增磚添瓦。

專家說法

提升有效監管把權力關進籠子

“老闆村官”所暴露出來的監管難題卻不容忽視。“農村的發展的確需要文化精英、商業精英的介入和參與。所以,企業家當村官,確實能給地方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大推動。”南京航天航空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邱建新認為,在城市化進程中,選任“雙強”“雙帶”基層幹部,讓企業老闆走上村官崗位,確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不過,“老闆村官”是一把雙刃劍,要避免被割傷。

“有些村官雖然有能力,但德行缺失,容易讓村務管理陷入"灰色治理",打著給村民辦事、為集體謀福利的旗子為個人利益大開方便之門。”邱建新介紹,由於監管的不到位,加上官員自律不足,難免會有一些企業家村官在任職期間,發展了個人企業,壯大了個人經濟,表面上看地方經濟有了起色,但卻對當地村民無益,“這就是村政治理的異化”。而要想遏制住這種情況,首先就需要對選舉流程實施有效的監管,在重大村務決策及財務方面,實行公開透明政策,從而提升對村官的有效監管。此外,地方政府還要從多個層面對村官進行考量,不能僅僅只看能力和績效,“只有把權力關進籠子,才能遏制住企業家村官的有害一面,讓他們為農村經濟發揮更大的效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