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濰縣

老濰縣

老濰縣,現名“濰坊”市位於山東半島西部,地跨北緯35°32'至37°26,東經118°10至120°01。南依泰沂山脈,北瀕渤海萊州灣,東與青島、煙臺兩市相接, 西與東營、淄博兩市為鄰,地扼山東內陸腹地通往半島地區的咽喉,膠濟鐵路橫貫市境東西。直線距離西至省會濟南183公里,西北至首都北京410公里。 濰坊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考古發現,境內有不同時代的古文化遺址1800多處。其中,在青州桃園村發現山東東部第一處北辛文化遺存;壽光邊線王發掘的龍山文化古城堡遺址,其規模為國內罕見;濰城區姚官莊的典型龍山文化遺址,其出土遺物之豐富,遠遠超過了解放前城子崖遺址的發掘。這說明,早在7000年前,先民們即在這裡聚居生活。夏商代,境內有斟灌、斟鄩、寒、三壽等封國。周初,武王封邦建國,封太公望於齊,都營丘(今昌樂境內)。至春秋時期,現市轄區曾分屬齊、魯、杞、莒等國。戰國時期,現境大部屬齊,五蓮、諸城等地屬魯。

基本信息

老濰縣(今濰坊市)

老濰縣暨今濰坊市,位於山東半島中部,是風箏的發祥地,是舉世聞名的世界風箏都,為國際風箏聯合會組織總部所在地,也是“國際風箏會”(又稱“風箏節”)慶典活動的固定舉辦地點又被稱為“世界風箏之都”,也稱作鳶都。是山東半島都市群最大城市,是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擁有全國著名的兩個蔬菜基地,為中國北方大型的蔬菜生產地之一。

濰坊位於山東半島中部,東鄰青島市、煙臺市,西接淄博市、東營市,南連臨沂市、日照市,北瀕渤海萊州灣。濰坊地扼山東內陸腹地通往半島地區的咽喉,是山東半島的交通樞紐。膠濟鐵路橫貫市境東西,濰坊港一個

國家一類開放口岸、羊口港一個國家二類開放口岸。濰坊機場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海口、重慶、大連等航線,是全國四大航空郵件處理中心之一。

世界風箏都濰坊紀念廣場。 世界風箏都濰坊紀念廣場。

“三山不見、九灣不顯”。

關於老濰縣無山之說,早在乾隆十一年(1746年)間,生長在江南水鄉的鄭板橋,初來濰縣(現在的濰坊市區)上任知縣時,撰寫的《惱濰縣》詩一首,表白了來濰縣後,發現濰縣無山的後悔心情。詩中寫道:“行盡青山是濰縣,過完濰縣又青山,宰官枉負詩情性,不得林巒指顧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鄭板橋逐漸改變了對濰縣的看法,從他有名的《懷濰縣》的詩中,就能看出對濰縣山水的眷戀:“相思不盡又相思,濰水春光處處遲;隔岸桃花三十里,鴛鴦廟接柳朗祠……”

其實在老濰縣是有山有水的,只是沒人提醒罷了。在民間,曾流傳著一句“三山不見山、九灣不見水”的俗語,而“三山”所指的是隱藏在街巷民居之中地勢比較高的三個地方。

一是在十笏園西北角、關侯廟街北首所處的位置。據傳說是北海相孔融練兵之處。《濰城地名志》載,關侯廟基座高5米,面積148平方米,青石砌台。再就是向陽路東風街路口(老濰坊人叫大十字口)和東風街與和平路路口(亞星橋西首,老濰坊人叫天橋西首)的位置。經過近幾十年無數次的城市道路改造,地勢高程已不很明顯,但現今走到這些地方,還能體會到爬坡的感覺。在市區的向陽路南首健康街以南有個叫擂鼓山地方,因擂鼓山生產麵粉、饅頭而家喻戶曉,但位置在其縣城之外,故不在“三山”之列。

提到老濰縣的水,除了有名的白浪河外,再就是下面所說的老濰縣的一些水灣了。其形成原因,為建造城牆,需大量的土方石料,便就近開挖取材,在城牆周圍形成了如前灣、後灣、南宮灣、柴家灣、杜家灣、蝴蝶灣、荷花灣、譚家灣、後葦灣等多處水灣。而“九灣不顯”所指的是比較狹小的水灣,因其藏匿在密集的街巷民居之中,而不易被發現,分別是大十字口西北角的張爾忠故居內的水灣、北馬道杜家過道的水灣、新街子路北巷內的水灣、城隍廟後院內的水灣、郭宅街養濟院內的水灣、塘子過道的水灣、東門大街東嶽廟內的水灣和察院前街路南巷內的水灣等。後因城市改造,這些大小水灣大都已被填平,城區唯一保留下來的撞鐘院後灣(在月河路東側的頤園小區內),也已命運難料。

月河路東側的撞鐘院後灣和四平路附近的後葦灣,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裡邊水還是滿滿的,我還經常去那兒去游泳。而曹家巷北首的荷花灣,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已經乾枯,成為了一個垃圾坑,隨之也被填平,現在去曹家巷社區,還能見到以紀念解放濰縣戰役所立的憶荷園紀念碑。這些水灣,現今還能從一些街巷社區的名字里找到它身影,在四平路附近的葦灣社區,名稱就是依據後葦灣得來。再就是現在就要被填平改造成居民區的向陽路福壽街路口上的平壽湖,即當時的葦灣,在老濰縣算是最大的水灣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