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中原文化的現狀及瓶頸
中原文化是以中原為基礎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約六千年至公元前約三千年的中國新石器時代。中原文化以河南省為核心,以黃河中下游地區為腹地,逐層向外輻射,影響延及海外。
從“盤古開天”、“女媧造人”、“三皇五帝”、“河圖洛書”等神話傳說,到早期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等考古學文化,都發生在河南。夏、商、周三代,被視為中華文明的根源,同樣發端於河南。
中國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定都於中原,中國八大古都河南省占據一半,包括洛陽、開封、安陽和鄭州。中原地區以特殊的地理環境、歷史地位和人文精神使中原文化在中國歷史上長期居於正統主流地位。
中原文化通過經濟、戰爭、宗教、人口遷徙等眾多渠道,吸納了周邊多種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實現了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觀念的全面融合與不斷升華。
中原文化有著很強的輻射力和影響力,集中表現在:一是輻射各地。如嶺南文化、閩台文化以及客家文化,其核心思想都來源於中原的河洛文化;二是化民成俗。中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禮儀規範常常被統治者編成統一的範本,推廣到社會及親職教育的逐個環節,從而實現了“萬里同風”的社會效果;三是遠播異域。秦漢以來,中原文化主要是通過陸路交通向東向西廣泛傳播,不僅影響了朝鮮、日本的古代文明,而且開闢了延續千年的絲綢之路。從北宋開始,中原文化憑藉當時最發達的航海技術,遠播南亞、非洲各國,也開闢了世界文明海路傳播的新紀元。
然而,中原文化如蒙塵的珍珠,一顆顆散布於中原大地各個角落,至今未能讓更多的世人去認知其真正的價值所在。
例如,河南擁有國內最多的物質歷史文化遺蹟,多數成為當地旅遊景點,被踐踏的早已經失去原來的樣貌與風采,少數則無人問津或視為敝履,更有甚者,在國內外多次交易轉手之後,流落海外或不知所終。
中原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如此,在外來文明的浸染下,諸多民間工藝與人文風俗,因為得不到足夠的重視與鼓勵推廣,出現大量傳承斷檔,從世上消失。
同時,在現代城市化與信息化、商業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國外現代城市文明占據了上風,尤其是近些年來中原城市化進程加快,大量歷史人文建築與古蹟被拆除取締,民間文化場所被取消,工藝飾品被無故銷毀,成為城市化建設的無辜炮灰。
當然,在這其中也有社會大眾的認知度較低、藝術審美水平的不足、保護性投資較少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這是我們無法迴避的現實問題。
如何開出良方,拯救與我們漸行漸遠的特色文化。
傳承與保護
中原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如何使華夏文明在傳承中不斷創新發展,培育具有中原風貌、中國特色、時代特徵和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和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成為擺在當前中原經濟區建設的一道戰略命題。
《國務院關於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提出“中原大文化”概念,指出要“弘揚中原大文化,增強文化軟實力”,把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作為中原經濟區五大戰略定位之一,這是中國主體功能區唯一明確了傳承與創新文化使命的區域。
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是中原經濟區的戰略定位之一。要建成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必須按照全會的總體部署和指導意見的要求,充分挖掘中原文化資源,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破解傳承和創新兩道難題,為全國文化改革發展探索新路,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貢獻。
素有中華文化“活”博物館之稱的河南,至今完整保留著包括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內的中華民族文化基因。3000多年建都史,近7萬處文物點,數以千計的國家級、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0多萬件館藏文物,默默訴說著歷史的輝煌。
在中華文明進化和發展過程中,中原文化始終引領華夏文明走向和文化發展方向。比如都城文化、青銅文化、甲骨文化,儒、道、法、佛等元典思想文化,無不以河南為圓心向外發散;老莊哲學、漢代經學、魏晉玄學、宋明理學、佛教文化、易學文化等,都在中原地區孕育而生。
“萬姓同根,萬宗同源。”中原地區還是中華民族的根脈所在,中華民族有源可考的姓氏中,三分之一起源於河南,100個大姓中有78個源頭或部分源頭在河南。
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是亟待解決的全局性理論問題,中原文化理應擔當。
怎樣以中原大文化為基礎,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概言之,繼承傳統文化、吸納周邊文化、創新中華文化。
在我國城市化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河南省在關於新型城鎮化建設規劃中也多次強調,堅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加快城鎮化進程,強化文化傳承創新,融入現代元素,延續城市歷史文脈,發展有歷史記憶、中原特色、民俗風貌的美麗城鎮,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
《國務院關於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河南作為國內唯一明確的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功能區,應該傳承弘揚中原文化,充分保護和科學利用全球華人根親文化資源;培育具有中原風貌、中國特色、時代特徵和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軟實力,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打造文化創新發展區。
中共十八大報告指出,要站在城市運營的高度,以文化為魂,打造文化大產業功能區。對於具有千年人文底蘊的河南各大城市而言,歷史文化是城市真正的精神與靈魂,我們必須將城市精神的主題定位放在第一位,將文化產業與城市化建設結合起來,實現一舉雙贏的最終目的。
對於中原文化遺產要以搶救保護為主。對重大地下文物或遺址不輕易發掘,對已發掘的文物或遺存要科學保護,對行將消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及時搶救,要發掘內涵增強吸引力,圍繞遺產進行創意開發,努力打造中原大文化產業區。
要廣泛吸納資金,搞活文化領域。國家政府應當鼓勵支持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進入政策許可的文化領域,將民營文化企業納入文化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加快文化體制改革,做大做強文化產業。
但是,在傳承與保護中也有難點。隨著社會經濟和城鄉建設的高速發展,一些地方自然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不力,城鄉建設缺乏特色,一些農村地區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區模式建設新農村,簡單用城市元素與風格取代傳統民居和田園風光,導致鄉土民俗文化流失。
保護與開發
開啟保護與開發新模式
隨著河南省 “文化強省”經濟發展戰略的確立,為中原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河南旅遊首次以集中宣傳的形象在央視大規模推出“記憶中原,老家河南”宣傳語作為河南旅遊形象宣傳片的主題語深入人心。“老家河南”在中外華人的心裡已經成為了一個夢回牽繞的嚮往。河南深厚的歷史積澱、燦爛的中原文化、濃郁的鄉情風貌、蓬勃的發展態勢,吸引著海內外華人華僑在這裡投資興業,也牽動著每一個海外遊子思鄉歸鄉的心。
在此大背景下,河南省文化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提出規劃建設以“老家河南,景色家鄉 ”為主題的“景色家鄉”文化品牌項目,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整合中原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融合政府主管部門與各種社會資本,共同打造具有濃厚河南特色的系列文化品牌項目,通過發掘、保護、開發、拓展並舉的發展理念,對中原特色文化進行保護和開發,打造一張“中原大文化”的新名片。
“老家河南 景色家鄉”——中原特色系列文化品牌項目,不是單一的文化項目,而是一種中原特色文化的系列品牌建設項目,更是一種大中原文化建設的優質投融資與開發運營平台。
基於城鄉一體化的大背景,以農旅產業鏈打造為核心,以文化休閒度假功能為主導,通過土地整合、基礎設施改造、文化特色的呈現,將一個地方的文化遺存、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風情通過“景色家鄉”這一具有特色文化風情的視窗,吸引社會大眾前來體驗消費,將文化厚重、風光秀美的河南旅遊新形象印入世人心中。根據不同地域、人文風貌、鄉土民情,在全省範圍內,逐步打造集文化傳承、文化休閒、文化旅遊、各種商業生活配套等功能為一體的“景色家鄉”。
“景色家鄉”——中原特色文化傳承與保護品牌建設項目,不僅僅是一種文化品牌,更是一種休閒旅遊品牌與城鎮化建設的品牌。在深刻把握中原城市文化脈絡、深挖小鎮文化資源的基礎上,用小鎮旅遊來搭建歷史文化傳承的載體,最終達到凸顯小鎮文化價值,可持續經營的小鎮旅遊品牌,帶動當地經濟不斷發展的目標,走出一條中原地域文化—文化旅遊品牌—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路子。
“景色家鄉”——中原特色文化傳承與保護品牌建設項目,是基於中原歷史文化底蘊、人文特質、自然風貌的保護性開發重建,本著尊重歷史人文、尊重自然環境、生態與社會和諧共生的基本原則,力圖還原歷史人文精髓,並輔以一種全新的時代內涵,讓“老家河南,景色家鄉”的形象更鮮明更豐滿更立體。
“景色家鄉 ”——中原特色文化傳承與保護品牌建設項目,無論從建築風格,還是文化配套等方面,既要深入挖掘當地的歷史文化底蘊,又要體現區域性文化的融合;全省鋪開的每個歷史文化小鎮項目,猶如中原大地上一顆顆美麗的珍珠,個性鮮明兼具中原文化的個性,成為博大精深的中原文明的全面註解。
“景色家鄉”——中原特色文化傳承與保護品牌建設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有雄厚實力的投資單位、開發運營團隊與相匹配的規劃設計單位,更需要社會各種機構資源的深入介入。
“景色家鄉”以香港河南總商會為中心,形成一個高效的投融資平台、歷史文化資源整合平台,共同推動本項目在河南省各縣市落地開花。
香港河南總商會一負責人表示,本項目整體規劃包含歷史文化、民俗文化,保護區、商務配套及其他輔助性配套設施。圍繞弘揚地方特色文化、方便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進行建設。一方面健全配套公建設施,另一方面保護好地方風土民情、古建築、古民居、古街道等。
在整體建築風格上,結合中原建築文化屬性與符號,結合每個地方文化屬性,進行細節調整與設計,保護與開發並重,營造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使之成為一個地方的人文風景線。
據介紹,總體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見成效、十年全建成”的總體要求,力爭用10年時間在各地市縣建設打造主題定位鮮明、建設風格獨特、生活環境整潔、基礎設施完善、主導產業成熟的中原文化風情小鎮。
第一階段,樣板打造期。在未來兩年內,先期啟動3-4個風情小鎮建設,通過明確主題、完善功能、做強產業、加強管理,實施環境改善、產業發展、服務最佳化等工程,將各試點打造成為具有特色的宜居、宜游、宜業、宜文的富裕、山水、人文、活力、和諧的中原文化風情小鎮。
第二階段,重點推廣普及。在未來3-5年內,進行針對性複製,實現規模化效應,建立整體運營機制。
第三階段,全面推廣落地。在未來6-10年內,在河南省縣級城市各建立1個項目,進行全面複製與個案操作,最終實現“景色家鄉”的全面落地與中原歷史文化的物質實體呈現。
香港歐能德集團董事長張志偉介紹說,“老家河南 景色家鄉”——中原特色文化保護與開發新模式,是一種全新的保護與開發並舉、具有濃厚中原文化特色與鮮明時代特徵的文化旅遊品牌。它在保護與傳承中原歷史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全方位整合了文化休閒旅遊上下游產業,形成一個龐大的中原大文化產業鏈,對於拉動地方勞動就業,促進全省社會經濟和文化事業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歷史影響
在中國城鎮化建設與中原城市群發展的大背景下,“老家河南 景色家鄉”項目以文化搭台,以休閒觀光旅遊為支撐,賦予中原歷史文化以鮮明的時代特色,建成後將成為地方的一張靚麗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