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管理學

老子管理學

《老子管理學》借《老子》之堅石,攻管理之美玉,圍繞《老子》的認識論,相對論,領導藝術論,天道、地道、人道觀等幾方面內容在管理實踐中的運用做了探討,從而將老子思想嫁接到現代管理領域中。既富哲理,又具趣味,文筆樸實,觀點新穎,對現實具有積極的啟示和指導意義。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借《老子》之堅石,攻管理之美玉,圍繞《老子》的認識論,相對論,領導藝術論,天道、地道、人道觀等幾方面內容在管理實踐中的運用做了探討,從而將老子思想嫁接到現代管理領域中。既富哲理,又具趣味,文筆樸實,觀點新穎,對現實具有積極的啟示和指導意義。

作者簡介

原名楊先熵,1 9 5 0年9月生,浙江鄞縣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從事教學、科學研究的領域主要有:工業企業管理、企業文化、中國古代管理思想、中國文化與企業管理、管理案例等。
主要著作有:《孫子兵法與企業管理》(獲全國通俗政治理論讀物二等獎,並在港、台出版)、《老子與企業管理》(並在台灣出版)、《兵法經營十謀》、《經營戰勝策》、《企業文化新綠》(以余易、老木為筆名,獲遼寧省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現代企業管理學》、《工業企業管理原理與組織》、《工商企業管理案例》等;發表論文數十篇。

圖書目錄

導論一(1)
一、老子其人(3)
二、關於《老子》(6)
三、"玉石"緣:《老子》與管理(13)
哲文篇(23)
一、道的幽靈與老子的哲理(25)
二、"究天人之際"(29)
三、"天人合一"(32)
四、"太極"與"一"(35)
五、"陰陽"與"二"(40)
六、"道可道"與"文化"(42)
七、"道可道"與"企業文化"(46)
八、"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50)
九、"見素抱樸"與企業價值觀(54)
十、"其中有物"(60)
十一、"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65)
政事篇(71)
一、"德","道"的濺落(73)
二、"無為而治"(76)
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80)
四、"無為"、"無欲"、"知常"(84)
五、"法令滋彰,盜賊多有"(88)
六、"善下為百穀王"(91)
七、"治大國若烹小鮮"(95)
八、"百姓皆謂"我自然"""(99)
九、"為無為"與組織建設(104)
十、"始制有名"(109)
十一、"善用人者,為之下"(112)
十二、"為大於其細"(116)
智謀篇(123)
一、知與行(125)
二、老、孫之"知"(129)
三、老、孔之"知"(134)
四、東西方之智(137)
五、"知不知上"(141)
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144)
七、"柔"論與權謀藝術(148)
八、"柔弱勝剛強"與"全勝"(151)
九、"知雄守雌"與攻守燮理(157)
十、"將欲取之,必固與之"(162)
十一、"以奇用兵"(167)
十二、"不以兵強天下"(172)
十三、"為無為"與"不競爭"(175)
創造篇(179)
一、"無"之論(181)
二、"無"與創造發明(185)
三、"創,始造之也"(189)
四、始造,動機之思(193)
五、始造,思維之思(196)
六、始造,過程之思(200)
七、"日日新" (204)
八、"有室之用"與"有無相資"(209)
九、"知常日明"與全面觀察問題(213)
十、"有生於無"與破習慣思維(216)
十一、"絕仁棄義"與懷疑創造(221)
十二、恍惚、朦朧與創新(224)
十三、"沖氣為和"與創造技法(230)
辯證篇(235)
一、"反者道之動"與管理悖論(237)
二、"音聲相和"與管理藝術(241)
三、"守柔日強"與矛盾管理(244)
四、"道天地人"與系統管理(250)
五、"知美之美"與卓越管理(254)
六、"絕聖棄智"與知識管理(258)
七、"絕仁棄義"與倫理管理(262)
八、"獨立不改"與變易管理(266)
九、"重為輕根"與比較管理(271)
十、"禍福倚伏"與災難管理(275)
十一、"死而不亡"與死亡管理(280)
修身篇(287)
一、"上善若水" (289)
二、"死而不亡者壽"(293)
三、"敦兮若朴"(296)
四、"上德若谷"(300)
五、"不敢為天下先"(304)
六、"慈,故能勇"(310)
七、"儉,故能廣"(314)

文摘

書摘
知雄守雌,物競天擇。《老子》究竟是否是權術書?成千古公案。它是謀略書。無為也是一種為,不爭才有所爭。弱者道之用。老子的知行觀
老子講知,有如下幾段話,是從知行角度說的。
《老子》四十七章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語意是,不出大門,知天下事;不望窗外,知天下道。走得越遠,獲知越少。所以聖人不實踐而知,不求見而明,不作為而成。
這裡有一點,不行如何知,不見如何明,不為如何成,老子未明言。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老子所講的,不行不是什麼都不行,不見不是什麼都不見,不為不是什麼都不為。卻是按一定規矩的行,一定規矩的見,一定規矩的為。是老子所倡導的"順乎自然"的行、見、為。
七十章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七十八章說: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後兩段話似乎回答了上述所說的如何知等的提問,事物是可知的,可行的。關鍵是要以弱去勝強,以柔去勝剛,這樣天下的事就沒有不可被認知的了,沒有不可被實行的了。老子從尚"弱"的角度,"柔"的角度討論"知"與"行"。
老子的關於知與行的觀點。不全面,不徹底,沒有討論清楚知與行孰輕孰重問題,孰先孰後等問題,其中還有錯誤的,如"不出戶,知天下"句。P12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