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到2010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9畝,該村耕地面積全部為旱地,人均耕地2.77畝,主要種植洋芋、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860畝,其他面積80畝。
老住基村-經濟林果基礎設施
到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25戶通自來水。有2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3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戶。
該村到金源鄉政府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2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6輛。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戶居住於磚木結構住房,有2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3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93萬元,畜牧業收入4.27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3頭,肉牛2頭,肉羊5頭),工資性收入5.1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6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1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5人,全部在雲南省務工。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93萬元。該村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
人口衛生
到2010年底,該村有農戶25戶,共有鄉村人口79人,其中男性35人,女性44人。其中農業人口79人,勞動力58人。該村為純漢族村。
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9人,享受低保6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金源鄉衛生院,距離金源鄉衛生院12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高峰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金源中學。該村距離國小2公里,距離中學12公里。到2010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6人,其中小學生11人,中學生5人。
村務公開
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19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79個(勞均1個)。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未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國家政策、法規,低保及經濟收入帳務公開。
基層組織
到2010年底,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6人,全部都是男黨員。該村有團員2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生存環境和自然環境惡劣,民眾文化素質差,科學意識和市場意識不強。
2、農業產業結構品種單一、退化,科技含量不高,傳統種植經營方式落後。
3、農業基礎設施脆弱,水利化差,交通不便,民眾的生產生活困難。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組織村民培訓、學科學,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和先進的農業技能,提高科技含量。
2、抓好路、壩、溝、堤的綜合治理,採取生態治理與工程治理相結合。
3、按照一鄉一品,一村多業的工作方針,發展村藥材等支柱產業,發展畜牧業。
4、有計畫的組織村民參加技術培訓向外輸出剩餘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