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與中國現代學術話語的形成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月1日)
叢書名: 青年學者文叢
平裝: 29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英語
開本: 16
ISBN: 9787308083737, 730808373X
條形碼: 9787308083737
尺寸: 22.6 x 16.2 x 2 cm
重量: 59 g

作者簡介

彭發勝,安徽巢湖人,1972年生,北京大學博士,浙江大學博士後,合肥工業大學講師。主要致力於翻譯學、中西文化比較與交流方面的研究,參與編著譯多種書籍,出版過《美國散文經典》、《諾貝爾獲獎演說》、《英漢對照三字經·千字文》等譯著,在《中國翻譯》等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內容簡介

《翻譯與中國現代學術話語的形成》內容簡介:關於文化、學術和翻譯的闡述構成了這本《翻譯與中國現代學術話語的形成》的理論框架。以文化三元層級空間和學術三維為理論背景,以翻譯概念為線索,《翻譯與中國現代學術話語的形成》的主體部分展示了五位重要學者的學術思想,特別是與科學觀念和方法論相關的學術思想。由浙江大學人文學部策劃的《浙大人文青年學者文叢》與讀者見面了,這實在是一件什得特別慶賀的事。
值此慶賀之機,不揣粗陋,說一點與當下人文工團學科的境遇與發展相關的感想,與《翻譯與中國現代學術話語的形成》《文叢》的作者和讀者朋友們交流求教。

目錄

總序
翻譯與中國現代文化的歐化趨向略論(辜正坤序)
前言
第一章 文化空間和學術維度
第一節 傳播與文化空間
第二節 學術維度
第三節 人物譜系
第二章 嚴復的三重使命
第一節 也說嚴復的用心
第二節 《天演論》的厚文本
第三節 譯名之難
第四節 嚴復譯名的分類與辨析
第五節 傳播科學觀念與科學方法
第三章 王國維的學術觀和方法論
第一節 哲學與科學
第二節 在翻譯與著述之間
第三節 二重證據法的哲學基礎
第四章 梁啓超的譯論和方法論
第一節 康梁之間:仁愛與尚通
第二節 譯論和新語
第三節 進化與分析
第五章 胡適的平等主義和方法論
第一節 普遍平等主義
第二節 譯論與翻譯
第三節 “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
第六章 金岳霖的哲學觀和語言觀
第一節 面對休謨問題
第二節 幾對重要概念
第三節 “永真”的歸納原則
第四節 理有固然,勢無必至
第五節 語言觀和翻譯觀
結語
附錄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