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質疑症

習慣性質疑症

習慣性質疑症是指一種利用證據,提出疑問,請人解答的定型性行為,是經過反覆練習而形成的思維和行為。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題客網,對10709人進行的調查顯示,71.8%的受訪者確認身邊普遍存在習慣性質疑者,41.1%的人坦言自己就有“習慣性質疑症”。

症狀

71.8%受訪者確認身邊遍存習慣性質疑者習慣性質疑症

質疑”似乎成了許多人的一種習慣。一聽說有年輕幹部被提拔,立刻就懷疑是“官二代”;一看到有人不計回報地做好事,就質疑是在作秀。網路上類似的炒作太多了,所以習慣性地選擇不相信。很多人都有“習慣性質疑症”,特別是在微博上,人們似乎時刻保持警惕,不敢輕易被感動,生怕被欺騙。

病因

人們會習慣性質疑的原因有:

調查結果

1、社會上炒作太多,不敢輕易相信;
2、社會出現信任危機,不再相信高尚和純真;
3、許多質疑最終被證實是真的;
4、人們形成了一種慣性思維,凡事想最壞;
5、一部分人誤導公眾的結果

專家分析

武漢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張楊波表示,習慣性質疑反映出當前人們對真實信息的一種焦慮,不知如何辨別真假。習慣性質疑現象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源於與事實相關的信息不透明。當前社會部分公權力機構或社會名人在表述真相時缺乏公信力,因此人們覺得幾乎沒有什麼可信的東西。人們選擇質疑,是害怕被欺騙。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何懷宏指出,現代社會本身就是一個不那么相信權威、比較崇尚懷疑的社會。如今作為我們社會寶貴資產的信任,常被任意破壞——包括濫用人們信任的那種破壞。當一個人受過騙後,自然就不那么輕信其他的人和事了。

社會學者艾君認為,習慣性質疑是社會轉型期的必然現象。一個社會越來越開放、民主,其質疑聲就會越來越多,這是公民素質提高的體現,也是民主化進程中公民言論自由越來越受到保障的客觀表現。但是,習慣性質疑現象的出現,也折射出我們社會正在經歷一場信任危機。當前整個社會管理透明度不夠,尤其在一些公共事件上。一方面,相關組織表現得不夠透明或根本就不想透明;另一方面,民眾參與管理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日益高漲。在這兩者的多次激烈碰撞中,習慣性質疑也就有了生存空間。

看法

受訪者看法

調查顯示,32.5%的受訪者認為習慣性質疑弊大於利,22.6%的人認為利大於弊,21.8%的人認為利弊相當。62.6%的人擔心,習慣性質疑容易使人不經思考就對事物形成“偏見”,破壞社會信任氛圍,消減生活中的溫暖和善意。

專家看法

中國礦業大學研究生吳睿說,在學習上,經常質疑有助於獲得真知。但對待一些人或事,習慣性質疑容易讓我們失去理智,變得冷漠。

社會學者艾君表示,理性質疑並非謠言的製造者,而習慣性質疑也未必就是真實民意。在社會轉型期中,破壞公信力容易,建立公信力難。所以政府等相關機構在面對公眾習慣性質疑時,不能只抱有將事草草擺平的心態,而要以人為本,以負責的態度探究真實民意,相信公眾的理性,處理好、回答好民眾質疑,消解無端的、不理性的質疑,打造自己的公信力。社會需要理性民意,而理性民意是以道德、法律為基礎的。如果民意失去理性,失去道德和法律基礎,只剩下習慣性質疑,其帶給社會的傷害將難以估量。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何懷宏表示,質疑的確在我們社會中形成了一種氣氛,有些質疑並不是壞事,哲學家也常常質疑,但問題是,有一種習慣性質疑是不假思索、本能反應的、且不管後來披露的證據如何,都堅持不變的質疑。這類質疑總是從負面去猜測別人的動機,比如,一看到某人做好事,就認定別人在“炒作”,這種無端卻堅定的習慣性質疑,可能阻礙人們的行善之路。對公權力多質疑有一定道理,但在質疑不掌握權力的普通人時,就應當謹慎,以免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而且,無論何種質疑,最後都還是要服從事實和證據,而非固執己見。公眾應學會區分公私領域,分清必要的監督、合理的質疑與非必要的、隨意猜測別人動機的質疑之間的區別。質疑是為了求真、求信,但如果在面對事實證據時還頑固地不相信,繼續無端質疑,這樣的質疑只會離“真”和“信”越來越遠,最終社會上的普通人也將慢慢喪失信任的能力。

網路文化分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