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得無助
來源
“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1975年塞里格曼(Seligman)用人當受試者,結果使人也產生了習得性無助。實驗是在大學生身上進行的,他們把學生分為三組:讓第一組學生聽一種噪音,這組學生無論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第二組學生也聽這種噪音,不過他們通過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第三組是對照,不給受試者聽噪音。當受試者在各自的條件下進行一段實驗之後,即令受試者進行另外一種實驗:實驗裝置是一隻"手指穿梭箱",當受試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側時,就會聽到一種強烈的噪音,放在另一側時,就聽不到這種噪音。實驗結果表明,在原來的實驗中,能通過努力使噪音停止的受試者,以及未聽噪音的對照組受試者,他們在"穿梭箱"的實驗中,學會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邊,使噪音停止,而第二組受試者,也就是說在原來的實驗中無論怎樣努力,不能使噪音停止的受試者,他們的手指仍然停留在原處,聽任刺耳的噪音響下去,卻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邊。為了證明"習得性無助"對以後的學習有消極影響,塞里格曼又做了另外一項實驗:他要求學生把下列的字母排列成字,比如ISOEN,DERRO,可以排成NOISE和ORDER。學生要想完成這一任務,必須掌握34251這種排列的規律。實驗結果表明,原來實驗中產生了無助感的受試者,很難完成這一任務。
隨後的很多實驗也證明了這種習得性無助在人身上也會發生。
定義
1、簡述
習得無助感最常見的描述是:一個人消極的生活情況,經常沒有意志力去戰勝困境,而且相當依賴別人的意見和幫助。成因不單是生活情況的改變,或是特殊的生活體驗,服用藥物有時也會造成這種心理困境。
在諸多造成習得無助感的成因當中,最顯而易見、可預測的是大環境的改變,如戰爭、飢荒、旱災都會造成一個人出現習得無助感。例如心理學家曾研究二次大戰猶太人大屠殺時的集中營倖存者,發現他們開始拒絕關心和鼓勵自己。現代社會中容易造成習得無助感的環境則有:精神病院、孤兒院或是安寧療養機構。當人類得到習得無助感時,他們通常會從三個角度來處理問題,也就是:
個人(Personal):他們也許會將自己投射到問題上,換句話說,傾向於針對問題來內化自己。
普及(pervasive):他們也許會認為問題影響了生活中每個層面。
永恆(Permanent):他們也許會認為問題是不可能被改變的。
上述這三點看問題的角度,通常被稱為「3Ps」,這三個論點同時也幫助了具有習得無助感的人們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境。不過有的時候,當面臨巨大的危機時,人類也有可能自動走出習得無助感的枷鎖。在著名小說《歌門鬼城》(Gormenghast)中的主角泰特斯·格蘭(TitusGroan)原先是一位消極處世的貴族,但當家園有難,就馬上轉變成積極學習應戰的態度,當危機解除,則又回來原先消極處世的情境
2、定義:習得性無助指有機體經歷了某種學習後,在情感、認知和行為上表現出消極的特殊的心理狀態。
3、表現:習得性無助學生形成了自我無能的策略,最終導致他們努力避免失敗。他們力求無法實現的目標,他們拖延作業,或只完成不費力氣的任務。他們沮喪,並以憤怒的形式表現出來。美國國家閱讀委員會的報告描述這類學生是“懶散、怠慢、有時是破壞性的。他們不完成作業。他們面臨困難的作業很快就放棄。他們在要求大聲閱讀、測驗時變得焦慮。”
經典研究
caroldweck做過實驗觀察習得性無助如何影響學校的學生。她把四年級的學生按照他們的解釋風格分為“無助學生”與“優勢定向學生”。先呈現解決問題,再呈現未解決的問題。一旦“無助學生”失敗,他們就退卻到一級水平;而“優勢定向學生”儘管失敗了仍保持在四級水平。他們捲起袖子幹得更歡。分析原因發現關鍵是學生是否認為失敗與能力或努力相關。習得性無助學生認為失敗是永久的(能力而不是努力),瀰漫的(他們所做的每一件事),以及個人化的。
矯正策略
1、充分理解習得性無助的成分。
2、幫助學生髮現根本的信仰,以及引起他們自我挫折不足的歪曲知覺。
3、教給學生改變、駁斥歪曲信仰的方法,減少認知、情感、動機的虧空。
總之,習得性無助的重要的矯治策略是元認知、問題解決、示範、自我談話、自我控制、自我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