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寧

義寧,隋朝政權隋恭皇帝楊侑的年號,歷時7個月。

年號簡介

義寧(617年十一月—618年五月):隋朝政權隋恭皇帝楊侑年號,歷時7個月。

大事記

隋恭帝義寧元年七月——李淵正式起兵。
隋義寧元年(617年)八月霍邑之戰
隋義寧元年十一月——李淵攻克長安
隋恭帝義寧二年(六一八)正月,王世充率東都兵屯於鞏縣北,造浮橋渡洛水擊李密,為李密所敗,潰兵爭橋溺死者萬餘人。王世充北走河陽(今河南孟縣南),沿途凍死者又以萬數,僅數千人至河陽。越王侗(亦煬帝孫)召其還東都,收餘眾僅得萬餘人,不敢再出。李密擁兵三十萬,進逼洛陽。
隋恭帝義寧二年(六一八)三月,吳興(今浙江)太守沈法興起兵。沈法興世為著姓,宗族數千家,以討伐宇文化及為名,至烏程,得精卒六萬,於是攻克餘杭、毗陵、丹陽,據江南十餘郡,自稱江南道大總管,承制置百官。
宇文化及擁眾十餘萬西歸,占有煬帝六宮,奉養如同煬帝。信任唐奉義、牛方裕、薛世良。張愷等人,而猜忌司馬德戡,以司馬德戡為禮部尚書,外示美遷,實奪其兵權。司馬德戡憤怨,賄賂宇文智及,得將後軍萬餘人,至彭城(今江蘇銅山),水路不通,軍士負重,始生怨氣。司馬德戡便與趙行樞等密謀以後軍襲殺宇文化及。事情泄露,宇文化及遣宇文士及假裝遊獵,至後軍抓住司馬德戡,於是殺德戡及其同黨十餘人。
隋恭帝義寧二年(六一八)四月,蕭銑即皇帝位,置百官,準梁室舊制,謚其從父琮為孝靖皇帝,祖岩為河間忠烈王,父璇為文憲王,封董景珍等功臣七人皆為王。攻克南郡(煬帝改荊州為南郡),遷都江陵。嶺南隋將張鎮周、欽州刺史寧長真、交趾太守丘和等聞煬帝崩,都歸附蕭銑。於是東起九江,西達三峽,北至漢水,南達交趾皆為蕭銑所有,擁兵四十餘萬。
隋恭帝義寧二年(六一八)五月,恭帝禪位於唐,遜居代邸,降為酅國公,唐王李淵在長安即位稱皇帝,改元武德。罷郡置州,以太守為刺史。推王運以唐為土德,色尚黃。

同期

昌達(615年十二月—619年閏二月):隋朝時期楚政權朱粲年號
太平(616年十二月—622年十月):隋朝時期楚政權林士弘年號
丁丑(617年正月—618年十一月):隋朝時期夏政權竇建德年號
永平(617年二月—618年十二月):隋朝時期魏政權李密年號
天興(617年三月—620年四月):隋朝時期劉武周年號
永隆(617年三月—628年四月):隋朝時期梁政權梁師都年號
正平(617年三月—618年七月):隋朝時期永樂王郭子和年號
秦興(617年四月—618年十一月):隋朝時期秦政權薛擧年號
鳴鳳(617年四月—618年十一月):隋朝時期梁政權蕭銑年號
通聖(617年十二月):隋朝時期曹武徹年號
義和(614年—619年):高昌政權年號
建福(584年—634年):新羅真平王的年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