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和村[濱州市北鎮街道辦事處下轄村]

義和村[濱州市北鎮街道辦事處下轄村]

位於十六里河鎮東部,有幾百年的歷史,由於村裡的人和氣團結而得名。全村總人口370人,無集體收入,人均年收入2730元。該村四面環山,適於果樹生長,交通便利,適於發展林果基地。

村轄簡介

義和村位於濱州市東南端, 與市政府駐地相距4公里,東鄰王莊居委會,西鄰和平居委會,南靠黃河舊堤及第一水庫,北鄰勝利、蒲城鄉北三村及和平新村。隨著近幾年的發展,本居委會在王莊以東,李莊以南,以北處新建三處居民點。總建築面積達6 8000平方米,人均占有建築面積60平方米。

人口姓氏

目前全村共有934人,375戶,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4‰,有薛、高、劉、王、李、趙、孫、張、宋、侯、譚、賈、簡、鄧、邱、 孟、於、韓、姜、刁、卜、黃、任、馮、杜共25個姓氏,耕地面積為150畝,其中林業面積為50畝,這裡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為本居委會的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主要收入

1996年本居委會實現社會總產值1800萬元, 其中工業產值達1600萬元,創利稅180萬元,人均純收入為6500元。 義和居委會原名義和巷,其村名由來顧名思義,巷內眾多姓氏家庭居住在一起,為避免爭端,他們協商從事,互諒互讓,和睦相處,故得名義和巷。1984年建居委會,屬北鎮街道辦事處。

面對困難

在困難面前,義和村領導班子沒有被眼前的困境所壓倒,他們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滿懷信心地帶領大家重整旗鼓,於1990年投資15萬元興建了濱州市義和電鍍廠,購置了蒸餾器,鍍槽等設備,生產各種不同規格的鋼材、鋼管及角鐵等產品,因產品質量上乘, 深受客戶歡迎,銷路也隨之拓寬。當年有固定資金12萬元、流動資金3萬元,實現社會總產值50萬元,創利稅3.5萬元。

敗不餒勝不驕

在成績面前義和領導班子更加信心百倍,勇於進取。1992年又投資60萬元建立了濱州市天麗羊毛衫廠,建車間400平方米,有從業人員120人,固定資產45萬元,流動資金15萬元,購置了橫機、鎖邊機、縫合機等設備,設計生產出款式新穎,舒適大方的羊毛衫,由於產品質量過硬,很快銷往天津、俄羅斯、南韓等地,並為國家換取了大量外匯,實現社會總產值600萬元,創利稅35萬元。 集體企業的壯大,使畜牧漁業等各項事業紛紛興起。目前本村養雞專業戶由過去的8戶擴大到40餘戶, 養雞由原來的幾百隻繁殖到5000隻,經濟收入可觀。有30餘戶家庭從事手工修理,有的家庭收入已達幾十萬元,養魚專業戶也已超過10萬元。此外汽車及客車運輸,五金交電、服裝、鞋業、化妝品批發等多種個體經濟也不甘落後,真是“百業俱興,百花齊放”。 截止1996年底,全村實現社會總產值1800萬元,其中工業產值1600萬元,畜牧業120萬元, 林業10萬元,漁業10萬元,汽車運輸業45萬元,屠宰業15萬元,有固定資產淨值216萬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