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萬斯同(1638一1702)撰。斯同受業於黃宗羲之門,不為無用之學,於書無所不窺,治經尤詳於喪、祭二禮,於史尤詳於典章制度,人物。此書為其考經證史心得彙編。卷一至三皆考證經傳,卷四雜論古今喪禮,卷五辨周正及《春秋》、《孟子》,卷六為□說及房室、夾室、□廟、遷廟考,卷七為周、漢、晉、唐、宋、明廟制考,卷六八辨石鼓文、古經、隸書、五經皆有古文說,卷九雜論《說文》及書法碑帖,卷十為讀《禹貢》、《山海經》、《水經注》等地理書的札記,卷十一雜論宋、元、明史人物及史籍,總計一九九篇。其卷一包括《易說》、《卦變說》、《互卦說》、《詩說》、《詩序說》、《尚書古文辨》、《讀儀禮》等十一篇,其論《易》,謂《易》非道陰陽之書也,以《易》道陰陽為莊周之言,為儒者所不道。朱熹解《易》專以陰陽為言,失其本義。其說“互卦”,謂先儒以《繫辭》中爻當之,斯同則認為中爻未必指互卦。其說《詩》,謂自秦焚書,五經皆毀,《詩》之存於今者,非聖人刪定之本,乃為眾人所集,漢初諸儒習聞《詩》三百篇,故當漢定之後,各以平時所記憶一皆筆之簡冊,足成三百篇之數,又自以己意分為風、雅、頌,以為孔子之遺書。其論《詩序》,謂《詩》無所謂大小《序》,世所傳《大序》,即《關雎》一篇之序,作者特以全經大旨,總序於首篇,《葛罩》以下,則以次序之,不同意先儒以《關雎》之序為《大序》,而分《葛罩》以下諸序為《小序》的觀點,謂“甚無識也”。其辨古文《尚書》,不相信其偽,而認為伏生所傳令文《尚書》非《尚書》原本。其論《春秋》,則好辟左氏,其他如辨□□之非二祭,《春秋》之用周正、廟制應從劉歆喪期應從王肅、親始死去冠、□主不復寢、大夫士有左右房、夾室在序之兩旁、慈母乳母當依《 儀禮》正文之類,皆一意立新,不苟為異同,一掃宋元儒者門戶之習。其論喪禮各則,尤多可取,七卷以後考廟制、彈石鼓及古文隸書、崑崙河源,亦俱言之有據。此書比較集中地反映了萬斯同的經、史思想,為萬氏重要著作之-。
有嘉慶二十一年(1861)供石亭刻本。
相關詞條
-
華夷之辨
華夷之辨,或稱“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於區辨華夏與蠻夷。古代華夏族群居於中原,為文明中心,因此逐漸產生了以華夏禮義為標準進行族群分辨的觀念,區分人...
簡要介紹 理論依據 先秦文獻 晉朝時期 唐朝時期 -
佛書
佛書指與佛教有關之典籍。又作佛典、內典、妙典。反之,佛教以外之典籍稱外典、世典、外道書、外俗書。妙典系尊稱,尤指一宗所依之經論。隨著佛教史之展開與傳播地...
1以域而分 2刊印 3魯迅所讀 4佛書經典 -
辨偽
辨偽,是指為古籍或內容進行鑑別辨認,以區別其真偽的種研究方法。
偽書 歷代辨偽工作 偽書的種類 偽書的原因 辨偽的方法 -
古史辨學說評價討論集
洪:論古史辨學派產生的學術思想背景王煦華:試論顧頡剛的疑古辨偽思想王樹民:《古史辨》評議劉家和:《崔述與中國學術史研究》序瘳名春:試論古史辨運動興起的思...
內容介紹 作品目錄 -
《史記·禮書》
《禮書》是司馬遷的《史記》八書之一,專門探討有關禮的若干理論。禮,就是維繫世間萬物等級、秩序的規定或制度。司馬遷列為八書之首,反映了他對社會等級、秩序重...
書體由來 禮書內容 禮書探源 白話譯文 原文與註解 -
《史記·樂書》
司馬遷所說的樂與如今所說的音樂之樂大致是相通的,它包括歌、舞和有關的器具(樂器和舞具)三部分;還認為樂是由於客觀事物被人感知以後產生的,這也是正確的。但...
內容提要 段落大意 現代譯文 原文和註解 -
書譜
《書譜》,常指香港書譜出版社出版的著名雜誌,與唐朝孫過庭的書法理論專著同名,香港書譜出版社原由華僑領袖梁披雲先生偕同好李秉仁、吳羊璧創辦於1974年,出...
簡介 概述 歷史評價 書法論著 賞析 -
《絕越書》
《越絕書》是記載我國早期吳越歷史的重要典籍。所記載的內容,以春秋末年至戰國初期吳、越爭霸的歷史事實為主幹,上溯夏禹,下迄兩漢,旁及諸侯列國,對這一歷史時...
《絕越書》出處 《絕越書》介紹 參考價值 史料價值 系列問題 -
疑母宵部
”《箋》:“予,我也。 ”《傳》:“言,我也。 ”《箋》:“說,解也。
疑母宵部 其他 《詩論》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