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薹草

美麗薹草,根狀莖短,具木質、下延或橫生的匍匐莖。稈高30-60厘米,銳三棱形,平滑或粗糙,基部葉鞘無葉片,淡黃褐色,具光澤,稍呈網狀分裂。產安徽;生山谷溪邊。分布於日本、俄羅斯(遠東地區)。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美麗薹草
種拉丁名:CarexsadoensisFranch.
科中文名:莎草科
科拉丁名:Cyperaceae
屬中文名:薹草屬
屬拉丁名:Carex
國內分布:產安徽。
國外分布:分布於日本、俄羅斯(遠東地區)。
命名來源:[Bull,Soc,PhilomParis8Ser7:42.1895]
中國植物志:12:416

文獻記載

CarexsadoensisFranch.inBull.Soc.Philom.Paris8ser.7:42,1895etinNouv.Arch.Mus.ParisIII9:136,1897;Kukenth.inEngl.,Pfanzenr.Heft38(IV.20):344,fig.53.E-G,1909;V.Krecz.inKom.,Fl.URSS3:422,1935;Ohwi,Cyper.Japon.1:277,1936;安徽植物志5:458,圖2973,1992.

簡介

根狀莖短,具木質、下延或橫生的匍匐莖。稈高30-60厘米,銳三棱形,平滑或粗糙,基部葉鞘無葉片,淡黃褐色,具光澤,稍呈網狀分裂。葉與稈近等長或稍短,寬2-4毫米,平張,邊緣稍內卷,質稍柔軟,上面3脈較顯著,下面灰綠色,密被乳突狀突起。苞片下部的葉狀,與花序近等長,上部的剛毛狀或鱗片狀,無鞘。小穗4-5個,頂生1個雄性,線狀圓柱形,長2-4厘米,寬3-4毫米,具小穗柄;側生小穗雌性,圓柱形,長2-7厘米,寬3-5毫米,具多而密生的花,小穗具短柄或無柄。雄鱗片大,頂端鈍圓;雌花鱗片狹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或截形,微凹,具短尖,長約3毫米,紅褐色,具光澤,背面綠色,具1-3脈,常具剛毛狀刺。果囊稍短於鱗片,但較寬,長圓狀卵形或倒卵形,雙凸狀,長不及3毫米,淡綠或淡黃色,常有褐紅色微細點線,膜質,無脈,基部具短柄,頂端急縮成中等長的扁喙,喙緣常粗糙,喙口具2齒,齒內緣稍粗糙。小堅果緊包於果囊中,長圓狀卵形或倒卵形,雙凸狀,長1.5-1.8毫米;花柱極短,長約0.2毫米,基部不膨大,柱頭2個,長而細,宿存。

分布

產安徽;生山谷溪邊。分布於日本、俄羅斯(遠東地區)。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其他

本種為我國新分布。我們未見該種標本,以上描述參考《安徽植物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