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囊薹草

大果囊薹草

大果囊薹草,根狀莖短,木質。稈密叢生,高30-85厘米,扁三棱形,較細,平滑,基部少數葉鞘具很短葉片。產於四川、雲南;生於山坡空曠處、路旁或小溪邊,海拔1400-260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寶興縣。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大果囊薹草
大果囊薹草大果囊薹草

種拉丁名:CarexmagnoutriculataTangetWangexL.K.Dai
科中文名:莎草科
科拉丁名:Cyperaceae
屬中文名:薹草屬
屬拉丁名:Carex
國內分布:產於四川、雲南。
命名來源:[ActaPhytotax,Sin30(2):179-181.1994]
中國植物志:12:268

文獻記載

CarexmagnoutriculataTangetWangexL.K.DaiinActaPhytotax,Sin.30(2):179-181,fig.4:6-9,1994.

簡介

根狀莖短,木質。稈密叢生,高30-85厘米,扁三棱形,較細,平滑,基部少數葉鞘具很短葉片。葉短於稈或有時幾與稈等長,寬3-3.5毫米,質堅挺,平張,邊緣粗糙,具較長的鞘,鞘口截形。苞片葉片狀,近線形,長不超過小穗,邊緣粗糙。小穗3-4個,間距較疏遠,雄小穗1個,頂生,有時基部或頂端具雌花,長1.5-3.5厘米;雌小穗2-3個,長圓形,長1.5-2.5厘米,具多數密生的花,小穗柄細長。雄花鱗片披針形或長圓形,長5-6毫米,頂端鈍或急尖,淡褐黃色,具3條脈;雌花鱗片卵形,長約2毫米,頂端急尖,無短尖,膜質,褐黃色,上部邊緣白色透明,具1條綠色的中脈。果囊長於鱗片,倒卵狀橢圓形,三棱形,長4.5-5毫米,黃綠色,脈不明顯,基部楔形,頂端漸狹成長喙,喙口具二短齒。小堅果橢圓形,三棱形,褐色,長約1.5毫米,具短柄,柱頭3個,細長。花果期5-6月。
大果囊薹草大果囊薹草

分布

產於四川雲南;生於山坡空曠處、路旁或小溪邊,海1400-260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寶興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