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MIM-104愛國者防空飛彈

美國MIM-104愛國者防空飛彈

MIM-104“愛國者”是美國陸軍研製的最新一代全天候、全空域防空飛彈武器系統,1967年開始研製,1970年試射,1985年裝備部隊。能在電子干擾環境下攔截高、中、低空來襲的飛航式空襲兵器(飛機或巡航飛彈),也能攔截地對地戰術飛彈。“愛國者”防空飛彈在海灣戰爭中首次使用就多次擊落伊拉克的“飛毛腿”戰術飛彈,具備一定的防空、反導能力。

美國MIM-104愛國者防空飛彈 MIM-104 “愛國者”是美國陸軍研製的最新一代全天候、全空域防空飛彈武器系統,1967 年開始研製,1970 年試射,1985 年裝備部隊。能在電子干擾環境下攔截高、中、低空來襲的飛航式空襲兵器(飛機或巡航飛彈),也能攔截地對地戰術飛彈。“愛國者”防空飛彈在海灣戰爭中首次使用就多次擊落伊拉克的“飛毛腿”戰術飛彈,具備一定的防空、反導能力。

性能特點:

①能對付多目標,具備一定的抗毀和攻擊能力。一個飛彈火力單元可同時監視100個目標,用8枚飛彈攔截多個目標。
②自動化程度高,一部相控陣雷達可以完成目標搜尋、探測、跟蹤、識別以及飛彈的跟蹤制導和反干擾任務,射擊反應時間短,僅 15 秒。
③機動能力強,一個“愛國者” ( 含 20 枚飛彈 ) 的火力單元,需8 輛運輸車,並且可以空運。而“霍克”飛彈連則需 23 輛運輸車。
④戰鬥部威力大。戰鬥部為91千克高爆炸藥,單塊破片為 45.6 克,向前方以 10 度飛散角迎擊,有效毀傷半徑20 米。
⑤作戰範圍廣,飛行速度快。可攔截60米至3千米高度以上,80千米距離內的飛機、巡航飛彈、地地戰術飛彈等。
⑥抗干擾能力強。雷達採用電掃描,方向圖有 32 種位態,變化多,敵機難以對雷達定位,彈上裝有反雷達飛彈誘餌、抗乾能力較強。系統的抗電子干擾能力比“霍克”提高了 10 倍。
主要改型:
PAC-1 型。改進地面制導設備軟體,使裝備的相控陣雷達能對高仰角區域來襲的飛彈進行搜尋和跟蹤,並能引導“愛國者”飛彈按來襲地地飛彈的飛行彈道,逆向迎擊。此次改進已於 1988 年12月完成,但 PAC-1型只能攔截飛機和巡航飛彈。
PAC-2 型。改進彈上戰鬥部和引信。採用了新的戰鬥部,爆炸時產生 700 塊 45.6 克破片,以擊穿來襲彈頭;破片的飛散方向為前向飛散 ( 飛散角約為 10 度 ) ,使殺傷區更為集中。引信增加了前向定向天線波束,採用定距起爆控制,實現最佳引爆。於1998年裝備部隊,海灣戰爭中得到了廣泛運用。
PAC-3 型。進一步改進戰鬥部和引信,提高雷達發射功率,加大搜尋範圍,增大發動機推力,加裝主動式雷達導引頭等。

基本數據:

最大射程 160 千米
最大有效射程 80千米(飛機);40 千米 ( 戰術飛彈 )
最小射程 3 千米
射高 60 米~ 24 千米
最大速度 5~6馬赫
戰鬥部 68千克烈性炸藥
動力裝置固體火箭發動機
制導方式 程式 + 指令 +TVM 半主動複合制導
雷達 AN/MPQ-53 雷達 , 同時跟蹤 90-125 個目標
殺傷機率 90%(飛機);40~50%(對戰術飛彈)
發射方式 地面機動發射
反應時間 15 秒
彈長 5.18 米
彈徑 0.41 米
翼展 0.92 米
彈重 900 千克
殺傷半徑 殺傷半徑 20 米
發射箱 1 × 1.09 × 0.99 米
發射箱重 794 千克

作戰運用:

海灣戰爭中, PAC-2 型飛彈首次投入使用,對伊拉克發射的 82枚飛毛腿飛彈進行了攔截,成功地擊毀了42 枚,攔截率為 51.2% 。由於攔截距離較近,飛彈殘體對目標仍有較大破壞作用。實戰中,軟體故障也導致該彈不能發射或誤射。

識別特徵:

①採用4 聯裝發射箱箱體為長方形,有多道垂直於射向的加強箍,前方有液壓桿支撐,發射角固定為 38 度。
②飛彈採用正常氣動布局,頭部呈尖卵形,無彈翼,控制翼面呈十字型配置,位於彈體底端,前緣後掠,後緣平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