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戰略飛彈防禦計畫的動因

美國戰略飛彈防禦計畫的動因

《美國戰略飛彈防禦計畫的動因》,作者是朱強國,由世界知識出版社於2004年出版。描述的是主要圍繞冷戰後美國發展戰略飛彈防禦計畫的決策這一中心議題,從威脅、戰略、技術、軍控和費用五個方面,對美國及其國內政治行為體,進行了多視角的深入研究。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冷戰後,在相對有利於美國的國際安全環境下,美國不斷回憶了發展戰備飛彈防禦計畫的步伐,從而使國際安全環境問題進一步複雜化。在此背景下,各國如何調整軍事戰備與威懾戰略、國際軍備控制何去何從必將對未來的國際安全和中國的安全問題產生巨大影響。

它是國內第一部將國際系統層次與國內政治層次相結合,並運用因果分析與因素比較等研究方法,分析美國推進戰略飛彈防禦計畫動因的學術專著。

本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影響美國飛彈防禦計畫的因素及分析方法

一 冷戰時期美國飛彈防禦發展簡史

1.早期飛彈防禦計畫階段(1955-1966年)

2.準備部署“哨兵”與“衛兵”系統階段(1967-1983年)

3.冷戰時期“戰略防禦倡議”(SDI)階段(1983-1988年)

二 影響美國防禦計畫的主要因素

1.威脅因素

2.戰略因素

3.技術因素

4.軍控因素

5.費用因素

三 分析美國發展飛彈防禦系統動因的方法

1.對幾種分析視角的評述

2.美國發展戰略飛彈防禦系統動因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老布希政府調整“戰略防禦倡議”(1989-1992年)

一 威脅因素

1.安全環境

2.飛彈威脅及影響

3.反對部署飛彈防禦系統者的影響

二 戰略因素

1.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環境

2.飛彈防禦政策調整的戰略動因

三 技術因素

1.“戰略防禦倡議”的調整

2.“防禦有限攻擊的全球保護系統”方案及其技術動因

四 軍控因素

1.美國國會對《反導條約》的態度出現轉變

2.美俄共同提出發展反導系統的倡議

五 費用因素

1.國會進一步削減“戰略防禦倡議”預算經費

2.“戰略防禦倡議”預算再次增長

六 小結

第三章 柯林頓政府大幅調整“戰略防禦倡議”(1993-1995年)

第四章 柯林頓政府提出“3+3計畫”(1996-1998)

第五章 柯林頓政府決定暫不部署國家飛彈防禦系統(1999-2000年)

第六章 布希政府決定部署有限飛彈防禦系統(2001-2002年)

結論

附錄 主要參考資料

致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