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軍隊防空和目標防空分別由陸軍和空軍負責,並由此形成了兩個相互獨立的防空組織指揮體制。2008年1月1日,俄羅斯軍隊將擔負軍隊防空作戰任務的遠東軍區、西伯利亞軍區和列寧格勒軍區直屬防空飛彈旅和直屬雷達旅正式納入擔負目標防空作戰任務的俄羅斯空軍空防集團軍指揮編制體制,從而使俄羅斯軍隊防空作戰指揮體制向集中統一指揮邁進了一步。本文試圖就俄羅斯軍隊仿空作戰指揮體制調整的戰略動因做一粗淺探析。
內在動因——空天防禦作戰理論誕生
20世紀90年代初,俄羅斯軍隊在總結海灣戰爭經驗和教訓時指出,隨
著空天武器裝備的迅猛發展及其作戰使用的日臻完善,在戰爭初期,敵將使用作戰飛機、無人機、彈道飛彈、巡航飛彈,對首都莫斯科和邊境重要城市的戰略目標發起攻擊,以便為奪取戰爭初期的戰略主動權奠定基礎。為此,俄羅斯軍隊及時將以對抗敵作戰飛機為主的傳統防空作戰理論,轉變為既可對抗敵作戰飛機和無人機,又防禦敵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的新的空天防禦作戰理論。
1993年,俄總統葉爾欽簽署和頒布了《俄聯邦組建防空組織》的法規性檔案。該檔案首次確立了空天防禦作戰理論,強調擔負目標防空和軍隊防空的俄軍防空部隊必須接受俄防空軍總司令的集中統一指揮。根據該檔案精神,俄羅斯軍隊計畫組建“空天防禦”系統,以便將空軍、防空軍、陸軍、海軍和空降兵防空武器裝備納入統一的系統,以粉碎敵在戰爭初期實施的空天進攻。此外,為了使俄羅斯軍隊防空作戰指揮體制實現集中統一的指揮,俄羅斯軍隊計畫將擔負軍隊防空作戰任務的陸軍和海軍防空部隊納入擔負目標防空作戰任務的防空軍作戰指揮編成,但由於陸軍和海軍的反對,俄羅斯軍隊組建“空天防禦”系統計畫被迫延緩。1997年,俄羅斯軍隊領導人又錯誤地做出了將俄防空軍空間飛彈防禦部隊劃歸戰略火箭軍指揮的決定,從而使組建“空天防禦”系統的計畫徹底成了泡影。
1999年1月1日,隨著在原俄羅斯空軍和原俄防空軍基礎上完成組建的俄新空軍的誕生,俄羅斯軍隊重新開始醞釀組建“空天防禦”系統問題。2003年4月,俄羅斯軍隊正式頒布了《俄組建空天防禦系統》草案。該草案不僅宣告了俄羅斯軍隊“空天防禦”系統組建計畫的重新啟動,而且為俄羅斯軍隊空天防禦作戰理論注入了新的內涵。
一是,確定了空中和空間無縫隙的原則:“空天將是從事軍事鬥爭的最重要和密不可分的作戰領域。”
二是,強調了“空天防禦”系統的地位和作用:“‘空天防禦’系統不僅關係到戰爭初期結局的成敗,甚至關係到整個戰爭結局的成敗。”
三是,明確了集中統一的指揮:“在戰略性空天防禦戰役中,俄羅斯空軍總司令將對由空軍、航天兵、陸軍、海軍和空降兵組成的‘空天防禦’系統實施集中統一的指揮。”
2006年4月,俄羅斯軍隊出台了《俄國家空天防禦構想》,進一步完善了俄羅斯軍隊空天防禦作戰理論。為實現防空與防天一體化,俄羅斯軍隊將挖掘現有防空和防天作戰潛力,將航天兵空間信息保障系統與陸、海、空軍信息保障系統一體化,積極籌備和組建既可以統一指揮防空兵器和兵力,又可以調動所有遂行空天防禦預備力量的“空天防禦”系統。同時,俄羅斯軍隊決定首先在遠東軍區、西伯利亞軍區和列寧格勒軍區,開展將軍區和集團軍直屬防空飛彈部隊和直屬雷達部隊納入空軍空防集團軍指揮編制體制的試驗工作,以滿足俄羅斯軍隊空天防禦作戰理論“對空天防禦力量實施集中統一的指揮”的要求。
2008年1月1日,在總結空防聯合集群防空演習經驗教訓和空中火力學術研討的基礎上,俄遠東軍區、西伯利亞軍區和列寧格勒軍區直屬防空飛彈旅和直屬雷達旅被正式納入空軍空防集團軍指揮編制體制。隨著俄羅斯軍隊防空作戰指揮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俄羅斯軍隊計畫將莫斯科軍區、北高加索軍區和伏爾加河沿岸一烏拉爾軍區直屬防空飛彈旅和直屬雷達旅歸屬空軍空防集團軍指揮。同時,俄羅斯軍隊還計畫將陸軍集團軍直屬防空飛彈團和直屬雷達團也納入空軍空防集團軍指揮編制體制,以便使俄羅斯軍隊防空作戰指揮體制基本實現集中統一指揮。
外在動因——戰區空防聯合集群組建
2006年5月19日,俄羅斯軍隊出台了《2006~2010年俄羅斯軍隊建設計,劃》。根據該計畫,俄羅斯軍隊將廢除現行的大軍區體制,按照地域和戰略方向,組建東方地區司令部、南方地區司令部和西方地區司令部,對轄區內的軍、兵種部隊(戰略火箭兵除外)實施集中統一的指揮。截LE2006年11月,俄羅斯軍隊完成了東方地區司令部的組建工作。南方地區司令部和西方地區司令部的組建工作將於2015年以前完成。組建三大地區司令部的最大優點是,擺脫了軍區、集團軍,師,旅、團和營的傳統指揮體制結構,組建由營、團為基本戰術單位和旅、師為作戰兵團的聯合集群。
在組建地區司令部的同時,俄軍加快了在戰區所轄戰略方向組建由空軍空防集團軍防空殲擊機部隊、強擊機部隊、前線轟炸機部隊、偵察機部隊、防空飛彈部隊、雷達部隊和電子對抗部隊以及軍區所屬防空飛彈部隊和雷達部隊組成的空防聯合集群的試驗,以便按照統一的作戰意圖和任務,在聯合空防集群司令的集中統一指揮下,有效實施戰略性空天防禦戰役、戰略戰役性空天防禦戰役和戰役性空天防禦戰役。而在上述空天防禦戰役實施過程中,空防聯合集群司令部面臨的最大難題是集中統一指揮問題。這是因為長期以來,俄軍目標防空和軍隊防空分別由空軍和陸軍負責,並由此形成了兩個相互獨立和完整的防空組織指揮體制。
2006年以來,根據統一的部署,俄國防部和總參謀部在列寧格勒軍區、遠東軍區和北高加索軍區,先後組織轄區所屬空軍空防集團軍防空殲擊機部隊。強擊機部隊、前線轟炸機部隊和偵察機部隊、防空飛彈部隊、雷達部隊、電子對抗部隊以及陸軍防空飛彈部隊和雷達部隊舉行聯合防空演習。演習還檢驗了在遂行各級空天防禦戰役中,空防聯合集群集中統一指揮的問題,戰時自動化指揮系統對空軍和陸軍防空部隊攔截空天進攻目標的分配問題,以及空防聯合集群跨戰區機動防空問題。此外,空防聯合集群司令部還將裝備新型自動化指揮系統,以便對沒有納入空軍空防集團軍編制體制的陸軍師和旅所屬防空飛彈部隊實施集中統一的指揮。
重要原因——防空作戰任務的重大調整
鑒於俄首都莫斯科以及列寧格勒和遠東等地區戰略目標將成為俄潛在敵人在戰爭初期突擊的主要對象,俄軍對防空作戰任務進行了重大調整,決定將目標防空作為戰爭初期空天防禦作戰的首要任務。俄羅斯軍隊此次對防空作戰任務實施重大調整,應該說是俄羅斯軍隊防空作戰指揮體制調整的突破口。
長期以來,由於俄羅斯空軍和陸軍相互強調各自所擔負的防空作戰任務的重要性,即目標防空和軍隊防空的重要性,從而形成了空軍防空組織指揮體制和陸軍防空組織指揮體制相互分離和各自為政的格局。20世紀90年代初期,俄羅斯軍隊出台的《俄聯邦組建防空組織》法規性檔案,曾經計畫將陸軍防空部隊納入防空軍的指揮體制,以加強防空軍的目標防空作戰。但是,俄陸軍以“軍隊防空作戰任務不可取代”為藉口,拒不執行上述計畫,致使俄羅斯軍隊組建“空天防禦”系統計畫落空。當然,俄羅斯軍隊將目標防空作為首要任務只是在戰爭初期,隨著戰略性空天防禦戰役的結束和進攻戰役的展開,俄羅斯軍隊有可能對空軍防空部隊和陸軍防空部隊所擔負的目標防空作戰任務進行調整,並將軍區直屬防空飛彈旅和直屬雷達旅以及集團軍直屬防空飛彈團和直屬雷達團重新編入陸軍指揮編制體制,以便提升陸軍軍隊防空作戰實力。
縱觀俄羅斯軍隊防空作戰指揮組織體制的發展史,俄羅斯軍隊曾有過對目標防空和軍隊防空任務進行上述調整的先例。衛國戰爭初期,在完全處於戰略防禦態勢下,前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決定將擔負軍隊防空任務的陸軍防空部隊編入擔負目標防空任務的國土防空部隊,以便對邊境地區的目標防空部隊和戰略縱深的目標防空部隊實施集中統一指揮。隨著陸軍防空部隊編入國土防空部隊,蘇軍在對目標防空戰戰役中形成了一支重型鐵拳,成功粉碎了德軍在戰爭初期對首都莫斯科形成的空中優勢,為取得莫斯科保衛戰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1943年6月,隨著蘇軍大規模反攻的開始,前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決定將擔負軍隊防空任務的陸軍防空部隊,重新編入陸軍指揮編成,以期加強對轉入反攻作戰的陸軍部隊的防空作戰。
直接原因——目標防空作戰力量的削弱
前蘇聯時期,為了抗擊北約對首都莫斯科戰略縱深和邊境地區戰略目標的空中突擊,蘇聯防空軍裝備72250架防空殲擊機,9600部防空飛彈發射架,1200個發射陣地,100枚反彈道飛彈和7000部防空雷達,從而構築了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全國性多層次和立體化對空防禦體系。隨著前蘇聯的解體和軍隊的大規模裁減以及防空軍與空軍的合併,擔負目標防空作戰任務的俄羅斯空軍防空部隊作戰實力已大不如從前。
首先,俄羅斯空軍防空雷達網預警能力嚴重縮水。俄羅斯空軍防空雷達站數量,由於蘇聯時期2000個減少到了目前的幾百個。為了確保俄領空的安全和抗擊敵空天進攻武器裝備的突擊,俄羅斯空軍至少需要1000個防空雷達站。由於防空雷達站數量銳減,俄羅斯空軍防空雷達網覆蓋面積縮減至原先的1/23,對本土2/3的領空失去了偵察和監視能力,對超低空目標的探測高度由原先50~1000米衰減至3000~5000米。首都莫斯科防空雷達網對超低空目標的探測高度也由原先的50米衰減到500米。鑒於空軍防空雷達站數量銳減,俄羅斯軍隊被迫以縱深單層次配置來構建防空雷達網。在俄羅斯空軍現役防空雷達中,第一代和第二代防空雷達占了70%,而第三代防空雷達僅占20%。
其次,俄羅斯空軍防空飛彈部隊作戰能力急劇下降。俄羅斯空軍防空飛彈部隊數量由蘇聯時期的150個,減少到了今天的30多個。由於未能及時進行換裝,俄羅斯空軍80%防空飛彈系統都已經超過使用壽命期,需要進行大修或者更新。1994年10月,為增強首都莫斯科攔截以美國為首北約超低空巡航飛彈的作戰能力,俄羅斯軍隊組建了S-50系統,以擔負對莫斯科中央工業區的防空作戰任務。由於防空飛彈部隊數量大幅度減少,俄羅斯空軍莫斯科特種任務司令部S-50系統攔截敵超低空巡航飛彈的作戰能力,從原先的98%下降到今天的28%。目前,俄羅斯空軍莫斯科特種任務司令部尚沒有一個防空飛彈部隊和雷達部隊達到俄羅斯軍隊常備部隊的作戰要求。
最後,俄羅斯空軍防空殲擊機作戰能力令人擔憂。俄羅斯空軍參謀長切利佐夫上將指出,為了抗擊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俄羅斯發動的空天進攻,俄羅斯空軍至少需要1300架“蘇-27”、“米格-29”和“米格-31”防空殲擊機。目前,俄羅斯空軍“蘇-27”、“米格,29”和“米格-31”防空殲擊機要低於這個數字。俄羅斯空軍70%的現役“蘇-27”、“米格-29”和“米格-31”防空殲擊機都過了使用壽命期,急需大修或更新換代。首都莫斯科特種任務司令部“米格-31”防空殲擊機故障率超過了30%,“蘇-27”防空殲擊機故障率超過了40%,而“米格-29”防空殲擊機故障率超過了60%。
面對目標防空作戰力量削弱,即空軍防空部隊作戰能力急劇下降的嚴峻形勢,俄羅斯軍隊必須藉助軍隊防空力量,即陸軍防空部隊,以加強對首都莫斯科和邊境重要城市戰略目標的防空作戰實力。在以大規模空天進攻武器展開的戰爭初期,如果俄羅斯軍隊防空力量無法對首都莫斯科等重要城市戰略目標實施有效的保護話,那么,俄羅斯軍隊必定在戰爭初期喪失戰略主動權和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因此,俄羅斯軍隊做出將軍區直屬防空飛彈旅和直屬雷達旅,集團軍直屬防空飛彈團和直屬雷達團納入空軍空防集團軍(莫斯科特種任務司令部)指揮編成的決定應該是一種明智的選擇。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選擇,不僅可以大大緩解俄羅斯空軍在戰爭初期所承受的目標防空作戰力量不足的壓力,而且可以對戰略縱深和邊境戰略目標實施有效的保護,從而為奪取空天防禦作戰主動權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