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眾化報刊

《太陽報》的成功,使得短時間內,美國各地出現了許多效法者。 至50年代,《紐約先驅報》在發行上超過了《太陽報》。 19世紀30年代,美國大眾化報刊的出現,標誌著新聞業進入商業化的時代,使新聞業成長為一個具有獨特職業追求的行業成為可能。

美國大眾化報刊主要是指19世紀30年代至20世紀上半葉,美國新聞史上出現的面向社會中下層的通俗小報,因讀者對象較政黨報刊更大眾化及售價低廉而得名。美國大眾化報刊其內容以大眾普遍關心的內容為主,一般分為多個不同版塊分別刊登新聞、體育、娛樂、財經、房產、美食、汽車、教育、數碼等信息;專業性不強,內容一般淺顯易懂,迎合大眾的心理需求和審美趣味;價格一般不高,主要利潤來源於廣告。其價格一般定位於5 角至兩元,依照版面多少和印刷精美程度而不同。價格策略是不求在零售或訂閱價格上收回成本,以低廉的價格儘可能大的擴大發行量,然後再把大批的客群出售給廣告商。美國大眾化報刊時期主要的報刊是:《太陽報》、《紐約先驅報》、《紐約論壇報》和《紐約時報》。

大眾化報刊產生的條件

1.政治民主化的完成
2.城市規模的擴張
3.工商經濟的發展
4.交通電訊技術等的革命性變化

大眾化報刊的特點

1、幾乎所有的大眾化報紙,都沒有例外地標榜自己是超黨派獨立報紙。
2、大眾化報刊都維持了經濟上的獨立。
3、與政黨報刊相比,大眾化報紙大大地拓展了報導領域,尤其是重視地方新聞、社會新聞、人情味新 聞以及 煽情主義新聞。
4、大眾化報刊都顯得很通俗,平易近人。
5、大眾化報刊的定價遠比政黨報刊低廉。

美國大眾化報刊的勃起

從美國獨立至19世紀初期,經過聯邦黨人與共和黨人的反覆較量,美國式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終於最終確立下來。在稍晚些時,工業革命又開始在美國出現,城市發展,工人數量激增,工商資本家也感到有必要尋找一種能在更大範圍內訴諸消費者的廣告媒介。所有這一切條件,美國比歐洲諸國都提前具備了。這樣,在19世紀30年代初期,美國出現了歷史上第一批大眾化報刊。
美國主要大眾化報刊的代表:

(一)《太陽報》

《太陽報》—— ——大眾化報刊成功的典範。
 美國第一張成功的大眾化報刊,是由班傑明·戴(1810一1889年)於1833年9月3日創刊的《太陽報》。雖然班傑明·戴的辦報目的僅是為他的印刷所增加業務,雖然在《太陽報》之前,美國已有數家大眾化報刊,但它一出現便成了大眾化報刊成功的典範。班傑明·戴宣稱,他的目的“是辦一份人人都能買得起的報刊,為公眾報導當天的新聞,同時提供有利的廣告媒介。”它每份售價一分錢,並且首創街頭出售。作為一家僅有4頁的小型報紙,其報導內容主要為當地發生的事件與暴力新聞,其取材大都是一些無足輕重的瑣事,但是讀起來極有趣味。它重視報導的人情味,有時甚至為人情昧而捏造新聞。如1835年,該報發表的由里查德·洛克撰寫的月球系列報導,使新聞幾同於謊言。但是當時寬厚的讀者並未因此而拋棄該報。因為在此之前,資產階級革命報刊、政黨報刊早已開了說謊的先河。《太陽報》以其特有的風格和低廉的價格,深受讀者的歡迎。剛創刊時,它僅發行1 000份,6個月時發行8 000份,3年後達到,3萬份。1837年,班傑明·戴將《太陽報》轉讓給了他的內弟比奇。直到50年代,該報的銷量一直居美國報界首位。

(二)《紐約先驅報》

《紐約先驅報》——拋棄黨派偏見。
《太陽報》的成功,使得短時間內,美國各地出現了許多效法者。其中影響最大者,當推詹姆士·戈登·貝內特(1795—1872.年)於1835年5月創辦的《紐約先驅報》。在許多方面,貝內特比起班傑明·戴來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至50年代,《紐約先驅報》在發行上超過了《太陽報》。貝內特原系英國蘇格蘭人,24歲移居美國。雖然他才氣縱橫,卻始終不得志。創辦《紐約先驅報》時,僅有500美元資本,獨自擔當編輯、撰寫、採訪、評論並掌管廣告、發行等全部工作。他仿效《太陽報》的作法,採用聳人聽聞的題材,並加.上自己的花招;在犯罪新聞的報導方面,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為了戰勝《太陽報》,貝內特一方面擴大報導領域,創辦富有特色的金融專業,報導金融市場、貨幣交易和證券行情,以吸引商業階級讀者;另方面,他還提出了“人道主義”、“改良社會”的口號,大肆攻擊政客、議員和教會,以造成聳動性效果。這些措施推動了報紙的發行,但同時也引起了上流社會的不滿,並遭到了報界同行的嫉妒。1840年,紐約市掀起了一場旨在抵制《紐約先驅報》的“道德戰爭”。鑒於發行量的萎縮和廣告收入的減少,貝內特慢慢地改變了立場。至1860年,該報銷數達到7.5萬份,成為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

(三)《紐約論壇報》

《紐約論壇報》——“最偉大的道德機關報”。
如果說,《太陽報》和《紐約先驅報》等大眾化報刊的犯罪新聞與煽情宣傳,使得它們還夠不上稱為一個負責的報紙,那么,霍勒斯·格里利(1811—1872年)創辦的《紐約論壇報》,則以其高尚的理想、客觀的態度和負責的精神,代表著便士報的最高典範。它的創刊、發展,標誌著美國大眾化報刊發展到了成熟階段。
霍勒斯·格里利是美國新聞史上最有影響的報人之一。他出生於一個貧困的家庭,早年雖然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卻通過自學掌握了淵博的知識。15歲學習印刷,20歲流落紐約,進《晚郵報》工作。隨後陸續主編了《紐約人報》、《圓木小屋》等報。1841年創辦《紐約論壇報》。在宣傳該報的廣告中,他宣稱“它將努力維護人民的利益和促進他們道德的、社會的和政治的權益。它將摒棄許多著名便士報上的不道德的、下流的警察局新聞、廣告和一些其他材料。我們將盡瘁心力地把報紙辦成贏得善良的、有教養的人們嘉許的、受歡迎的家庭常客。”他的指導思想是,“一方面不當政黨的奴僕,另方面也不偽裝中立。”《論壇報》創刊後,每期4版,每版5欄,編輯完善,印刷美觀。出版一個月,發行量就達到了1萬份。雖然在銷量上,它始終落後於《太陽報》、《紐約先驅報》,但在對社會的影響方面,卻遠遠大於上述兩報。19世紀40年代,美國大眾化報刊已經獲得社會和公眾的認可,但是正式僱傭的記者仍然較少。格里利培養了早期記者,如亨利·J·雷蒙德和查爾斯·達納等,這些首席助理後來定名為編輯主任,成為新聞主編的先驅。此外,<紐約論壇報》還對新聞從業人員進行分工,形成了記者、編輯、社論撰稿人、文學編輯等專門人才。格里利意識到,只有對讀者負責,報紙才能贏得讀者,除了煽情主義手法之外,還有另外一條爭取讀者的途徑,即提供具有道德感和責任感的新聞。儘管格里利的觀點和一些人的意見相左,但是讀者樂於在“論壇刀中感受一種樸素的模糊的為了大眾的意識。“格里利以他真誠的思想和言行為美國新聞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獨特的貢獻,為此他被美國新聞界譽為‘報業之父’.雖然格里利在新聞實踐中並沒有完全做到他所標榜的新聞選擇標準,他所抨擊的那些低級的新聞與廣告,在《論壇報》也沒有絕跡,但是<論壇報》的道德水準確實高於其他廉價報紙。該報在美國中西部獲得“僅次於<聖經》礦的地位,享有“最偉大的道德機關報"的美譽,格里利贏得了同時代最偉大主編的名聲。美國歷史學家詹姆·福特·洛德甚至稱該報是“美國過去沒有的、以後也沒有的一種權威。”

(四)《紐約時報》

《紐約時報》——開闢嚴肅新聞道路。
大眾化報刊在開發平民讀者群的初期,把新聞賣點停留在情感刺激的水平上,在商業上取得了成功。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公眾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單純的煽情主義手法已經失去了曾經的吸引力。在一個正經歷深刻變革的時代,廉價報紙的先驅認識到,若要更好的生存,必須適應讀者的高層次閱讀需求。
1851年9月18日,雷蒙德創辦《紐約時報》。該報以“道德精神"和“守主義掙為前提,堅持較高的格調,強調新聞做到客觀公正,注重報導國外新聞,以開闊讀者的視野,受到了公眾的尊敬。同時,《紐約時報》的多元報導超越了其他報紙純粹是美國自身觀點的表達,奠定了它成為國際上備受尊崇的高格調報紙的基礎。
雷蒙德對新聞和記者的理解與早期格里利“個人新聞業”的風格有很大區別。
在廉價報紙趨向低俗競爭的背景下,雷蒙德顯現出在公共事務報導中的一種相當正派的態度。作為一個政治活動的積極人士,雷蒙德對於他所信服的政策會給予社論支持,但他從來不利用《紐約時報》為自己謀求政治利益,也不用報紙來支持他所認同的政治組織。
《紐約時報》在筆調和內容上追求公正和準確,力求以高品位贏得客群的認可。雷蒙德本人熱衷於政治,但是他主張報紙應採取摒棄黨派偏見見的客觀立場,從而成功開闢了嚴肅報紙的發展方向。

四、美國大眾化報刊對美國新聞事業的影響

19世紀30年代,美國大眾化報刊的出現,標誌著新聞業進入商業化的時代,使新聞業成長為一個具有獨特職業追求的行業成為可能。在大眾化報刊早期,報紙雖然不再是黨派的工具,卻演化為個人肆意妄為的場所,新聞常因編輯個人的立場而有所偏頗,那些激動人心的論調實則成為自我宣傳的形式。值得肯定的是,第一次報刊大眾化浪潮中的新聞界的有識之士開始萌生新聞倫理意識,雖然這些意識多從社會道德角度思考新聞職業倫理,但是它適應了公眾和社會的需要,為新聞倫理的逐步發展奠定了基礎。以《紐約太陽報》創辦為標誌的“便士報力運動奠定了美國現代報業的經營理念,改變了整個世界的報業格局。“美國的大眾報刊是在美國形成新的兩個主要政黨的時期出現的,當時人們對於政治的熱情尚未消退,而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呈現蓬勃發展的勢頭,因而政黨報刊與大眾報刊有一段交叉時期。"在這樣的政治和經濟背景下,早期的大眾化報紙還不具備與政黨報刊徹底劃清界限的全部條件。
第一次報刊大眾化浪潮中的新聞倫理觀的核心內容是獨立精神。獨立精神涵蓋的內容包括:經濟上獨立於廣告商,不受廣告影響;不受商業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影響;不受用心險惡的宣傳、政黨或派別影響;不受公眾輿論和公眾趣味的影響等。崇尚獨立精神是政黨報紙和廉價報紙的重要區別之一。舊式的個人新聞事業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獨裁的、易引起爭議的、派系的、並被政黨分贓制所主宰,很少具有真正的獨立特徵.獨立於政黨是廉價報紙登上歷史舞台後一個顯著特點。在廉價報紙的初期階段,貝內特、格里利和雷蒙德等強調報紙的獨立性,是具有遠見卓識的。
大眾化報刊初期,在公眾對記者的社會角色認知尚未成熟的前提下,以格里利為代表的報業先驅產生了模糊的新聞倫理意識,通過追求不偏不倚、事實與意見,以區別於政黨報紙,初步具有了職業理念,雖然個人色彩較為濃重,但是畢竟開始了寶貴的探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