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中美文章”的薛涌博士,用委婉動人的筆觸,詳細分析美國大學教育的種種先進理念與實踐,對比分析中國高等教育存在的缺失,告訴我們真實的美國大學是怎樣的,告訴我們一流的大學、優秀的人才、一流的領導者是怎樣塑造的。本書還教我們如何選擇美國的大學和專業,即使你不上美國的大學,也可以自己學習和實踐。是一本好看又實用的教育經典之作,每一個家長、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都可以從中得到啟發。
作者簡介
薛涌,198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曾在《北京晚報》、社科院政治所工作:耶魯大學歷史博士,現在美國任教。十五年來觀察與思考中美教育,長期為海內外各大報刊撰寫專欄,是中文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之一。他的新浪部落格訪問量即將突破3000萬。已經出版有《右翼帝國的生成》《炫耀的足球》《美國是怎樣教育精英的》《精英的階梯》《草根才是主流》《學而時習之:論語研究之一》《一歲就上常青藤》《仇富》《北大批判》《培養精英》等書。
圖書目錄
序言一流大學,一流美國人
——領導21世紀的核心戰略
真實的美國大學
哈佛,哈佛
常青藤秘密
體育影響一生
美國大學的錢經
中國大學向美國學什麼?
試讀章節
真實的美國大學
美國的頂尖大學為什麼不待見高考狀元?
2010年北京市理科高考狀元李泰伯成了雙料名人。除了狀元身份外,他申請美國11所頂尖大學全部遭拒。於是引來媒體的一陣“反省”,稱應試教育培養不出優異的人才來。另有個高考狀元職業狀況的調查報告,稱過去30年的狀元表現都低於預期,沒有一個在自己的領域達到“一流”。
我並不贊成以美國大學的取捨來判斷某人是不是人才。我多少也算是留美過來的人。一位常青藤的著名教授曾坦率地告訴我:“錄取的盲目性很大,經常會招錯了學生。特別是隔著太平洋錄取中國學生,更難判斷。只能盡力而為,最後還要看運氣了。”所謂過去30年的狀元沒有一個成為“一流”之說,也有待推敲。比如“一流”的標準是什麼?現在並沒有個界定。我個人就認識非常優異的“高考狀元”。
不過,李泰伯的個案,確實有助於我們反省中國的教育制度。哈佛大學的教育學家Tony Wagner曾經非常形象地講述了他個人的一段經歷。2006年,他外出講演,在飛機上正好和一位大公司的總裁為鄰座。兩人一聊天,他就發現這位總裁在招募人才上親力親為,花了很大的精力。於是他就問總裁:“在新招募的雇員身上,你最渴求的素質是什麼?”對方答道:“會問好的問題。我們的業務每天在變,技術在不斷更新。我們會教給雇員新技術。但是,他們要想解決問題、學習新東西,必須知道應該問什麼。我們無法現教他們怎么問問題。”
“那么,還有什麼其他的素質是你所渴求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