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鬍髭草

羊鬍髭草

羊鬍髭草,主要成為莎草科植物披葉薹的全草,有治濕瘡、黃水晶晶及小兒羊須瘡等功效,是生物學植物系統分類中單子葉植物綱下一個的物種名稱。

基本信息

羊鬍髭草

正文

羊鬍髭草
(《江蘇藥材志》)

異名

羊毛鬍子、羊鬍子草(《中國經濟植物志》)。

來源

為莎草科植物披葉薹的全草。

植物形態

披葉薹
多年生草本。稈簇生,三棱形,高達40厘米。葉鞘長;葉線形,長3~25厘米,寬1~2毫米;苞片短,筒狀,具銹色脈紋。花單性,雌雄同株;花序具小穗3~6;雄花小穗著生於莖端,鱗片卵狀披針形,具銹色脈紋,邊緣膜質,雄蕊3;雌蕊小穗側生,鱗片長圓狀卵圓形,具銹色脈紋,先端突出成尖刺。囊苞卵狀三棱形,有脈紋,被稀疏柔毛。小堅果三棱形,褐色,柱頭3裂。花期2~3月。
生於林下山坡或路旁。分布我國東北、華東、華中和西南各地。

化學成分

莖葉含水分11.32%,灰分8.85%,纖維素40.97%。

功用主治

《江蘇藥材志》:"治濕瘡、黃水晶晶及小兒羊須瘡。"

用法與用量

外用:燒灰油調搽,每日2~3次。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