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1136~1184)

《爾雅翼》共32卷,記述植物180種,動物230餘種。 《釋獸》6卷,皆記哺乳動物。 《釋蟲》4卷,記述40種昆蟲。

羅(1136~1184)

正文

中國南宋時期的博物學者。字端良,號存齋。新安(安徽休寧)人。生於南宋高宗紹興六年,卒於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孝宗乾道二年(1166)擢為進士,曾任贛州通判、南劍州(福建南平)和鄂州(湖北武昌)知州等職,任職期間注意發展教育,鼓勵農業,有政績。
他博學好古,精於經學。他鑒於“萬物異名,說者無所旁緣”,遂以《爾雅》為宗本,專述動、植物,於1174年著成《爾雅翼》一書。
《爾雅翼》共32卷,記述植物180種,動物230餘種。《釋草》8卷,120種,以記述草本植物為主,兼及灌木、叢木。《釋木》4卷,記60種木本植物。《釋鳥》5卷,述58種鳥類。《釋獸》6卷,皆記哺乳動物。《釋蟲》4卷,記述40種昆蟲。《釋魚》5卷,55種,以魚類為主,兼及哺乳類之鯨,爬行動物之蛇類、龜鱉、鱷、灣鱷,兩棲類之蛙,以及貝類,節肢動物之蝦、蟹等。每類之下將形狀、生境或功能(用途)相同者排在一起,以示其同類。草本之下有糧食植物、染料植物、瓜類、纖維植物、水生草本植物、蔥韭蒜類植物,等等。每種植物,又列出不同品種(變種)之名目,如黍有赤、白、黑、黏、不黏之分。稻有水、旱、早、晚、有芒、無芒及從東南亞引進的“占城稻”。
他寫《爾雅翼》不僅參閱古籍二、三百種,而且重視實際知識。因此在形態分類上,有的遠勝於前人。如指出:“烏喙(烏頭)和附子同根”,鯉魚黑線(側線)“在脅中,非脊也”,鼯鼠與服翼(蝙蝠)“皆鼠”,鯪鯉(穿山甲),“蓋獸之類,非魚之屬也”,比目魚和王餘(魚)“絕不相類”等。他對蚊、蜻蛉、蛙的生活史和飛蟻的交尾現象觀察細緻。認識到眾蛇之中,獨腹蛇“胎產”,鱓(鱔)“腹中自有子”,而否認鱔由“荇芹根及人發所化”。
《爾雅翼》於1270年始刊布於世,後刻版散失,1320年復“訪求墨本,節費重刊”,並由洪焱祖音釋,傳於後世。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