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聘生平簡介
羅聘為“揚州八怪”中最年輕者。
其父羅愚溪,康熙年間中舉,做過小官。羅愚溪生有五兒,羅聘排行第四。羅聘剛滿周歲時,父親去世。羅聘聰明勤奮,所讀之書,過目不忘。
因家境貧寒,讀書非為科舉,單求謀生,以賣字畫為業。
二十一歲時,羅聘與方婉儀結婚。方婉儀世代官宦,祖父和父親都入仕,但父親官職不大,家境不甚殷實,羅聘家境更為慘澹。結婚後,兩人情趣相投,談書畫,游山水,賦詩詞,琴瑟和諧。
二十四歲時,拜金農為師,學詩習畫,常為金農代筆。
揚州鹽官盧雅語,家富,好與書畫名人郊遊,書畫名流以與之郊遊為榮。羅聘為其坐上貴客。鄭板橋等名流皆對羅聘刮目相看。
乾隆二十八年(1763), 金農於揚州謝世,享年七十七歲。患病期間,羅聘服侍左右;去世後,羅聘盡其所能,料理喪事,並護送金農靈柩,歸葬浙江臨平。
乾隆三十六年(1771),羅聘攜畫至京師拜謁名流,所作八幅《鬼趣圖》最受注意。
次年南歸,在天津因大雪受阻,整理金農詩作,並作後記。
四十七歲,二次赴京。其間,他曾畫蜈蚣、觀音、杜甫與韓愈像,又作過指畫。在外漫遊近10年,後因囊中羞澀而返里。返里後,仍以賣書畫為生。乾隆四十九年(1784),應地方之請為重寧寺作大幅壁畫,畫中仙佛人物惟妙惟肖,傳為名勝,今已不存。乾隆五十五年(1790),羅聘攜幼子允纘三上京師。其書畫不僅達官貴人求購,在京朝鮮人亦以重金收買。其時收入頗豐,但因豪爽揮霍,八年後還需別人資助路費,才得返回故里。
返鄉之後,作《梅花記歲圖》。
嘉慶四年 (1799)逝世,享年六十七歲。
三上京城
金農死後,羅聘入京賣畫,期間創作《鬼趣圖》,名聲鵲起。同鄉、大鹽商程晉芳勸羅聘:“斯圖即奇特,洗手勿輕試。”
當年秋,南下回鄉,依舊賣畫為業。其間遠遊中原,家中之事,未嘗關心。乾隆四十四年(1779)五月初,方婉儀正患病臥床,羅聘卻二次進京,一路遊玩,直至八月方到京城。方婉儀已於五月十九日病逝於揚州。
羅聘身居古廟,身無分文,欲回不能。百般無奈,手抄錄妻子所作詩一首,送與顯貴,冀能博得施捨,事與願違,仍無法弄到盤纏,苦挨數月,方回到揚州。
從此之後,羅聘不再畫鬼,改畫佛像。
又十年,年近花甲,三上京城。當此時已名聞畫界。至京城,士大夫登門求畫者甚多,一些在京的朝鮮人也攜重金購畫。羅聘揮金如土,游名勝,買古董,八年後,帶著小兒子回鄉時,居然又無路費!有人知道他要回鄉,便上門討債。羅聘只好連衣服都賣了,仍無法償清!
嘉慶三年(1798),一位做鹽運使的朋友聞訊,資助羅聘的大兒子趕到京城,才把父親和弟弟接回揚州。
次年,這位“畫名甚高而生活甚苦”的畫家與世長辭。
方婉儀
方婉儀十幾歲時即會寫詩,詩風清麗。跟隨父親和姑母學畫,在揚州小有名氣,人稱“小才女”。
方婉儀病逝於1779年,享年僅四十四歲。
方婉儀和羅聘育有三個子女,都會書畫,尤以畫梅見長,後人稱其為“羅家梅派”。
方婉儀作《生日詩》:
平簟疏簾小閣晴,朝來池畔最關情。
清清不染淤泥水,我與荷花同日生。
鬼趣圖
《鬼趣圖卷》為羅聘的存世名作,共八幅,畫家以誇張手法描 繪出一幅幅奇異怪譎的鬼怪世界,藉以諷喻社會現實,堪稱古代傑出的諷刺漫畫。
第一幅,是在一片瀰漫的煙霧中,隱隱約約可以看見一些離奇的面目和肢體,似真似幻。那虛無飄渺的形象,就是“鬼”。
第二幅,畫面上是兩個鬼:一前一後,疾速前行。後面跟著的鬼,頭戴纓帽,很瘦,或為一對鬼主僕。
第三幅,畫的是一個穿著華麗而面目可憎的“闊鬼”,它手拿蘭花,貼近一個女鬼說悄悄話,旁邊還有一個鬼在竊聽。
第四幅,畫的是一個矮鬼,拄著拐杖,一個紅衣小鬼為他捧著酒缽。
第五幅 ,是一個綠頭髮鬼,腳和手臂都很長,在作捉拿狀。
第六幅,是一個大頭鬼,正追趕著跑在前面的兩個小鬼。兩個小鬼一邊奔跑,一邊慌慌張張地回頭看。
第七幅,一共畫了4個鬼。一個鬼打著傘在風雨中疾行,緊緊地跟在前面的一個鬼後。還有兩個小鬼,頭出現在傘旁,沒有身子。
第八幅,畫的是兩具白骨骷髏,一男一女,站在樹叢中的一座古墓旁說話。
《鬼趣圖》一出,羅聘在京城博得了不小的名聲。
羅聘畫作選
羅聘之友吳錫麒為羅聘《香葉草堂詩存》作序,評曰: “活梅花於腕下,生竹樹於胸中。春山淡而秋山明,新鬼大而故鬼小。極雲煙之變幻,姿粉墨之臨摹。”
晚清畫家與畫論家秦祖永於《桐蔭論畫》中推羅聘繪畫為“神品”:“羅兩峰聘筆情古逸,思致淵雅,深得冬心翁神髓,墨梅蘭竹,均極超妙,古趣盎然,人物佛像,尤奇而不詭於正,真高流逸墨,非尋常畫史所能窺其涯涘者也。”
揚州八怪畫家的作品,後世仿品極多,羅聘也不例外,故未有有序可考之記錄者,未可輕易定為真跡。
羅聘故居
故居在江蘇省揚州市彌陀巷46號。羅聘名之“朱草詩林”。宅第坐北朝南,系揚州傳統的三合院結構。東側住宅與花廳間用一長廊隔開,廊中原有六角形小門相通,現此門已閉,東側房舍已改易。廊西為園,保存完好。園內北端有書齋兩間,據稱此齋即為“香葉草堂”,堂前原有池。書齋前西南依牆築一半亭,原有晚清金石書畫名家吳讓之題“倦鳥巢”亭額,半亭之西有面東客座三小間,以短廊相接。羅聘及其妻兒均善畫梅。“梅家畫派”在此宅內生活了幾十年。羅聘故居1962年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