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民歌簡介
“羅布淖爾”就是現在新疆的尉犁縣,“淖爾”是蒙語湖泊的意思。漢初,尉犁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渠犁國”,屬西域都護府管轄。清光緒二十五年設新平縣,民國三年改尉犁縣,先後屬焉耆府、焉耆行政區;解放後,屬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所轄。尉犁北依天山,南臨塔克拉瑪乾大沙漠,中部為塔里木河、孔雀河沖積平原,東西長502公里,南北寬約165公里,總面積5.97萬平方公里 ,為全國行政面積三大縣之一。縣轄七鄉二鎮四場,另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及巴州駐縣單位。塔里木河、孔雀河橫貫全境,沿河兩岸是舉世聞名的“綠色走廊”——原始胡楊林,這條野生林帶像一條蜿蜒奔騰的巨龍,浩浩蕩蕩竟達數百公里。
羅布淖爾維吾爾族民歌主要流傳在尉犁縣的一種維吾爾族民歌,內容豐富,旋律優美,節奏極具感染力。 勞動歌主要有獵歌、牧歌、麥收歌、打場歌、挖渠歌、紡車謠、砌牆歌等。許多愛情歌中表達了青年男女對愛情的無比忠貞和熱烈追求,歷史歌是反映維吾爾族人民歷史上一些重大事件的歌曲。如北疆流行的《築城歌》、《往後流》等;有的歌頌農民起義,如“英雄沙迪爾》、《馬車夫之歌》、《鐵木爾海力派之歌》等;有的揭露帝國主義侵略者的醜惡面貌,如鞭笞阿古柏的歌和《迫遷歌》。
維吾爾族民歌淵源
羅布淖爾居留過的有塞人、漢人、土火羅人、吐蕃人、多浪人等,在孔雀河台地和興地山一帶留下了大量的墓葬、岩畫等文化遺蹟。長期的土著居民則為羅布人,在北魏《魏書.吐谷渾》、清《回疆志》、《西域聞見錄》、《蘭州輯略》等古書中均有記載。羅布人是單一的食魚民族,被形象稱作沙漠瀚海中的打魚人。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海子群之間,靠捕魚為生,用胡楊作舟,以曲木為罐,劈梭梭為柴,插蘆葦為室。他們用胡楊樹洞中的黃水漿洗衣服,用胡楊樹上的白鹼發麵。具《回疆志》載:“羅布人不種五穀,不牧牲畜,唯小舟捕魚為食,或采野麻,或捕哈什鳥剝皮為衣,或以水獺之皮並哈什鳥之翎,持往城市貨賣,易布以代衣”。羅布人的生活習俗,直至清末民初,仍無大的改變;目前,羅布人是新疆維吾爾族的一個分支。
維吾爾族民歌蘊藏極為豐富,就其內容可分為傳統民歌和新民歌兩大部分。傳統民歌包括愛情歌、勞動歌、歷史歌、生活習俗歌等類別。
生活習俗歌與各種儀式和民族傳統習俗關係密切。在婚喪嫁娶、慶典、祭禮及民間節日中都要吟唱習俗歌。這類民歌有婚禮歌、迎春歌、迎雪歌、喪歌(又稱“輓歌”)、封齋歌等。流行在東疆的催眠歌(如《睡吧,孩子》)是典型的短調徒歌。相和歌也可分為兩小類。第一類以獨唱的自彈自唱為主,演唱抒情、敘事性民歌。第二類相和歌採用固定節奏型,節拍規整,節奏鮮明,氣氛熱烈,常用以伴舞。表演形式以對唱、齊唱或領唱、幫唱為主。
維吾爾族民歌傳承
歷史歌主要是關於維吾爾族歷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的歌謠,有的反映了封建統治階級的殘酷壓迫及農民的英勇反抗和暴動起義,有的反映了維吾爾族人民反抗外來侵略,保衛家鄉、保衛邊疆、維護祖國統一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其中流傳較廣的有北疆伊犁地區的《諾孜古姆》、《築城歌》、《英雄沙迪爾的歌》、反對沙皇的《迫遷歌》,南疆喀什地區的《關於馬提台的歌》等等。
愛情歌在維吾爾族民歌中占有很大比重,青年男女間熾熱的戀情往往通過富有維吾爾民族心理特徵和地域特色的比興手法來加以表達,因此具有一種獨特的藝術魅力。
新民歌則是維吾爾族人民對於社會主義新生活的熱烈頌歌,表現了人民對黨、對領袖、對社會主義制度的無比熱愛。
維吾爾族民間歌曲內容廣泛,數量眾多。民歌的歌詞多數不固定,往往選擇能套用歌曲曲調的民謠,襯詞有短有長,起著加強語氣,渲染氣氛,深化詞意,唱詞多採用比、興等手法,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