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義流派
攝影繪畫主義流派在攝影藝術學中,可分為廣義和狹意兩類。
廣義言,該流派以繪畫造型原則和美學追求規範自已創作的攝影藝術流派。
狹義言,則專指產生於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初,1857年達到頂峰,八十年代已接近尾聲,終於結束在1886年P .H .愛默生(P .H .EMERSON)發起的那場大“批判”中的、以當代拉斐爾前派為榜樣,追求維多利亞藝術風格的攝影藝術流派,它被稱作“高藝術”(HIGH ART)。是這一時期攝影藝術的主流。
這一攝影藝術流派其創作題材大多取予宗教教義或文藝作品,創作方法是主題先行,先畫草圖,請人扮演拍攝,再經暗房加工而成。故作品結構嚴謹,布局考究。藝術特點是作品極富情節性、敘事性和寓意性。
該攝影藝術流派所以產生於斯是歷史之必然。如前所述,攝影一進入人類的社會生活,以其能夠“複寫和留存” 現實景象的能力風靡了人們,而它能不能以其“摹象傳情” 的能力進入造型藝術的殿堂尚待人們開發和探求。1847年,一幅由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名叫T .庫蒂爾(T .GOUTURE)拍攝的題為《古羅馬的沒落》劇照,以其宏偉的場面和濃郁的文藝復興時代藝術風格,與其時被藝術史家譽之為維多利亞藝術風尚——拉斐爾前派的藝術思潮合拍被時人震驚和思索。使攝影家認識到攝影在“藝術領域” 里一定也會大有作為,造型潛能和空間很大,從而開始體察到攝影的另一種特性——造型性,啟示和激發他們對這方面的探索熱情。例如這一時期中著名女攝影家J .M .卡梅隆夫人(J .M .CAMERON)就明確表示要“堅決地跟著拉斐爾前派走” ,積極參與發起和組織成立名垂攝影史的“拉斐爾前派小組”的繪畫主義攝影組織。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八年之後的1855年,攝影藝術家O .G .雷蘭德(O .G .REJLANDER)摹仿T .庫蒂爾拍攝劇照的方法——擺布導演地拍攝出具有情節性的被評論家譽為“攝影藝術發軔時期的佳作” 和“用攝影來繪畫”作品《玩耍》;另一位繪畫主義攝影家W .L .布拉斯(W .L .PRICE)的《唐吉珂德在他的書房中》亦相繼問世。
同時期,1852年英國攝影家R .貝亞德(R .BEJADER)發明的“拼接合成法”和1855年法國攝影家H .斯芬格爾(H .SFINGUER)發明的“修描照片” 等攝製工藝的普及與推廣,無疑為“用攝影來繪畫” 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條件與空間。於是1856年, P .H .羅賓森(P .H .ROBINSON)創作出有“維多利亞藝術風格” 之譽的《黎明與落日》;第二年——1857年O .G .雷蘭德就用了30張火棉膠底片,依著事先設計好的草圖,花了六個星期,精心在一幅400×800mm的蛋白相紙上攝製出繪畫主義攝影流派的峰巔與扛鼎之作——《兩條生活道路》,並在曼徹斯特舉辦的“藝術珍品展覽會” 上展出,震動了當時的藝術界,將該攝影藝術流派推向了頂峰。
值得提出的是1869年,H .P .羅賓森總結了該流派這一階段的藝術實踐,寫出一本可視同這個藝術流派的理論著作——《攝影的畫意效果》一書。他在書中明確指出∶“攝影家一定要有豐富的感情和深入的藝術認,方足以成為優秀的攝影家。無疑攝影術的改良和不斷的發明,啟示出更高的標準,足以使攝影家更能自由的發揮。但技術上的改良並非就等於藝術上的進步,因為攝影本身如何精巧完備,還只是一種帶到更高的目標而已” 。
“高藝術” 所以於世紀末走完自已的藝術道路,原因在於它囿於成規,奉“拉斐爾前派”為圭皋 , 不願越雷池半步,脫離現實生活,從聖經、詩歌、歷史中找題材,可謂“食古不化” 。為此,1886年前後,在P .H .愛默生的“批評” 聲中落幕。 這一攝影藝術流派的著名攝影家有∶W .L .布拉斯、J .M .卡梅隆夫人、F .H .戴(F .H .DAY)、納達爾(NADAR)、J .邁耶爾(J .MANYER)、H .P .羅賓森、O .G 雷蘭德等人;著名攝影作品有∶1855年的《唐吉珂德在他的書房中》、1856年的《黎明和落日》、1857年的《兩條生活道路》、《黑夜降臨,無家可歸》1858年的《彌留》、1861年的《薩略特的女士》、1870年的《天使》、《佚題》、《高藝術》、1872年的《人和動物的感情表達》、1874年的《亞瑟王之死》、1880年左右的《上帝保佑爸爸平安回家》、1887年的《卡洛琳》┅┅ 等攝影名作。
如今再來談談廣義概念的“繪畫主義”攝影藝術流派,即平常我們講的“畫意派” 攝影。
該流派雖然也遵重繪畫的造型規則和審美取向,刻意追求攝影作品“有意味的形式” ,重視攝影作品“情” 的表達和“美” 的造型,但這一流派的攝影家卻始終注意發揮攝影紀實這一本體特性潛能的挖掘和發揮,運用“選擇” 這種造型手段進行“創造”。 拍攝時依靠自己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在現實環境中尋找題材。從事“畫意派” 攝影的攝影藝術家講究的是感受、發現與領悟。早在1850年D .O .希爾和R .阿丹森(R.ADAMMSON)就拍攝過一幅被評論家譽之具有典型的“十七世紀荷蘭繪畫風格” 的人像作品《瑪麗露絲紋》。如果我們翻閱一下這個時期的作品,你會發現,一些“繪畫主義” 中堅攝影家也時有所作。可惜的是,這種創作方法被湮沒於“高藝術” 的創作浪潮之中。直到1886年P .H .愛默生髮表了《攝影.一門富於畫意的藝術》的講話,和一本他自己拍自現實中的畫冊《諾福克開闊地生活和風景》的出版,才重新引起人們的反思與重視。1889年,他又寫了一本振聾發聵的著作《自然主義攝影》,鼓吹新的攝影理念,使這一時期被人們逐漸發現和認識的兩條攝影本體特性的“軸” 有意地加以靠攏,將攝影從“高藝術” 這條死胡同引了出來。在下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中新的社會思潮和藝術思潮的影響下,以漸進的方式,步入新的發展階段,產生新的攝影藝術流派,攝影藝術面貌為之一新。
階段
繪畫主義攝影大致經歷了這樣三個階段:仿畫階段;崇尚曲雅階段;畫意階段。 繪畫主義攝影家提出,“應該產生攝影的拉斐爾和攝影的提茨安。”
繪畫主義攝影經歷了較長的發展時期,第一個繪畫主義攝影家是英國畫家希路(1802-1870),他擅長人像攝影,作品結構嚴謹,造型優雅。1851年至1853年,是繪畫主義攝影的成長時期。1869年,英國攝影家HP羅賓森(1830-1901)出版了《攝影的畫意效果》一書,他提出:“攝影家一定要有豐富的情感和深入的藝術認識,方足以成為優秀的攝影家。無疑,攝影術的繼續改良和不斷發明啟示出更高的目標,足以令攝影家更能自由發揮;但技術上的改良並非就等於藝術上的進。因為攝影本身無論如何精巧完備,還只是一種帶引到更高的目標而已。”為該派奠定了理論基礎。
1857年,O.G.雷蘭德(1813-1875)創作了一幅由30餘張底片拼放而成的、具有文藝復興風格的作品:《兩種生活方式》,標誌著繪畫主義攝影藝術上的成熟。
這一時期的作品,其題材大都富有宗教色彩,含有一定的規喻性。拍攝時,預先打好草圖,然後利用模特兒、道具,組織和安排場面,並通過暗房加工而成。追求照片畫面的繪畫效果。
隨後,繪畫主義攝影的內容有所擴大,但風格仍崇尚古典主義,造型和構圖仍具學院派的法則,因而顯得儲蓄、沉表、典雅。
當該流派發展到畫意階段時,追求作品的情感、意境和形式的美,依舊是它的特點。由於繪畫主義攝影家強調藝術修養:“如果想要使攝影在藝術上有地位,攝影家就必須首先培養起審美的能力和育實藝術的修養。”所以其歷史功績是把攝影從初期機械地摹寫對象引導到造型藝術的領域中去,促進了攝影藝術的發展。
由於繪畫主義的創作大都脫離現實生活,加上攝影器材的日益改善,人們審美趣味的不斷發展,為“自然主義”所衝擊。儘管這樣,在今天的攝影藝術殿堂中,仍有它的席位。
《彌留》 H.P.羅賓森 《古羅馬的沒落》 T.庫蒂爾
作品
《唐吉珂德在他的書房中》 W.L.布拉斯 《無題》J.M.卡梅隆
這一流派的主要攝影家和作品有:普萊期(?-1896)的《男爵之宴》、《魯賓遜漂流記》、《寶塔情景》;羅賓林的《當一天工作完了的時候》、《秋天》、《兩個小姑娘》、《彌留》、《拿著毒藥瓶的朱麗葉》、《黎明和落日》;雷蘭德的《伊菲吉尼亞》、《優迪特與荷羅佛尼斯》、J.M.卡梅隆夫人《無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