繒姓

繒姓源於姒姓,出自夏禹之後少康次子列曲的封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姒姓,出自夏禹之後少康次子列曲的封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古代歷史上曾出現有多個繒(鄫、曾)國,是繒國在發展過程中隨時代變化因不斷遷徙所造成,追根求源可以發現實為一脈相承,均為夏禹後裔,姒姓。根據其時間發展順序,可以歸納如下:
其一,在河南潧水之“繒”者,即鄭地之“曾”。即史籍《左傳·襄公元年》、杜氏注曰“鄭地”,這裡是繒(鄫、曾)國最早的封地,適封時間當在夏朝時期;伯爵。
其二,在今河南與安徽交界處的層丘,其始封時間在商朝時期,伯爵。
其三,在今河南省南陽盆地與申相鄰的方城縣境內。即西周時所封“繒(曾)”國,據史籍《左傳·定公四年》“致方城之外於繒關”,可知春秋時期楚國方城一帶的繒國國都必在“繒關”以內,其存國時間當在西周初期到楚封陽城公之前。據隨地出土曾侯乙墓所載“陽城公”,可知,此繒國遷國時間事當在魯哀公四年至楚惠王三十七年之間,侯爵。
其四,為隨晉文公為周平王討伐東夷因功而被封到今山東境內的鄫國。此即史籍《春秋》、《左傳》多載的“繒(鄫)”,國滅於魯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此為西周方城一帶“繒國”後裔中的一支,均為夏禹之後,姒姓,子爵。
其五,在今河南省光山縣一帶。此繒(曾)國當為向東南遷移至西陽一帶的淮河上游一代的曾國,姒姓,侯爵。直到戰國初期還依然存在,隨地出土的“楚王熊章鎛”,銘文作:“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陽,楚王酓(熊)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於西陽,其永持用亨。”可證明楚惠王於公元前四三三年製作曾侯乙宗廟用的禮器,送到西陽祭奠。西陽當為“曾”的國都所在。
夏禹之後少康次子列曲當始封於中原地區的河南省滎陽市境內的潧(溱)水,以水謂氏,故名繒國;商朝初期封於今河南與安徽交界的層丘;西周初期南遷封於方城“繒關”南部一帶,與申國比鄰,故可與申侯聯合西戎滅西周之“繒國”,侯爵;周平王東遷成周后,繒侯因隨晉文侯討伐東夷,因功其支屬封與山東,並與徐、邾、莒等國為世仇,子爵;楚文王伐申侯時,南遷方城“繒”國為楚國附庸,楚封陽城公時,東南遷至今河南省光山縣境內西陽,此即春秋末期之繒,侯爵。
故而,曾氏、繒氏、鄫氏實為一宗同源,在今河南省方城縣境內的古繒國,則是繒氏(曾氏、鄫氏)起源發展過程中一個不可替代的發源地之一。繒氏、鄫氏,今皆為曾氏。
第二個淵源: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今土家族、彝族、苗族、黎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繒(曾)氏。
得姓始祖:太子巫。
夏朝在少康中興以後,奴隸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為了加強集權統治,少康分封族人到各地治理。少康的小兒子曲烈,被分封到一個叫鄫的地方,建立鄫國。據說,曲烈天生神異,精勤思考,善於製做和改進工具。他製作了木工用來求直角的矩尺;製造了用竹竿木棒做支架的方型魚網罾;製作了射鳥用的拴著絲繩的箭增;燒制了蒸飯盛菜用的陶器甑;教族人紡織出各種各樣圖案的絲織品即聞名於世的繒。少康封給曲烈的鄫地,在今河南方城縣北部。史籍《國語·鄭語》中昭註:“繒,姒姓,申之與國也。”繒作為申國的與國,當與其相近。申國在今河南南陽市北,而北面方城縣有繒關。
公元前567年,鄫國因自恃有魯國作後盾,而怠慢了莒國,莒國便抓住魯國疏於扶助鄫國的時機,於公元前567年一舉滅掉了鄫國。鄫國滅亡之後,包括太子巫在內的臣民,為了生存逃往魯國居住下來,為表達離開故土而不忘先祖的決心,遂將鄫國的“鄫”字去掉耳部首(右耳旁為“邑”,古代稱國為邑),作為自己的姓氏,於是便正式有了曾氏。繒(曾)氏族人皆奉太子巫為得姓始祖。
三.郡望堂號:
1.郡望:
魯 郡:亦稱魯國、魯國郡。西漢朝初將秦朝原來的薛郡改為魯國,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三國時期的曹魏及晉朝改為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滋陽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又改為任城郡。另外,隋朝時期有個魯州魯郡,唐朝時期有個兗州魯郡,其間雖然都轄有曲阜,如隋朝時期曾改魯縣為汶陽縣,繼而恢復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兗州。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廬陵郡:廬陵郡始建於東漢興平元年,治所在石陽(今江西吉水,一說在江西吉安)。三國時期孫吳國移治到高昌(今江西泰和),其時轄地在今江西省永新、峽江、樂安、石城以南地區。到了唐朝時期,又改名為吉州。
魯陽縣:漢朝時期置縣,治所在今河南省魯山縣。
武城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吉縣。
2.堂號:
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參非常注意修身,每天從三方面檢查自己:第一,為人做事有沒有盡到心;第二,和朋友交往有沒有失信;地勢那,老師教的東西有沒有複習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武城堂:曾氏源出姒姓。夏帝少康封小兒子曲烈於鄫(在山東省蒼山縣西北)建立鄫國,歷夏、商、周三代,公元前567年被莒國滅掉,太子巫逃往魯國,後稱之武城,即今濟寧之嘉祥縣境。“鄫”去邑(阝)為曾,稱為曾氏。曾巫的孫子曾點,字暫,是孔子賢弟子;曾暫兒子曾參傳孔子之學,被後世儒家奉為“宗聖”。武城即為曾氏的遠祖發祥之地,“武城堂”名本源此。
追遠堂:取春秋末期魯國南武城人(今山東費縣)曾參“慎終追遠”之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