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繆氏”的歷史已逾百年。明末清初,繆氏的祖先從廣東遷往四川,在四川盆地川中丘陵定居,到十九世紀中葉,繆氏家族涉足飲食業,在川中大鎮龍會開設酒館食肆。二十世紀初,進入富甲一方的鹽都自貢,經過解放後三十年多年的沉寂,繆氏後裔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重振旗鼓,南下海南島,在海口開立第一間川菜餐廳,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成為初具規模的川菜名店。
風格
“繆氏”有獨樹一幟的明清建築風格,有獨家收藏的明清古董家具,進入繆氏,只見雕樑畫棟連綿不絕,象徵高貴的大紅立柱傲然挺拔,金碧輝煌的琉璃瓦屋脊顯出皇宮般的氣派,精美的明清木雕藝術珍品遍布每個角落,精緻的名家書畫襯托出高雅的文化文化氣氛。“繆氏”的菜品發源於四川腹地,與川菜的發展一脈相承。
服務
繆氏川菜的精髓在於傳統與現實的結合,既有繆氏家傳的製作手藝,又借鑑現代川菜的創新方法,繆氏的菜不僅可口好吃,而且在色澤及造型方面也有獨到之處。首先,在消費價格上適合大眾,定位準確,讓占消費者80%以上的工薪族、打工族心滿意足地嘬一頓;二是菜樣品種全,讓消費者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三是以川味為主,兼顧本地顧客消費習慣,並推出富有人情味的收費標準。繆良一直親手選料,配菜,創新求變,研究出了一套又一套既滿足外地人口味、又適合本地人消費習慣的方法。此外,對遠客近客,熟客生客,男客女客均一視同仁,童叟無欺,服務人員管理規範化,不斷地把顧客變成主顧。繆氏川菜把廚房放在最顯眼的地方,就餐的客人可欣賞到廚師們乾淨利索的制菜實操。如一塊肥牛胚肉,經過切割裝盤後,在食客的注視下端上餐桌。肥牛色鮮透亮,裝盤出來的肥牛在幾株綠色菜葉的點綴下,韻味悠長,口感極佳。
就這樣,把顧客變主顧,繆氏兄弟倆開辦的繆氏川菜在大酒店、小排檔的夾縫中找到了自己準確的市場定位,北海店生意火爆也就順理成章了。北海電台、電視台被其火爆生意吸引,主動找上門來為其做免費專題報導,宣傳“繆氏川菜”品牌。這種古典藝術與現代化餐飲管理融合的經營模式在以後相繼開的海口、重慶、東莞、深圳等地十多家店中得到了發揚和光大,且個個生意火爆,尤以深圳為甚。以深圳為中心,經營範圍已輻射近半箇中國,繆氏川菜館已成了一個響噹噹的品牌,南方都市報去年整年對繆氏川菜品牌進行了推廣,而火爆生意的背後是兄弟倆領導著一批多年來訓練有素的管理人員和員工齊心推動品牌建設,同行知道,餐飲行業管理人員流動率平均超過50%,不可謂不大,而繆氏川菜卻流動率不到20%,且有28名管理人員屬創業時的“元老”,一直跟隨他們至今。如果繆氏二兄弟沒有一直把遵循像對待顧客一樣對待員工的人本理念,貫穿於經營管理全過程,那么又怎能打造出目前一個個強有力的繆氏川菜管理團隊?
文化猶如一壇老酒,越陳越香。文化與餐飲的結合,反而讓餐飲增值。通過繆氏川菜館的巧妙融合,讓繆氏川菜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叫其他同行難以模仿或複製。置身於具有明清裝飾風格的川府地主莊園四合院——泰然福田繆氏川菜入餐,這種感觸油然而生。中間亭院,兩邊走廊,左配廂房,右設書房,外有亭院。各部分疏密有致,迴廊相貫。行至中間廳堂,八把一套的清代中期太師椅和一張八仙桌曆歷在目,它們都是繆秀倫多年來歷經千辛萬苦,走遍千家萬戶,用十幾萬元的高價從四川大邑縣劉文彩故居安仁鎮收購來的真品。細看每張椅子靠背上分別刻有梅蘭竹菊、漁樵耕讀等圖案,各具形態,扶手兩邊雕著“喜上眉梢聚龍頭”的字樣,座下刻有一對蝙蝠,彰顯龍騰天空、福從天降之勢,每張椅子上的吉祥圖案似乎向客人暗示著良好的祈求、美好的憧憬和善良的祝福,傳播日日喜慶的氣息。只見八仙桌上刻有八仙過海、五福捧壽、雙獅戲球、龍馬精神等紋飾,意為歡天喜地、開懷暢飲。這些中國傳統的吉祥圖案都賦予不同的意境,它們大約源於商周,宋代已被廣泛使用,明清更盛,有“圖必有意,意必吉祥”之說。一般平民百姓,新年期望的是“五穀豐登”、“年年有餘”,而統治階級盼望的則是“馬上封侯”、“一品當朝”,繆氏川菜食府內都可覓其蹤跡,讓客人撫摸歷史遺留的痕跡,擋住歲月流動的影子。龍能治水,鳳是百鳥之王,風調雨順、百鳥合鳴的太平景象是人民祈求的。舊時代人民的期盼,注入了新時代更深的內涵。泰然店內用餐,看著這樣寓意深長的圖案分享美食,自然其味無窮,其樂融融。
目標
品牌需要時間的積澱,繆氏川菜走古典裝飾與現代餐飲管理相結合的特色品牌之路,‘繆氏川菜’將具有恆久的生命力,打造百年老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