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溪縣上莊鎮宅坦村

該村現有農戶11戶,共有鄉村人口36人,其中男性19人,女性17人。 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31人,彝族5人。 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人,參合率42%。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績溪縣上莊鎮宅坦村,古稱龍井,位於上莊鎮中部,有人口1673人,轄五個自然村,分三個村民組,村部坐落於宅坦葫蘆嶺自然村.宅坦村有山場5200多畝。耕地2100多畝。宅坦村共有黨員27名,設一個黨支部.現任黨支部書記第一書記陳朋衛,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胡維平
宅坦村是一個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建村歷史已逾千年的皖南古村落。早在北宋景德三年(1007年)該村就創辦了安徽省最早的書院——桂枝書院,首開皖省書院教育之先河。此後文風蔚起,教育大興。歷史上宅坦村共出了三名進士,近百名舉人秀才,還有三十多人著書立說。清代著名學者汪梅村(汪士鐸)為避太平天國戰亂,在宅坦村避居六年,寫下了著名的《乙丙日記》及其人口理論。民國以來,宅坦村還出了二十多個教授(博導)、博士(博士後),而被譽為教授博士村。宅坦村還以保存從明代嘉靖迄今共連綿四百多年的一千六百多冊份的宗族和村務檔案,而被安徽省檔案局選定為安徽省唯一的村級建檔示範村,也被媒體喻為中國村級檔案的瑰寶。因此,宅坦村成為國內外許多高校及專家學者研究徽學、社會學、人類學、宗族制及三農問題的教學實習基地。共有包括清華、北大、華中科大等國內著名高校及美、法、日、韓等中外學者一百多人前來參訪。2001年以來,宅坦村編印了近五十多萬字的村志《龍井春秋》和《胡雪岩、胡適家世家鄉》,為此新華社發了通稿,並被《安徽衛視》、《安徽日報》、《新安晚報》、《光明日報》、《新民晚報》等媒體廣泛報導。
宅坦村傳統農業以種養業為主,近年來以青梅、甲魚、長毛兔養殖為主的特色產業發展迅猛,2007年成立了兔業合作社和經果林合作社。宅坦村還是我縣玩具業的發祥地,黃山、新惠、宏達三大玩具企業曾為我縣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做出巨大貢獻。2006年以來,宅坦村人均收入達4200元以上,名列全鎮前茅,同年宅坦村被安徽省省委省政府定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千村百鎮”建設示範村之一,通過新農村建設,宅坦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以及產業發展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07年被省委組織部授予“五個好”先進黨組織標兵。2007年被省老齡委評敬老模範村(居),2008年被市委組織部授予先進黨支部。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胡維平本人被選為第二十九屆北京奧運會火炬手。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1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 )。無路燈。全村有11戶通電,有1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戶(分別占總數的78%和31%)。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8公里,距離最近近的集貿市場3.8公里。全村共有機車3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5.5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3畝。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於磚混結構住房,有1戶居住於磚木結構住房,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4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98萬元,占總收入的54%;畜牧業收入0.82萬元,占總收入的1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8頭,肉牛12頭,肉羊16頭);林業收入1.27萬元,占收入的17%。第二、三產業收入0.35萬元,占總收入的4.7%;農民人均純收入118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5.5畝(其中:田15.5畝,地20畝),人均耕地0.92畝,主要種植水稻、包穀、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1414.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1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3.1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50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9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4%。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經濟林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1戶,共有鄉村人口36人,其中男性19人,女性17人。其中農業人口36人,勞動力2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31人,彝族5人。
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人,參合率42%。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4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8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麻旺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鄂嘉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4公里,距離中學3.8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人,其中小學生3人,中學生3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人畜飲水困難,缺醫少藥,醫療衛生條件差,文化教育滯後,缺少固定的文化活動場所。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核桃種植特色產業,種植面積達150畝;大力發展養殖業,每年力爭發展豬12頭、牛4頭、羊4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1020元增加到1100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